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窑湾绿豆烧 编辑
窑湾绿豆烧,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时任太医院判的李时珍将“御酒”配方修改,制成了保健酒。因酒色微绿,被称为“绿酒”。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来到窑湾,因酒色绿莹,如同绿豆茶,遂赐名窑湾绿豆烧,从此“老瓦罐绿酒”就成了窑湾绿豆烧。
窑湾绿豆烧的酿制,沿袭传统工艺,以红粮、大麦、小麦、豌豆为原料精心酿制,并配以优质红参、当归、天麻、砂仁、杜仲、枸杞等50余名贵中药,辅之冰糖熬制而成。熬制出来的绿豆烧酒,既有白酒的醇烈、果酒的香甜、又有独特的中药滋补、保健疗疾之功能。
2013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窑湾绿豆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品质特性
窑湾绿豆烧酒为江苏新沂市地方特产,被列为江苏八大名酒之一。其以优质大麦、小麦和豌豆为原料,采用传统作坊酿造成大曲酒,配以红参、当归、杜仲、淡竹叶、虫衣、砂仁、栀子、藏红花等40余味中草药和冰糖、白砂糖,经过入缸静止沉淀,并让酒、药、糖慢慢溶为一体,一定时间后而成。该酒色如金波、香醇甜美、酒性正和、回味悠长,具有舒筋、活血等功效。
窑湾绿豆烧
工艺特色
窑湾绿豆烧酒既传承了传统工艺,又秉承了国内外的最新科技成果,融合了苏酒与川酒的精华,采用当地小麦、大麦、白豌豆高温制曲,以地产小粒糯高粱为酿酒原料,续渣配料,老窖泥池、混蒸混烧、低温发酵、缓气蒸馏、分段接酒、分级贮存、瓦罐煎药、精心勾兑,达到了酒体丰满协调、绵柔细腻、色味俱佳的良好效果。
地理位置
新沂位于江苏北部,东经117°59′—118°39′,北纬34°06′—34°26′。东靠沭阳、东海,南隔新沂河、骆马湖与宿迁相望,西邻邳州,北邻山东郯城县。等距离介于徐州市和连云港市之间。
地形地貌
新沂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在地质上由于郯庐断裂晚第四期活动作用,构成一系列断凸和断凹,产生了西部骆马湖盆地——湖荡洼地,高程一般在20米以下。中部及东部为鲁中南低山丘陵的南延部分,丘陵起伏,海拔一般在30米以上,最高点为北马陵山海,拔95.8米。境内以平原坡地为主,既有广阔的冲积平原,也有起伏的剥蚀岗地和交错分布的湖荡洼地。新沂最低点是时集镇蒋沟村,海拔11.4米。地势大致为东北高、东南低,自高向低呈现丘陵—岗地—缓岗地—倾斜平原规律性分布。
土壤类型
新沂土壤分为5个土类、9个亚类、16个土属、38个土种及若干变种。潮土类土壤由黄泛区冲击物发育而成,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面积为55万亩,约占总土壤面积的39%,是新沂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棕壤土分布在东部低山丘陵区,面积为43.5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30.7%;砂礓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面积为36.4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25.7%;另有紫色土和水稻土面积6.5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4.6%。新沂耕地面积80140公顷,是江苏省土地资源较为充裕的县(市)之一。
气候特征
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富。春季干湿冷暖多变,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温和天高气爽,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水系水文
新沂境内属淮河流域沂、沭、运水系,河流流向主要是自北向南或自西向东,境内流域性河湖主要有"四河一湖",即:中运河、沂河、沭河、新沂河、骆马湖。中运河从邳(州)新(沂)市界窑湾镇二湾进入骆马湖,境内长14千米。沂河北从邳新市界至陆沟,流经合沟镇、草桥镇、瓦窑镇、港头镇、棋盘镇,进入骆马湖,境内长21千米。新沂河从嶂山至口头,流经新店镇、邵店镇,入沭阳县境,境内长17.5千米。沭河北从山东省界至口头,流经新安镇、唐店镇、马陵山镇、邵店镇,进入新沂河,境内长47千米。骆马湖位于宿迁市和新沂境内,原为季节性湖泊,1958年改建成为调节上游沂、沭、泗的洪水和蓄水兴利的大型水库,是江苏省第四大淡水湖。东堤境内长23千米,西堤境内长9.0千米,北堤境内长6.0千米。
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优质丰沛的水资源,孕育了境内众多的农产品,为窑湾绿豆烧的酿造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理想的酿造环境。
明末,御医赵学敏携此方出逃京城隐居窑湾。
龙窑窑湾绿豆烧
清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郯城至莒县发生了8.5级大地震,他为救治灾民,动员一同在窑湾隐居的御药师宗柏云等人,一边治病救人,同时将此酒配方拿出熬制,分给灾民服用以增强体力,从而遏制了瘟疫。后来,窑湾绿豆烧酒也曾有金箔酒、辣黄酒、墙缝酒等雅称。又据《新沂县志》载,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窑湾等地大暴雨,遇洪灾他又用此法遏制瘟疫。
