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观音寺塔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郓城观音寺塔郓城观音寺塔

郓城观音寺塔,又称郓城唐塔、郓城荒塔,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胜利街北段东侧,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始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

郓城观音寺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由砖雕斗拱组成塔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一券顶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景窗。地面之上原七级,现存五级,下层周长约42米,上层周长约40米,通高约32米。郓城观音寺塔外围周长和复原高度,均比地域同类砖塔要大,从而显示出唐代的遗韵。观音寺塔内外均无任何雕饰,唯一的即是基本的砖雕斗拱构件和墙体上的棂格假窗,而斗拱制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营造技艺,为研究唐代时期的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9年10月,郓城观音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郓城观音寺塔

地理位置: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胜利街北段东侧

所处时代:五代

占地面积:约 8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349-3-15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郓城观音寺塔郓城观音寺塔

据《郓城县志》记载,“观音寺塔”因坐落在观音寺内而得名,原高七级,始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故人们称作“唐塔”。

宋朝时期,重修一次郓城观音寺塔。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河决荥阳,郓城被水淹,塔淤没2级。

清朝末年,郓城观音寺塔顶残破呈官帽状,所以郓城观音寺塔又被称为“荒塔”或“幞头塔”。

1956年,郓城县人民政府修了塔顶及塔内台阶。

1984 年 8月,郓城县人民政府重新核定并发布《关于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确定了观音寺搭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建立了观音寺的保护组织,树立保护标志牌,并做好避雷、防火和保安工作。

1992年,郓城县人民政府对观音寺塔进行了彻底维修,塔基、塔身及塔顶以钢筋网灌注混凝土加固,重做塔檐、增设防雨亭

建筑格局

编辑
综述

郓城观音寺塔郓城观音寺塔

郓城观音寺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地面之上原七级,现存五级,下层周长约42米,上层周长约40米,通高约32米,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维修古塔时,从地面往下钻探,15 深处仍有塔身,该塔究竟有多高,仍是一个谜。

塔基

塔门塔门

塔基:东、西、南、北各设券顶乾坤门一个,其余四面各设假窗。由北门登塔穿过塔心室南壁,通过塔心柱转折上升,直达塔顶。

塔身

郓城观音寺塔郓城观音寺塔

塔身:由精美的砖雕斗拱组成塔檐。各级塔身东、西、南、北设有景窗,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各设一砖雕假窗。景窗可观古老郓城的风貌。并且在每级塔檐八棱处悬挂铜铃,风起铃响,悦耳动听。塔心室和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层层内收,结构严谨。塔内回廊顶部,有砖斗拱精砌而成。

塔刹

塔刹:仿古棱亭式刹。

文物遗存

编辑

砖雕斗拱砖雕斗拱

郓城观音寺塔留存有唐宋时期的砖雕斗拱等构件。

文物价值

编辑
郓城观音寺塔外围周长和复原高度,均比地域同类砖塔要大,从而显示出唐代的遗韵。观音寺塔内外均无任何雕饰,唯一的即是基本的砖雕斗拱构件和墙体上的棂格假窗,而斗拱制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营造技艺,为研究唐代时期的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2006年12月7日,郓城观音寺塔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观音寺塔碑记重修观音寺塔碑记

2019年10月,郓城观音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郓城观音寺塔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胜利街北段东侧。

郓城观音寺塔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郓城观音寺塔,路程约3.6千米,用时约14分钟。

下一篇 麒麟传说

上一篇 卧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