-
公共汽车 编辑
公共汽车,即巴士或大巴,是客车类中大、中型客车的典型车型,是为专门解决城市和城郊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
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68.25万辆,比上年末减少2.07万辆,其中纯电动车47.39万辆、增加1.85万辆,占公共汽电车比重为69.4%、提高4.7个百分点。
中文名:公共汽车
外文名:Bus
别名:公车、巴士
起源
第一辆公共汽车
当他发现沿途的人们都可以使用他的公共马车时,便开办穿梭旅馆之间的客车路线,让乘客和邮件于沿途自由使用。
巴黎是公车的先行城市,伦敦继之。1829年7月4日,英国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车(Omnibus)出现于伦敦街头,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柏丁顿Paddington与银行地带,经停约克郡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个方向4班。不到十年,这一服务法国、英国及美国东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伦敦、纽约)得到普及。
公共汽车
公车对社会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的。公车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频繁。
19世纪的公车以马匹拉行。当时的路面使公车的舒适度受到限制。1881年,德国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有轨电车,使公车遇上了面世以来的第一个劲敌,因为公车行走于凹凸不平的石路上,电车却在平滑的铁轨上运行。至20世纪初,机动交通的试验取得成功,公车亦开始改以引擎驱动。如今绝大部分公车仍以柴油引擎为动力。近些年有些国家开始研制使用石油气、天然气甚至电力驱动的公车。1827年,法兰西共和国巴黎一家浴室的老板用公共汽车接送顾客,最初的公共汽车像长长的箱子,是用马拉的。1831年,英国人沃尔特·汉考克为他的国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发动机的公共汽车。这辆公共汽车以蒸汽机为动力装置,可载客10人,当年被命名为 “婴儿号” 并在伦敦到特拉福之间试运营。不久,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公共汽车代替了蒸汽机公共汽车。最早制造出汽油发动机公共汽车的是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长途公共汽车则源于美国。1910年~1925年间,美国开辟了许多长途公共汽车路线,连接没有铁路的地区。早期的公共汽车一般可载客20余人比较舒适。
中国方面
1907年06月27日中国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从青岛市区开往往麦克伦堡(今崂山区柳树台),其费用:属于政府及其所属单位每人每次2元(墨西哥元)。这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公交线了。自此,青岛作为中国道路客运的发祥地,掀开了中国道路客运运输的新历史。1910年7月,此条线路延伸至青岛馆陶路49号,这里自然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
1908年03月05日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行驶6.04公里,从静安寺开到外洋泾桥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它标志着上海近代公共交通的诞生。
1922年08月01日上海租界市内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通车,是公利汽车公司经营。
1934年01月05日中国公共汽车公司从英国进口的双层公共汽车进行试车。4月1日,双层公共汽车正式投入1路线运行。
1949年07月01日发售上海市区公共交通月票。公共汽车普通月票每张9元,优待月票每张6.3元,电车普通月票每张8.40元,优待月票5.88元(均折合新人民币)。
1950年6月上海市公共交通修造厂首次自行设计的1000型无轨电车试制成功。
1956年10月25日上海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原公共汽车第一、二车场、公私合营浦东公交公司归该公司领导。
1961年12月上海第一条由市区(静安寺)通往郊区(江湾五角场)的有轨电车线路通车。
上世纪60年代末期交通部门引进了一批两节车厢的大容量铰接式公交车,由于车长14.8米,是一般车的两倍,人们就称之为“巨龙车”。
1975年12月01日上海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3路(虹口公园-五角场)拆除,改行93路汽车。
1990年04月30日国内第一条隧道无轨电车线路隧道五线(淡水路-梅园新村)通车。全市无轨电车线路达到22条。
1993年年初双层公共汽车投入运行。淮海路运行双层1路(老西门-虹桥路),共和新路运行双层2路(上海站-彭浦新村)。
1993年地铁1号线部分路段试运行,拉开了上海轨道交通高速建设发展的帷幕。
1996年01月01日上海公交月票取消。
1996年07月23日上海第一辆空调公交车出现在46路公交线上,吸引了市民争相体验。
2000年上海公交一卡通投入使用。
2002年底世界第一条磁悬浮轨道线在上海浦东开始试运行。
2007年12月29日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9号线同时建成通车,这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
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68.25万辆,比上年末减少2.07万辆,其中纯电动车47.39万辆、增加1.85万辆,占公共汽电车比重为69.4%、提高4.7个百分点。
最初,城市公共汽车大都由载货汽车底盘改装而成,现代城市公共汽车的底盘一般都是根据客车的要求专门设计和制造而成。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汽车,均已实行无人售票,因此装有收款机或验票机,中国的公共汽车除市郊外已基本实现无人售票。
按格局分类
双层巴士
铰接巴士
低地台巴士
按尺寸分类
双层巴士:以车身长度再可细分类,常见有10米、12米、13.7米,15米。
单层大型巴士:一般是指长11米或以上,或载客量超过60人的公共汽车。例子如日本的三菱FUSO Aerostar,英国的丹尼士长矛巴士,瑞典的沃尔沃(香港称"沃尔沃“为“富豪”)B10BLE巴士,中国大陆的金龙XMQ6120G,德国的利奥普兰Centroliner 。
单层中型巴士:一般是指尺寸在10米或以下,载客量约30至40人的公共汽车。在中国中等城市比较普遍。在中国大陆,人们通常使用中巴的简称来称呼中型巴士;但香港并未对中型及大型巴士加以区别,而中巴的简称亦一般用来称呼曾于香港营办大巴服务的中华巴士。英国、日本的中型巴士是一般指长约10米、阔2.3米、载客量约30至50人的单层巴士。如丹尼士飞镖巴士、富豪B6LE巴士及日野Rainbow等。
小型巴士:简称“小巴”。一般小型巴士的体积比普通巴士为小,载客量一般在8至20人之间。它们多数行走于客量较低或需要服务偏远、弯多、路窄地区的路线。有些路线亦会使用小巴以提供频密的班次。在营运上,大部分地区的小型巴士与普通巴士没有分别,例如澳门,由于澳门路窄车多,同时斜路弯位多而窄,因此小巴在澳门巴士发展史上占一重要席位。相反在某些城市如香港,公共小巴的营运制度是独立于普通巴士之外。为了与“小巴”区别,一般公车也有被称为“大巴”的。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其他分类
导向巴士:一种由司机控制以外接受外来媒介导向行驶的巴士系统,常见的是使用导轮在专用车道上引导。
学校巴士:简称“校巴”或“校车”,是用以接载学童往返学校的巴士。一般而言,巴士及提供校巴服务。可以由政府营运或经由合约交予经营商来营运。例如在新西兰,巴士也要提供校巴服务,在上、下课时间挂上校巴的牌。在某些地方亦有学校本身拥有巴士及提供校巴服务。在美国的校车大多是黄色的。
长途巴士:长途旅运用巴士,分成一般巴士和卧铺巴士,部分有厕所。车厢座椅以2+2或2+1式放置,日本部分长途巴士更有1+1+1双走道的设计。
BIT公交车:有时简称BIT,英文就是Built in Test bus 。 Built in Test表示内置测试,从航空电子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设备内部测试,bus表示公交车,总的来说,BIT公交车是一种公交运输系统,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坐位,但有些比较长,有些以两节车身来增加长度及载客量,属于公交车的一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
上一篇 菏泽牡丹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