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博物馆 编辑
徐州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是徐州市人民政府在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行宫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徐州博物馆建于1959年,坐落在云龙山北麓,历经三次改扩建,由陈列主楼、土山东汉彭城王墓、汉代采石场遗址、乾隆行宫及碑园四个展区组成。此外,徐州博物馆还包括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尉天池书法馆、赵绪成艺术馆。
徐州博物馆陈列主楼为主展区,常年陈列有“古彭千秋”、“大汉气象”、“天工汉玉”、“汉家烟火”、“俑秀凝华”、“金戈铁马”、“邓永清收藏书画展”等七大展览。
中文名:徐州博物馆
外文名:Xuzhou Museum
地理位置: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和平路101号
占地面积:60000 m²
类别: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景点级别:AAAA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投用时间:1959年4月
开放时间:9:00—17:00
门票价格:免费
馆藏精品:金缕玉衣、银缕玉衣等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2004年,在西侧基建工程中,发现西汉采石场遗址。
2006年,公布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7月19日采石场遗址一并被纳入博物馆总体规划和扩建工程。由此以陈列主楼为中心,其北侧、西南侧、东南侧分别有土山汉墓、采石场遗址、乾隆行宫及碑园“四位一体”的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徐州博物馆扩建工程于6月份起实施,年底完成。
2012年,“陈列主楼扩建和文保中心建设”主要为在博物馆陈列主楼西北部增建库房和展厅,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框架结构。徐州博物馆形成了国家级(采石场遗址)、省级(土山汉墓)、市级(乾隆行宫及碑园)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区。
徐州博物馆
综述
徐州博物馆是以陈列主楼为中心,其北侧、西南侧、东南侧分别有土山汉墓、采石场遗址、乾隆行宫及碑园等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格局。
西汉采石场遗址展示了部分采石坑;土山东汉彭城王墓内展示了考古发掘现场和彭城王墓出土文物,其中土山二号墓考古发掘荣获“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乾隆行宫及碑园陈列着“乾隆与徐州史料展”、历代碑刻等。
常设展览
徐州博物馆主馆
徐州博物馆主馆基本陈列包括“古彭千秋”“大汉气象”“天工汉玉”“汉家烟火”“俑秀凝华”“金戈铁马”“邓永清收藏书画展”七大展览,展出各类文物珍品五千余件,全面展示了徐州丰富璀璨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地域文明。
古彭千秋—徐州历史文化陈列 “古彭千秋——徐州历史基本陈列”展厅面积约800平方米,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约1400件文物,通过通史陈列,多角度阐释徐州悠久历史和人文景观,满足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文化认同感。 |
|
大汉气象—徐州汉代文物陈列 展厅重点以西汉楚王(王后)墓出土文物为主体,以王室生活场景为主线,使游客直观了解汉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
|
“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精品陈列” 展厅为我国唯一汉玉专题常设展览,展出金缕玉衣、狮子山镶玉漆棺等珍贵文物300余件套。 |
|
“汉家烟火——徐州汉代文物陈列” 展厅以组团的特征布局文物,包括反映社会经济的铁器、钱币、陶瓷器,反映田园生活的陶器,反映汉代市井生活的饮食类文物,直观展现汉代百姓富庶、长治久安的生活场景。 |
|
“金戈铁马——徐州古代兵器陈列” 展厅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兵器专题展览之一,集中展示徐州出土的大量兵器,以“彭”字为元素、展示徐州血与火的战争史。 |
|
“俑秀凝华——徐州出土历代陶俑陈列” 展厅重点展示汉代北洞山彩绘仪卫俑、驮篮山乐舞俑、狮子山兵马俑等,南北朝陶俑部分狮子山北齐俑和内华彩俑、唐宋部分三彩俑也为展览亮点。 |
|
土山汉墓 土山汉墓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徐州市区南部云龙山北麓,现徐州博物馆院内。考古发掘证实其为东汉时期分封于徐州的某代诸侯王陵墓。土山汉墓封土堆高约16米,其下共有三座墓葬,均为砖石混合结构,其中二号墓为主墓,墓葬结构复杂,由墓道,东、西耳室,甬道,前室,后室及回廊组成,墓内使用石料4200多块,用砖40000余块,用柏木、梓木、樟木和杉木等大量木材,墓内出土各类文物近5000件(套)。 |
|
西汉采石场 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采石遗址的基本单元为露天石坑。采石场遗址的主要采石开凿工艺与徐州西汉王陵及中型墓葬等内封石的开凿工艺相近,遗留的开凿工具也具有明显的汉代风格,特别是一些采石坑内的大量陶器残片及“五铢”钱币的出土,证明该采石遗址的时代为西汉,可能延续至东汉初期。 |
|
乾隆行宫与碑园 乾隆行宫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行宫大殿内以复原场景等形式讲述了乾隆南巡,四次来到徐州的历史和逸闻故事。行宫东侧碑廊里陈列着珍贵的唐石幢以及欧阳询、虞世南、苏轼、米芾、岳飞等历代碑刻。 |
|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基本陈列为“大汉王朝——石上史诗” 陈列于南馆,展出画像石精品400余块;“汉石遗珍”陈列于北馆,展出自清末到1989年之间发掘和发现的画像石精品167块,分别陈列在七个展室和206米的展廊上。程大利先生艺术馆,展出程大利先生近年来精品力作40余幅。南、北馆的陈列全面、立体地反映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在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及陈列艺术方面的成果,使观众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徐州汉画像石和汉代徐州人的生活面貌。
大汉王朝—石上史诗 展出20多块汉碑刻铭和有文字题记的石刻画像,表现汉代书法艺术的卓越成就。陈列全面、立体地反映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在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及陈列艺术方面的成绩,使观众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徐州汉画像石。 |
|
