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洪河 编辑
徐洪河是连通三湖(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北调南排、结合通航的多功用河道,河线北起徐州市铜山区的京杭大运河,向南流经徐州市邳州市、徐州市睢宁县,至宿迁市泗洪县的顾勒河口入洪泽湖,河道全长187.0公里,其中:徐州市境内河长135.3公里,宿迁市境内河长51.7公里。
徐洪河
徐洪河以调水为主,兼有防洪、排涝、航运等多项功能。2008年,国家将徐洪河列为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调水的复线河道,承担着向华北地区送水的重要任务。徐洪河现为准三级航道,特别是徐州市境内的刘集东船闸建成投运后,河道的过往船舶流量日益增加,为京杭大运河航道减轻了压力,并加快了徐州市至洪泽湖之间的物流速度。通过“五改三”升级改造,通行船舶吨位将由300吨提高至1000吨。
1986年至1989年,连续几次大旱给徐州市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特别是1988年特大干旱,虽然抽引江水5亿立方米接济徐州,但全市受旱面积仍然达到35万公顷,粮食减产4亿公斤,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徐州市决定增辟水源,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随后,徐洪河续建工程得到国家有关部委批复,工程项目包括继续开挖沙集以北干河26公里,拓宽疏浚房亭河67公里,沿线新建和改造沙集、刘集、单集、大庙4座抽水站和废黄河沿线配套工程。
1990年冬天,参加工程会战的主要是邳州市和铜山区的民工,工程指挥部设在铜山大许,据资料显示,当年两县共投入民工30余万人,手扶拖拉机2万台,平板车6万辆会战徐洪河。30万人吃住在工地,集中会战。当年工程11月初开工,12月中旬结束,共完成土方1265万立方米。
1991年9月初,徐洪河工程继续推进,这一年,工程指挥部设在睢宁县刘圩乡,参加施工的县市有邳州、新沂、沛县、丰县、睢宁、铜山等6县(市),与上一年施工相比,这一次更多地采用了机械化施工,这也是徐州市首次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机械化施工,这次施工至1992年1月中旬基本完成。
1992年,徐州境内的徐洪河龙头工程—沙集枢纽工程竣工后,徐洪河续建工程宣告全部完成,在随后的几年里,徐州市又陆续对徐洪河实施了一些小规模的建设工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