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七中学 编辑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境内公办高中

徐州市第七中学徐州市第七中学

徐州市第七中学(Xuzhou No.7 High School),简称“徐州七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是徐州市贾汪区教育局直属公办高级中学,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45年的华东煤矿子女小学,后历经贾汪煤矿职工子弟学校、山东矿务局第一煤矿职业学校、贾汪煤矿职业初级学校、贾汪煤矿职工子弟中学、徐州市第七中学、徐州矿务局第二中学等阶段。1994年贾汪区收回徐州矿务局第二中学,恢复徐州市第七中学校名,1998年创建为江苏重点中学,2009年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本部和徐州市第七中学潘安湖校区两个校区,其中本部占地260亩,有教职工347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市青年骨干教师(青年良师)6人,市教学能手2人,中学高级及以上职称85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徐州市第七中学

外文名:Xuzhou No.7 High School

简称:徐州七中

所在地:江苏省徐州市

创办时间:1945年

办学性质:公办中学

学校类别:高级中学

学校特色:江苏省重点中学(1998年)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9年)

主管部门:徐州市贾汪区教育局

现任领导:强(校长)

校训:明理、崇德、笃学、敏行

地址:徐州市贾汪区山水大道2号(本部)徐州市贾汪区利大路与康体大道交叉口(潘安湖校区)

历史沿革

编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华东煤矿公司接回全部矿产,始建“华东煤矿子女小学”(简称“矿小”)。矿小以铜山县佑民中学部分师生为基础始设职业中学班。

1948年6月,正式成立初级职业中学,12月,贾汪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贾汪地方政府和煤矿办的学校,后“华东煤矿子女小学”更名“贾汪煤矿职工子弟学校”。

1951年3月,矿小职业中学部改为“山东矿务局第一煤矿职业学校”。12月,山东矿务局第一煤矿职业学校划归燃料工业部煤炭管理总局领导,改名为“贾汪煤矿职业初级学校”。

1953年,“贾汪煤矿职业初级学校”改为“贾汪煤矿职工子弟中学”(简称“矿中”)。

1956年1月,企业办学交给地方,“贾汪煤矿职工子弟中学”由徐州市教育局接管,定名为徐州市第七中学。同年,设高中部。

1957年7月,徐州市第七中学在泉旺头设二部。

1958年6月,徐州市第七中学二部改为徐州市第八初级中学。

1971年1月,徐州市第七中学改属贾汪区革委会领导。

1977年,徐州市第七中学在人事、经济、业务方面仍归徐州市教育局领导,文书档案、党团关系管理归贾汪区。

1984年1月,徐州市委同意将徐州市第七中学移交徐州矿务局。7月移交后,更名为“徐州矿务局第二中学”。

1994年,贾汪区收回徐州矿务局第二中学,恢复徐州市第七中学校名,决定创建省重点中学。

1998年,徐州市第七中学成功创建为江苏省重点中学。

2004年4月,徐州市第七中学被江苏省教育厅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

2009年4月,学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徐州市第七中学校门徐州市第七中学校门

办学条件

编辑

办学规模

截至2021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166668平方米,有37个教学班,1753名学生。

徐州市第七中学校景徐州市第七中学校景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3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市名教师(领军名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带头优师)9人、市青年骨干教师(青年良师)6人、市教学能手2人,区级名师、学科带头人等51人,研究生31人,中学高级及以上职称76人。

姓名

职称

李永

特级教师

李永

正高级教师

张光厂

中学高级教师

赵其刚

中学生物高级教师

李贤启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孟庆光

物理高级教师

吴中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曹存柏

中学二级教师

王民

中学化学一级教师

郭世鑫

中学化学一级教师

陈家胜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李洪祥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颛孙赟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郭公永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李风雷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张慧

中学高级教师

狄晓娟

中学一级教师

王民俊

中学一级教师

年秀荣

中学高级教师

孙英

中学一级教师

王利侠

中学高级教师

陈家胜

中学高级教师

张可文

中学高级教师

闫西宝

中学高级教师

朱冠男

中学高级教师

张艳

中学高级教师

贾宝成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朱东侠

中学体育一级教师

张伟

中学政治高级教师

张永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郑娟

语文高级讲师

耿德香

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注:排名不分先后,因参考资料较少,故名单不全

硬件设施

截至2021年7月,学校建有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的体育馆一座、藏书18万册图书馆一座、实验楼一座、教学楼三栋、宿舍楼四栋、学生食堂5个,闻书苑、录播教室、数字化探究实验室、煤化工实验室、创客教室、生涯规划教室、3D打印中心、气象观测探究中心、劳动课程基地、省绿色能基地、青门收藏馆、何柳生艺术馆、祝培良篆刻书法艺术馆、乡土艺术践习馆、谭利华音乐广场、音乐厅等硬件设施。