汉石遗珍 “汉石遗珍”陈列,位于北馆,展出画像石160余件,分别陈列在七个展室和206米的展廊内。展品主要是自清代末年1989年的馆藏文物精品,有铜山洪楼祠堂、苗山汉墓、利国汉墓,沛县栖山汉墓,睢宁九女墩等汉墓出土的画像石,此外还有清代、民国、新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散存以及徐州区域内外收藏的汉画像石。 |
|
程大利艺术馆基本陈列 2015年8月,程大利艺术馆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成立。程大利先生为徐州籍画家,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及研究,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程大利艺术馆共收藏其精品画作40余幅。 |
|
尉天池书法馆
尉天池书法馆基本陈列 尉天池书法馆现有两个展厅,收藏并展示了尉天池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百余幅精品力作,馆内所有作品的展陈位置均是由尉老亲自设计安排的。作品形式有条幅、对联、横批、中堂、扇面等,涵盖篆、隶、楷、草、行等各式书体,集中展现了尉天池先生毕生的艺术创作和书法成就。 |
|
赵绪成艺术馆
赵绪成艺术馆基本陈列 赵绪成艺术馆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馆内收藏并展示了赵绪成先生作品210组、329幅,集中展现了赵绪成的艺术创作和书法成就。赵绪成艺术馆开馆后由徐州博物馆运营管理,艺术馆将秉承学术性和公益性原则,常年向公众开放,致力于打造集艺术展示、教育、交流、研究和创作于一体的学术平台。 |
|
临时展览
李守银书法(捐赠)作品展 本次展览的作品,其中近一半是临摹、题跋作品,主要是围绕近几十年来徐州境内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时期汉碑刻石和器物拓片。如汉碑、墓志铭、汉画石题记铭文、黄肠石刻铭文、砖文和汉代玉器、金器、银器、铜器等器物上的铭文,以及汉代简牍墨迹等原始资料,极具汉代独有的艺术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另一部分创作作品,以隶书作品居多,也是我2014年“大道无极”个人书法展览后,近十年来立足古彭徐州汉文化源头,学书过程的一段小结。风格取向还是以汉碑摩崖为主,其中也有部分参有秦、汉简牍、砖文、汉画题记铭文以及西汉器物铭文笔意的作品。 | |
巧木造化意万千——漳州木偶雕刻作品展 通过展现漳州木偶鲜明的人物性格、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雕刻技艺,弘扬中华传统工匠的精神,让更多人了解雕刻文化的博大精深。 |
|
时间·风度——2023徐州油画20家联展 二十位艺术家六十年来不同时期的作品汇集一堂,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艺术观念、不同的选材视角、不同的表现手法,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画面,七彩斑斓、蔚然大观。这既是向老师的致敬,也是这一群跋涉者的风采展示。 |
|
综述
徐州博物馆及展品图集(1)
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藏品体系完整,凸显徐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代表本地区的艺术水准,更有不少还代表国内的最高水平。主要有陶瓷器、陶俑、玉石器、金银器、铜铁器、玺印、书画、杂项等门类。馆藏文物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及当代艺术品,内涵丰富。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汉代和明代文物最为丰富突出。又尤以汉代文物最具特色,形成完整陈列体系。馆藏文物主体除书画外,绝大多数为古遗址或古墓葬科学发掘出土,时代明确,来源清楚。
馆藏精品
陶俑
西汉“飞骑”铭陶骑马俑 历史年代:西汉 藏品尺寸:长65、高59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坑 文物介绍:马腹部刻划“飞骑”二字,史书记载“楚兵剽轻,难于争锋”。“飞骑”二字表现出当时楚国骑兵的骠悍与迅疾。骑俑由马耳、首、身 李银德:《徐州出土“明光宫”铜器及有关问题探释》,《江苏省考古学会论文·1984-1985合集》。邹厚本、韦正:《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金扣腰带》,《文物》1998年第8期。 单月英、 黄琛:《大汉楚王的时尚腰带》,《文明》2006年第4期。 李永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金腰带扣面图案含义略考》,《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孙机:《徐州楚王墓出土文物珍品散记》,《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辑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顾风:《寥若晨星珍比拱璧——徐州龟山汉墓石刻文字的发现与研究》,《书法丛刊》1998年第3期。 赵雄伟:《先秦至西汉札甲形制的继承与演变》《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年第2期。 文物保护 王爱超:《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壁面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山西建筑》2005年第13期 万俐、徐飞、范陶峰、陈步荣:《徐州狮子山汉楚王陵彩绘陶俑的保护研究》,《文博》2009年第6期。
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0年11月,徐州博物馆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2020年,徐州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2022年7月,徐州博物馆申报的“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陈列”荣获江苏省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省级重点推介项目。 2023年1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 2023年2月16日,入选“文化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讨会暨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公布活动”。 交通信息市外 从火车站乘坐2路、11路、11附路到中山南路中医院站下车,步行至和平路101号即可到达,总时约24分钟;。 市内 乘坐12路、35路、38路、69路、604路、608路到中山南路中医院站下车,步行至和平路101号即可到达。 徐州博物馆 观展须知
2021年11月26日零时起,根据江苏省徐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徐州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词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