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玉贞 编辑
姜玉贞(1894年—1937年),字连璧,菏泽城东辛集村人。
1913年,在陕西招兵站报名参军,陆续升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北伐战争胜利后,姜玉贞入中央军校学习。毕业后,任山西陆军第三团上校团长。1934年,任晋绥军第一九六旅旅长,奉命北上抗日,驻防雁门关一带。
1937年9月29日,越口被敌攻陷后,平型关撤守,姜玉贞奉命死守原平,时限7日。10月1日,日寇由代县南下包围原平,双方在城外展开激战。在兵力极端悬殊情况下,姜玉贞部遭重大伤亡。奋战7日后,又奉命死守3日。姜玉贞说道:“有我姜玉贞在,就有原平在,我姜玉贞誓与原平共存亡!”由于日军飞机大炮的轰击,伤亡惨重。日军趁机突入原平。姜玉贞率残部与敌人在城内临街对峙,展开巷战,肉搏厮杀,不幸壮烈牺牲,时年43岁。
姜玉贞牺牲后,国民政府授予一九六旅荣誉称号,并追赠其为陆军中将。
1979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姜玉贞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文名:姜玉贞
性别: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菏泽
出生日期:1894年
逝世日期:1937年
毕业院校:中央军校
字:连璧
主要功绩:原平保卫战壮烈殉国
姜玉贞将军
北伐战争胜利后,他入中央军校学习。毕业后,任山西陆军第三团上校团长。1934年,任晋绥军第一九六旅旅长,奉命北上抗日,驻防雁门关一带。
1937年9月29日,越口被敌攻陷后,平型关撤守,姜玉贞奉命死守原平,时限7日。10月1日,日军由代县南下包围原平,双方在城外展开激战。在兵力和武器极端悬殊情况下,姜玉贞部遭重大伤亡。奋战7日后,又奉命死守3日。
他说,“有我姜玉贞在,就有原平在,我姜玉贞誓与原平共存亡!”
由于日军飞机大炮的轰击,伤亡惨重。日军趁机突入原平。姜玉贞率残部与敌人在城内临街对峙,展开巷战,肉搏厮杀。经10个日夜完成守城任务后,姜玉贞率部于11日拂晓向城东南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44岁。
但是,原平死守为忻口会战歼敌2万赢得了时间。
姜玉贞牺牲后,国民政府授予一九六旅荣誉称号,并追赠其为陆军中将。1938年3月,毛泽东高度赞扬说:“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我们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赵登禹、姜玉贞……无不给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79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姜玉贞为革命烈士。烈士的家乡辛集为姜玉贞将军建造了纪念碑,供人们凭吊。山东省菏泽市烈士陵园中奉有遗像。
姜玉贞在部队中军事训练刻苦认真,又勇于吃苦,赢得了长官的赏识,先后送他到山西陆军第一旅干部学校、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受训,毕业后在晋军中服役。他在作战训练中才干高超、吃苦耐劳、爱护士兵,深得士兵的爱戴和长官的重用,被逐级提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姜玉贞随晋军参加了几次大战,每战必亲临前线,身先士卒,曾在一次战斗中因胸部中弹,割去一叶肺。由于他英勇善战,在晋军中获得了“猛将”的称号,并被晋升为第六十六军第六十五师第一九六旅旅长。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姜玉贞撇下寡母幼子,毅然奔赴抗日战场。
当时,第一九六旅驻守在山西阳泉。他昼夜兼程,赶到山西的东大门——娘子关,率领部队克服重重困难,迅速修好了防御工事。到了九月上旬,形势突变,日军大举进攻山西北部,大同一带危急,姜玉贞奉令立即出发北上。赶至大同附近时,大同已失陷,部队只好往南撤退,徒步跋涉20多天。
1937年9月30日,刚到崞县,又接到死守原平的命令,部队又开往原平。在行军过程中,他严明军纪,不许扰民,曾下令把一名私拿百姓鞋子的士兵枪毙。同时他与士兵同餐共宿,甚至将自己的战马让给病号,而自己与士兵一起步行,官兵对姜玉贞钦佩不已,部队士气高昂。
此时,日军出动 7万余人,坦克150余辆,火炮250门,从山西北部直扑太原。在太原以北有一个唯一能挡住日军的战略要地忻口,忻口可以说是太原的“北大门”。此地一失,太原也就无险可守了。但当时忻口一带中国军队兵力不足,太原十分危急,第二战区决定调派八万军队驻守忻口,进行会战。可是这些军队大部分都在河北省、山西省其它地区,要赶到忻口一带,还需要好几天的时间,而日军距离忻口只有80多公里,作为具有现代化装备的敌军只须用一、两天就能赶在我军之前抢先占据忻口。日军咄咄逼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派一支部队驻扎在距离忻口以北15公里的原平镇,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人,把敌人拖在那里,为我军在忻口布防争取时间。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因此,必须让一支得力的部队去执行这项任务。在晋军中,姜玉贞以“猛将”著称,第一九六旅又是甲种劲旅。所以上级把重任交与姜玉贞,命令他“虽剩一兵一卒,也得在原平死守七天(从10月1日起)。
1937年9月30日,率部抵达抗日前线,奉命“死守原平7日”。10月1日,日军重兵包围原平。姜玉贞率部在城外英勇抗击。他白天指挥部队与敌厮杀,夜晚巡视战地,鼓励官兵杀敌报国,并亲率小股部队在夜间偷袭敌人。在敌我兵力和武器装备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所部遭重大伤亡,被迫撤入原平城内坚守。与敌血战7日后,又接到再坚守3日的命令。此时兵力已严重不足,但姜玉贞坚决执行命令,决心率部死守。10月8日,日军调集飞机、大炮向原平城内猛烈轰击,守军伤亡惨重。日军攻入城内,姜玉贞率残部与敌展开激烈巷战,肉搏厮杀。10日夜,守城任务完成。待幸存官兵冲杀撤出重围后,姜玉贞方率特务排突围,至城外时不幸中弹牺牲。惨无人道的敌人竟又在他身上连刺数刀,并将他的头颅取走。
姜玉贞旅长壮烈殉国后,全国各地均以不同形式进行悼念。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赞扬姜玉贞等“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国民政府也予以明令褒扬,并追赠陆军中将。
1979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姜玉贞为革命烈士。烈士的家乡辛集为姜玉贞将军建造了纪念碑,供人们凭吊。山东省菏泽市烈士陵园中奉有遗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