窑湾绿豆烧酒正式产于康熙二年(1662年),由当时皇宫后宰门守将马从凯(祖籍窑湾人),将宫廷保健秘方带回家乡酿酒配制而成。万茂酒坊是自康熙年间就在窑湾古镇闻名遐迩的酒坊,生产一种叫“老瓦缝”的绿酒很畅销,路人有口皆碑,后得乾隆赐名“窑湾绿豆烧”。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同纪晓岚第四次南巡,巡查徐州至洪泽湖附近,在福建会馆由窑湾邳宿两地官员相陪饮酒。乾隆帝品尝此酒后大悦,见颜色似绿豆茶,便问:“此酒是绿豆烧的吗?”地方官员岂敢言明这是明朝皇宫御酒,忙说:“是,是。”窑湾绿豆烧酒因此而得名并作为皇宫贡品。
清代李汝珍在他的著名小说《镜花缘》中赞誉之为“辣黄酒”,到嘉庆年间窑湾龙窑绿豆烧酒已被正式列为全国20种名酒之列,被定为皇宫纳贡之佳品。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窑湾商人、海外商人和美、英传教士将窑湾绿豆烧出口到英、法、美和东南亚等地,换取洋货,被中外人士称为“中国的白兰地”,专家学者亦称之为“东方的XO”。
因京杭大运河水运萧条,窑湾在解放初期变成了交通闭塞之地。
1996年,窑湾绿豆烧酒厂再次迁回窑湾镇后,特别是实施窑湾古镇修复和保护开发以来,古镇旅游业兴起,窑湾绿豆烧也随之热销,窑湾绿豆烧品牌培育力度不断加大。
地域保护范围
窑湾绿豆烧产地范围为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要求
1.酿造用水:取自窑湾镇沂河天然水质,水质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窑湾绿豆烧酒
2.高粱:品质符合国家关于高粱的标准规定。
3.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45度的软质红小麦,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关于小麦的标准规定。
4.豌豆:品质符合国家关于豌豆的标准规定。
5.大麦:用作制曲原料,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关于大麦的标准规定。
6.山药、枸杞子、茯苓等中草药:品质符合国家药食两用名单目录要求。
二、酿造用曲
1.制曲原料:原料配比:小麦:大麦:豌豆=6:3:1。
每年端午节后,农历七月小麦收割入库后,开始踩曲,至农历九月九结束。贮存3至5个月方可使用。
2.大曲工艺流程:原料混合→润料→磨碎→粗粉→拌料
(12)发酵:粮醅在窖内发酵60天,在大曲微生物以及窖泥微生物的作用下,把粮食转化成酒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香味物质。(13)入库贮存:原酒入库后,放入陶坛中,用麻纸密封,进行贮存三年以上备用。
四、调配工艺
1.调配工艺流程:
(1)药材母液制备:药材→加水浸泡→瓦罐煎药→加蛋清→冷却去杂→药材母液。
(2)糖液制备:冰糖→配水→加热熬制→加蛋清→冷却去杂→冰糖母液。
(3)酒基组合:原酒→组合调配→感官品偿分析→理化分析→绿豆烧酒基。
(4)窑湾绿豆烧调配:药材母液、冰糖母液、绿豆烧基酒→混合均匀→加水调整酒度→感官及理化分析→贮存老熟→复调→机械过滤→感官及理化分析→包装出厂。
2.调配工艺要求:
(1)药材浸泡和煎制:把按一定比例配好的药材,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把药材取出淋干,按药与水=1:4的比例,把药材放入用当地瓷土烧制的瓦缸中,用木材文火缓慢煎制。煎制后的药冷到50℃至60℃,加入蛋清,搅拌均匀,4小时至8小时后,取上清液制得母液备用。
(2)冰糖熬制:把冰糖与水按1:4,放入锅中加热熬制,待糖充分溶解后,改为文火,加入蛋清,取熬制糖液上清液备用。
(3)贮存老熟:勾兑完成后的酒,需要贮存陈酿6个月以上时间。
(4)调味:采用调味酒调味,调味后需经过一个月以上的稳定期。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目 | 指标 | |
高度酒 | 低度酒 | |
色泽和外观 | 棕褐色或琥珀色,清澈透明,允许有少量沉淀 | 棕褐色或琥珀色,清澈透明 |
香气 | 典雅醇正的复合香,香和谐 | 典雅醇正的复合香,诸香和谐 |
口味 | 入口绵甜浓厚、醇爽舒适,诸味协调,后味净,味悠长 | 入口绵甜浓厚、醇爽舒适,诸味协调,后味爽净 |
风格 | 具有本品典型的风格 | 具有本品典型的风格 |
2.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
酒精度,%vol | 25—40 | 41—60 |
总酸(以乙酸计),克/升≥ | 0.30 | 0.40 |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克/升≥ | 1.50 | 2.00 |
干浸出物,克/升≥ | 0.30 | 0.30 |
总糖(以葡萄糖计),克/升≤ | 150 | 150 |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窑湾绿豆烧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苏省新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窑湾绿豆烧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