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墩子遗址 编辑
大墩子遗址,位于位于苏鲁边境,属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竹园村,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下层为青莲岗期,中层为刘林期,上层为花厅期 。
大墩子遗址平面近圆形,直径约250米,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发掘出6000余件器物和554座墓葬 。大墩子遗址与山东大汶口文化为同一种族类型,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大汶口文化各时期特点以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
2006年5月25日,大墩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大墩子遗址
地理位置: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四户镇竹园村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免费
占地面积:5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Ⅰ-71
所处年代:新石器时代
大墩子遗址
1963年11月12日-12月21日,为了配合生产队挖山芋窖,南京博物馆考古人员对大墩子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地点主要在遗址中部,开了5条探沟,每条探沟南北宽2米,东西除了一个探沟长9米外,余为10米,加上清理上层墓葬时的扩方,发掘面积128平方米 。
1966年3月17日-5月5日,南京博物院结合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组毕业班学生实习,对大墩子遗址进行了第二2次发掘,发掘共开12个探方,位置仍集中在中部,发掘面积540平方米 。
1976年,南京博物院配合南大历史系考古班办学,第3次对大墩子遗址发掘。这次,发掘5个探方,发掘面积250平方米 。
大墩子遗址
大墩子遗址旋纹彩陶
1963年,南京博物院在大墩子遗址发掘了36天,发掘共出土石器56件,角、骨、牙器168件,陶器197件,发现墓葬44座,随葬品206件 。
1966年,南京博物院在大墩子遗址发掘墓葬300座,出土3025件文物 。
1976年,南京博物院在大墩子遗址发掘墓葬211座,平均1.24平方米就有1座,出土器物1500多件,较重要的有玉雕猪头和兽头,禽身陶塑象等数件 。
大墩子遗址碑刻简介
2006年,徐州市人民政府设立大墩子遗址保护范围:遗址上整个果园,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北至果园北50米,南至果园南50米,西至小河东岸,东至果园东50米,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
大墩子遗址碑刻
贫富分化
在大墩子遗址大汶口文化早、中、晚的墓葬中,都存在着随葬品多寡不均的现象。多的达50-60件,有的还用狗殉葬,少的只有1-2件,有的甚至一无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当时已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 。
大墩子遗址位于位于苏鲁边境,属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竹园村,在邳州市北40余公里,南距四户镇3.5公里,北距山东省苍山县小湖子约3公里 。
北竹园村
开放时间
大墩子遗址开放时间为全天。
门票
大墩子遗址门票免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