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宝莲寺 编辑
宝莲寺位于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桃山麓,占地面积1100余亩。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刘宋永初年间,同为北魏永兴年间,原是中国第一座有印度风格的寺庙,其祖师法显大师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西行取经归来的高僧。
宝莲寺历经千余年几度兴废,先称龙华寺,后名洪峰寺、红莲寺,在清乾隆年间定名宝莲寺,于解放前夕荒废。2009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决定重新修建蟠桃山历史文化景区,由香港金锋公司发起立项,江苏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重修,星云大师亲自题写寺名。重建后的宝莲寺内"八殿、两阁、一院",建筑特色显盛唐风格。
建筑群中,七佛殿是国内最大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殿内藏有长37.5米高9.5米的南海拜观音壁画,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佛教题材壁画;通天阁高59.88米,是国内最高的佛阁,供奉着弥勒菩萨真身---天冠弥勒;佛像高39.88米,也是国内最大的室内锻铜佛像。
中文名:徐州宝莲寺
外文名:Baolian Temple
地理位置:徐州经济开发区宝莲寺路5号
所处时代:南北朝
占地面积:1100 亩
徐州宝莲寺
徐州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在佛教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公元一世纪,佛教就已经传入徐州地区,是我国佛教传入最早的地区之一。在最鼎盛的北魏时期,徐州拥有大小寺院近千家,成为全国两大佛教传播中心之一,影响力辐射我国东部、南部、东南部以及日本、韩国等。蟠桃山是徐州的一座历史名山,历史上曾拥有众多的佛教建筑,历经沧桑,几度兴废,为更好地挖掘保护弘扬蟠桃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决定重新修建蟠桃山历史文化景区,作为景区核心建筑的宝莲寺建成开放,是徐州市佛教事业发展的一大盛事,不仅为徐州和周边地区广大佛教信众修炼佛法、修养身心提供了新场所,也为发展徐州文化旅游、构建徐州和谐社会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新的活力,希望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宝莲寺的落成开放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历史文化景区的建设,为建设文化徐州、生态徐州、魅力徐州再添新亮点。同时也祝愿宝莲寺香火兴旺,声名远播。
重修后的宝莲寺拥有“八殿、两阁、一院”,面积1.64万平方米,建筑特色尽显盛唐风格的恢弘大气,其间宫塔交递、雅致经典。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地藏殿、七佛殿、文殊殿、普贤殿、通天阁、藏经阁、方丈院、上客堂、斋房、僧寮等逐次排开,钟楼、鼓楼分布在寺门两侧,所有建筑以通天阁为中轴南北展开,廊院回环,尊卑有序,各安其位,相得益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修后的宝莲寺创下了四项国内第一:
一是七佛殿是国内最大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
二是殿内藏有长37.5米、高9.5米的南海拜观音壁画,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佛教题材壁画;
三是通天阁高59.88米,是国内最高的佛阁,供奉着弥勒菩萨真身——天冠弥勒;
四是天冠弥勒佛像高39.88米,也是国内最大的室内锻铜佛像。
寺外菩提圣莲广场、蟠桃胜境山门、天龙八部(须弥山)广场与通天阁一道形成了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区的中轴主线,也为景区未来发展空间拉开了框架,堪称彭城东土第一刹。重建后的蟠桃佛教文化景区集佛教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健身及商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是徐州市城建重点工程,也是市重大文化工程。
天王殿
徐州宝莲寺的天王殿为单檐歇山建筑,位于宝莲寺中轴的前端。
徐州宝莲寺天王殿
徐州宝莲寺天王殿弥勒佛
韦陀菩萨是佛教的守护神。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健陀天、建陀天、素健天,或作违驮天、违陀天。依我国佛教界所传,此神性韦名跳,又称韦天将军。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将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将中的首将。是僧团、寺沈及斋供之最著名的护法神。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又名七佛殿)
通天阁
通天阁
天冠弥勒佛像前的碑文:
通天阁内供奉的天冠弥勒佛像
祖师殿
祖师殿
祖师殿亦称祖师堂,供奉的是立寺先祖法显大师(公元334一一420)。祖师二十岁受具足戒,慨叹律藏残缺,因此发愿前往西域印度寻求戒律原典。晋隆安三年(公元399),自长安出发,向西经敦煌、新疆到达印度,后经缅甸、越南水路回国,在福建上岸,到达徐州时已是北魏永兴年间(公元412年) 。
伽蓝殿
伽蓝殿内
相传隋代天台宗创始智者大师,曾在荆州玉泉山入定,定中曾见关帝显灵,率其鬼神眷属现出种种可饰景象,以扰乱智者。经过智者大师的度化之后,关帝乃向智者求受五戒,遂成为正式的佛家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至此,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为佛教寺院用来驱逐危险的护法神 。
来此礼拜,多求家宅平安。
地藏殿
地藏殿内
地藏殿
相传,安徽九华山的闵公将自家的九子三头的土地捐于地藏菩萨的化身建造寺院,并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亦舍俗离尘,礼其子道明为师。故今所见地藏菩萨像,左道明,右闵公。
来此礼拜,多求财、孝兼得。
观音殿
观音殿
观音殿内
古印度佛教,观音像既有男相也有女相。南宋以后,女性的观音菩萨像、深植百性心中。通常认同浙江普陀山是其道场。
来此礼拜,多为祈福求子。
文殊殿
文殊殿内
文殊殿
《央掘摩罗经》 言:现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师利菩萨。因此通常认同山西五台山是他的道场。文殊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所以是专司佛的智慧的菩萨 。
来此礼拜,多求学业有成。
普贤殿
普贤殿
普贤殿内
普贤菩萨有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通常认同四川峨眉山是他的道场 。
来此礼拜,多求德,艺精进。
藏经阁
藏经阁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印行的《 大藏经》 ,分为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共三百六十六函,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按《千字文》 编号,分储于各柜内。藏经阁也收藏佛教其他典籍及珍贵法宝、法器等等,由藏主、知藏专职管理,除了特许阅藏者外,一般僧俗不得随意上楼 。
藏经阁一般建在大雄宝殿后,分上下两层。佛教大丛林为楼堂结合,一般寺院为楼殿结合,即以藏经楼、法堂(般若堂)或藏经阁、毗卢殿的形式出现。徐州宝莲寺为藏经阁、般若堂相结合。
落成庆典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