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编辑

菏泽市郓城县境内纪念馆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位于郓城县临城路东段,是2009年1月30日设立的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地理位置:菏泽市郓城县临城路

类别: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

始建时间 :1959年

占地面积 :360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编辑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郓城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是以鲁西南战役为历史背景兴建的一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基地。

建筑布局

编辑
郓城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它座落在郓城县城东区宋江河东岸,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主要纪念设施包括7000平方米的主展厅、800平方米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厅、鲁西南战役群雕一座、著名烈士个性化石雕四座、30米高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亭两座、烈士纪念碑三座、4700平方米纪念广场、国防教育区和6000平方米烈士墓区、6000平方米景观绿化区等。

主展厅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主展厅是以鲁西南战役为历史背景兴建的一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基地。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亲笔题写馆名。

群众路线教育厅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厅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由序言、党建篇、鏖战篇、鱼水篇、英烈篇五部分组成,采用声、光、电现代科技手段和演示沙盘、雕塑、历史文物陈列等艺术手段,再现了炮火连天的战斗场景,展示了刘邓大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展示了勤劳勇敢的鲁西南人民支援前线、建立新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国防教育区

国防教育区陈列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部赠送的一驾强-5战斗机,一辆59式中型坦克,一门66式152mm口径加榴炮和一门54式122mm口径榴弹炮和其它部队退役武器。

烈士墓区

烈士墓区安葬革命烈士1307名。其中,有名烈士68名,(含著名烈士4名:中共运西地委书记、“七大”代表梁仞千烈士,冀鲁豫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徐秋烈士,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九支队支队长罗明星烈士,鲁南人武部部长樊诚烈士),无名烈士1239名。

梁仞千 (1912-1941),原名梁于振,郓城县武安镇洪王庄村人。1933—1937年,在济南省立一中高中部读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省立一中读书期间,任一中地下党党支部书记。1937年夏,党组织派他到鲁西发动群众,建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期间,先后任鲁西工作团团长、郓鄄巨菏边区县委书记、八路军七支队政治部主任、郓城县第一任抗日县长、郓城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41年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同年病逝于延安。

徐秋(1903-1940),原名徐秋香,湖南省平江县人。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7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任红军第一方面军某团部参谋、鲁西南军区后勤科科长、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1940年9月在郓城县南赵楼乡的一次遭遇战中,因寡不敌众,不幸中弹,光荣牺牲。

罗明星(1897-1939), 字英三,郓城县罗楼村人。“九·一八”事变后,逃荒到吉林的罗明星不甘当亡国奴,团结煤矿工友,在吉林省九台县拉起抗日队伍,号称“三江好”义勇救国军。这支队伍转战周围十几个县区,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33年7月,罗明星的“三江好”义勇救国军加入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编为第十九支队,罗明星任支队长。1938年11月,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被日伪军残酷杀害。

樊诚(1913—1947),郓城县芦庄科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鲁西抗日自卫团(又称窝窝队), 1939年3月,参加了著名的樊坝战斗。后到八路军一一五师民运部工作,先后任宣传干事、政治指导员、中队长、区委书记。1944年至1947年,先后任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武委会主任、鲁中南军区武装部主任。1947年6月,在平邑县与敌人遭遇,激战5天5夜,英勇就义。

四座大型无名烈士墓,安葬的烈士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泮溪渡伏击战、丁里长伏击战、刁孟庄伏击战、樊坝战斗和解放战争时期鲁西南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2009年至2014年分批集中迁葬于此。

举办活动

编辑
郓城做为革命老区、鲁西南战役的指挥中心,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郓城在建设、管理和发挥烈士陵园教育作用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丰功伟绩,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民团结一致、前扑后继、浴血奋战、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学生每年都有近40万人次到基地参观学习。先后与菏泽师范学院、郓城一中、郓城实验中学、郓城二中等100多所大中专院校、高中、初中、小学建立了互动机制,为学生参观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新党员、新团员的入党入团宣誓提供场景。充分利用清明节、“5.18”博物馆活动日、国防教育日、“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9.30”烈士公祭日等重大节日,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13年,为进一步满足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需要,对室外景观进行了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对纪念碑、烈士墓等设施的升级改造、景观休闲区的绿化升级、大门的改造、景区旅游路的修建等四部分。2014年,县烈士陵园被纳入省级管理烈士陵园。

所获荣誉

编辑
2009年5月,该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旅游局命名为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纳入免费对外开放单位。2013年被菏泽市委组织部指定为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2015年,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制定纪念馆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