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传说 编辑
牡丹传说(英文译名:peony fable) ,2011年5月23日,牡丹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获得“牡丹传说”保护单位资格。
中文名:牡丹传说
外文名:Peony Legend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遗产编号:I-103
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项目序号:1047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自隋代曹州著名花师齐鲁桓为隋炀帝培育出高过楼台的牡丹花始,《楼台牡丹》的故事便被广为传颂。唐朝开国功臣徐懋功(李绩)将御花园的牡丹从长安带回曹州老家种植,便有《李绩与牡丹》的故事千古流传。此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村村有花园,户户养牡丹,相继产生并流传出许多传说故事,如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收录的《葛巾》、《谷雨与牡丹仙子》、《青龙卧墨池》等约二百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主要内容包括:人物传说、地名传说、品种传说、风俗传说等。既体现了普通百姓种花、爱花、崇花、敬花的亲情,又有达官贵人、社会名流赏花、宴花、赋花、爱花的逸事。它以追求自由、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鲜明的人物性格、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简练、通俗的讲述方式而受到民众的喜爱。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牡丹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另外,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今天(公元2015年),中国牡丹适逢盛世,沐浴春晖,盛况空前,在许多生产牡丹的地方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花会,弘扬牡丹文化。那时,花城中便万人空巷,看花人摩肩接踵,笑语欢歌,万紫千红的花光,如醉如痴的人流,汇成欢乐的海洋。"国运昌时花运昌",历史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深刻的哲理。
牡丹被诗人称为“国色天香”,因其高洁的性格而被称为“牡丹仙子”。千百年来,牡丹仙子善良正直、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菏泽人惩恶扬善,勇敢追求美好的生活。所涉地理风物、民风民情、引典佐证等,已成为牡丹文化研究的重要元素。为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传统美德、研究和发展牡丹文化起到十分有益的推动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我们爱好和平、追求所有美好的事物。传统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物。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