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寺 编辑
白云寺,原名“白茅寺”,又称“梦觉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薄壁镇白云寺村北部,肇建于唐。
白云寺,取白云缭绕之意。明代中期寺院达到鼎盛时期,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整个院落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为中轴式布局的建筑群,原有建筑一进四院,错落有致,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左右配殿、东西配楼、东西厢房、钟楼以及奶奶殿等古建14座60余间,现存历史建筑除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风格外,其它均为清代建筑。白云寺是豫北太行山区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环境风貌较好的佛教寺院,从自然环境、寺院格局、塔林景观、古树名泉方面及高僧名流、诗赋匾额、碑碣石刻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2006年5月,白云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白云寺
地理位置: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薄壁镇白云寺村北部
所处时代:明朝至清朝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640-3-34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白云寺
2022年,白云寺进行了维修。
白云寺
白云寺,取白云缭绕之意,旧名白茅寺,又称“梦觉寺”。明代中期寺院达到鼎盛时期。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整个院落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为中轴式布局的建筑群,原有建筑一进四院,错落有致,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左右配殿、东西配楼、东西厢房、钟楼以及奶奶殿等古建14座60余间。现存建筑由山门、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及其配殿、地藏殿等组成。现存建筑除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风格外,其它均为清代建筑。
山门
唐代千年银杏树
石塔
石塔
白云寺后山坡丛林深处保存有金、明砖塔4座,元代石塔2座。分别是“寂照通悟禅师徽公塔”“普照大禅师石塔”“佛心妙觉大禅师石塔”“茕绝老人天奇塔”“隐庵长老之塔”“圆寂亲教秀公孤峰长老之塔”等。金代寂照通悟大禅师徽公砖塔和明代的茕绝老人天奇砖塔是研究佛教历史和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料。
明代大势至菩萨像
明代大势至菩萨像
石碑
白云寺曾被誉为“革命摇篮”。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冬,八路军129师皮定均司令员在白云寺设置前线指挥所,在此打响了薄壁战役,拔掉日伪据点。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9月,太行七专署在这里成立辉县师范学校,招收学员数百名。1949年2月,迁址至辉县城区文庙,为共产党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骨干和政工干部,为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遗址碑
地理位置
白云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薄壁镇白云寺村北部。
白云寺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白云寺,路程约29.8千米,用时约4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