徐州市第七中学校景

办学成果

编辑

学生成绩

2021至2023年度学校学生获奖情况

赛事名称

奖项

江苏省第八届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省一等奖

江苏省第八届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市特等奖

江苏省第八届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市一等奖

江苏省第八届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市一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一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一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二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二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二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三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三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三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三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三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三等奖

202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

国家级三等奖

江苏省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总决赛

银奖

江苏省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总决赛

银奖

江苏省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总决赛

银奖

江苏省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总决赛

铜奖

江苏省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总决赛

铜奖

江苏省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总决赛

铜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2021年第十六届“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核心素养省级第二轮测评

一等奖

参考资料:

教师成绩

竞赛成绩

2021年至2023年学校优质课和基本功比赛获奖结果一览表

徐州市2023年优质课评选获奖名单

姓名

学科

奖项

证书编号

马骋

高中数学

壹等奖

K231142

周杰

高中体育

贰等奖

K231581

张丽丽

高中英语

贰等奖

K231609

2023年徐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结果

文洁

高中化学

壹等奖

J232037

2022年徐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结果

陈静

高中信息技术

壹等奖

J222054

黄艳

高中生物

叁等奖

J222264

荣倩

高中生物

叁等奖

J222271

2021年徐州市优质课评选获奖名单

狄晓娟

高中政治

壹等奖

K211180

夏敏

高中历史

贰等奖

K211530

吴雅兰

高中物理

贰等奖

K211568

陈静

高中信息技术

贰等奖

K211576

刘星

高中语文

贰等奖

K211605

2021年徐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结果

李荣雪

高中地理

壹等奖

J212050

冯仰超

高中数学

贰等奖

J212166

资料来源:

论文研究

2021年至2023年学校教师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结果一览表

第二十届“创新杯”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结果

姓名

论文题目

奖项

证书编号

李敏

初中英语整本书读后分享教学策略探究

壹等奖

W231104

白露

感受数学文化魅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叁等奖

W233269

第十九届“创新杯”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结果

白露

让数学史为数学概念课添彩

贰等奖

W221967

李敏

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贰等奖

W221968

姬彩生

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

叁等奖

W223062

第十八届“创新杯”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结果

李敏

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本土化教学探究

壹等奖

W211123

资料来源:

学校荣誉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

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苏省绿色学校

江苏省高中语文课改实验先进集体

江苏省中小学创先争优先进集体

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

江苏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先进集体

徐州市师德先进集体

徐州市模范学校

资料来源:

合作交流

编辑
2015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徐州市第七中学开展优质生源基地创建活动。

2018年7月,徐州市第七中学至太白县太白中学进行帮扶指导。

2021年4月,徐州市第七中学至东海高级中学开展校际互促交流活动。

2023年2月,徐州市第七中学至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考察交流。

文化传统

编辑

形象标识

校徽

释义

图标

徐州市第七中学校徽是圆形徽志,主题色为绿色,主体由中英文校名和核心图案组成。校徽上部分为学校的中文名称“徐州市第七中学”,下部分为学校的英文名称“Xuzhou No.7 High School”,核心图案形似身披彩虹的钢笔笔尖,象征着七中学子在学习途中遇到逆境过后的好运和新的开始。

徐州市第七中学校徽徐州市第七中学校徽

资料来源:

精神文化

校训

明理、崇德、笃学、敏行

校风

团结、诚朴、务实、创新

教风

乐教、善教、爱生、博学

学风

自信、自主、乐学、善思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78个社团,其中特色社团25个,精品社团3个。深入挖掘学校劳动传统,在原有米丘林园艺劳动基地的基础上,开发园林基地、果实栽培基地以及养殖基地等劳动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创新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等艺体类课程设施设备使用,活用理化生音体美劳等器材,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体系,增强艺术素养。

现任领导

编辑

姓名

职务

吴强

校长

耿德金

副校长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