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县 编辑

河北省邢台市辖县

隆尧县隆尧县

隆尧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位于邢台市中部,北接柏乡县、宁晋县,南濒任泽区,西接内丘县、临城县,东临巨鹿县。 总面积7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0447人(2020年), ,辖12个乡镇276个行政村。

隆尧县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上古尧帝的始封之地 ,由隆平县和尧山县合并而成。尧山历史悠久,是邢州九县之一,李唐皇室祖籍地 ,尧帝在此封疆,历史上涌现出战国名将李牧、后周皇帝郭威柴荣、隋翻译家彦琮等名人志士,现有隆尧唐祖陵 、柏人城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尧秧歌、招子鼓、泽畔抬阁等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2021年,隆尧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2.5亿元,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4亿元,增长17.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隆尧县

行政区划代码:130525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河北省邢台市

地理位置:邢台市中部

面积:749 km²

下辖地区:7镇5乡

政府驻地:隆尧镇

电话区号:0319

邮政编码:055350

气候条件: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人口数量:48.4 万(2020年)

著名景点:尧山、隆尧唐祖陵、柏人城

车牌代码:冀E

地区生产总值:122.5 亿元(2021年)

建制沿革

编辑
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曾躬耕于此,后尧帝晚年建都于柏人,并禅让位于舜。

西周时期为邢国故土,春秋末期属晋国,建柏人城,战国时期属赵国。

秦朝统一天下设巨鹿郡(治所平乡),为三十六郡之一,今县域全境属之。

西汉,东境置广阿县、象氏侯国和武陶侯国,属钜鹿郡;西境置柏人县,属赵国。

东汉,广阿县属冀州钜鹿郡,于中平中期废置;柏人县属冀州赵郡,

北魏,复置广阿县,并设殷州,辖巨鹿郡、赵郡和南巨鹿郡(后更名南赵郡),殷州和南赵郡治所均在广阿县,柏人县、广阿县均属南赵郡。

北齐,因避太子讳,殷州更名为赵州,治所仍在广阿县(今隆尧)。

隋代,柏仁县隶邢州(治所龙冈县),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广阿县改名象城县,仍隶赵州(治所广阿县);

唐朝,柏仁县隶邢州,至德二年更名为尧山县。武德四年(621年),赵州治所迁于平棘(今赵县),天宝元年象城县更名昭庆县,隶赵州;

五代,尧山县属邢州,昭庆县属赵州。

北宋,尧山县仍属邢州(宣和元年为信德府)。开宝五年(972年)昭庆县改名隆平县,仍属赵州(宣和元年为庆府)。

金朝,尧山县属河北西路邢州,大定中期尧山县改名唐山县。隆平县属河北西路赵州(天德三年改为沃州);

元代,唐山县属顺德路(顺德府),隆平县属赵州。

明代,唐山县属顺德府,隆平于洪武六年(1373年)并入柏乡县,十三年复置,仍属赵州。

清代,唐山县仍属顺德府,隆平县仍属赵州。

民国二年(1913年),撤顺德府、赵州,隆平、尧山二县改隶冀南大名道。

1928年,南京政府改唐山县为尧山县,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撤大名道,二县直属河北省。

1936年,河北省设立第十三行政督察区,驻尧山县,辖尧山、内丘、隆平、宁晋、赵县等9县。

1937年,日军占领河北顺德(今邢台市),成立冀南道(驻邢台),辖隆平、尧山等34县。

1940年,析冀南道置顺德道(驻邢台),辖隆平、尧山等15县。与此同时,中共设冀南四专区,辖二县。

1947年,隆平县、尧山县二县合并为隆尧县。

1949年,中共恢复河北省,成立邢台专区,辖隆尧县。

1959年,撤销邢台专区,隆尧县并入内丘县。

1961年,恢复邢台专区,析内丘县复置隆尧县(含柏乡)。

1962年,析隆尧县复置柏乡县,隆尧县恢复原制,继属邢台专区。

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仍辖隆尧。

1993年,国务院批准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隆尧为邢台市辖县。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19年,隆尧县辖7个镇、5个乡。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代码

乡镇

行政区域面积

常住人口(2019年数据)

下辖行政村

130525100

隆尧镇

81.60平方公里

92190人

西甫村、东关村、东甫村、南关村、南甫村、西关村、韩庄村、北甫村、丘底一村、丘底二村、丘底三村、义丰村、沙湾村、北和村、东河村、官庄村、陈村、白家庄村、尧家庄村、永兴村、东柏舍村、西柏舍村、南柏舍村、北柏舍村、显化寺村、杨河村、杜村、虎中村、西张村、东张村、宋村、尧南关村、尧北里村、尧东庄村、郭园村、南潘庄村、西河村、韩解村、东里村、南小河村

130525101

魏家庄镇

41.14平方公里

32802人

魏家庄村、南牛村、北牛村、牛张村、多稼庄村、东庄头村、西庄头村、公子前村、公子中村、公子后村、郭贾村、李贾村、孟贾村、王贯庄村、王尹村、张汪村、角城村、赵孟村、南丈村、西魏村、东魏村、肖庄西村、肖庄后村、肖庄东村、肖庄前村

130525102

尹村镇

66.90平方公里

48453人

西尹村、东尹村、田村、王村、大宁甫村、彭村、屯里村、大霍村、北小霍村、东候村、西候村、前良村、后良村、东良村、西良村、前杨村、后杨村、东杨村、西杨村、杨村、霍庄村、染红村、南西董村

130525103

山口镇

52.80平方公里

36053人

山口村、西山南村、东山南村、北潘庄村、东尚村、西尚村、东齐村、西齐村、茅山营村、水饭庄村、后苏薛村、中苏薛村、前苏薛村、东董村、茅山庄村、白木村、前枣林庄村、后枣林庄村、佃户营村、南寨子村、甄家庄村

130525104

莲子镇镇

78.00平方公里

80928人

莲子镇村、东范村、西范村、崔家楼村、耿家庄村、王家庄村、辛庄村、贾庄村、东庄村、东店马村、西店子村、南町村、白家寨村、北闫池村、北闫庄村、东闫庄村、前辛庄村、后辛庄村、西哈口村、北哈口村、任村、马栏村、西闫庄村

130525105

固城镇

64.70平方公里

45453人

固城村、户曹村、北辛庄村、东王村、孟村、西潘村、东潘村、北寨子村、大营村、乡观村、北西董村、王桥村、小孟村、火连庄村、胡家庄村、前岳村、后岳村、辛刘庄

130525200

北楼乡

40.90平方公里

34561人

北楼村、南楼东村、南楼前村、南楼后村、白家屯村、牛庄村、重贤村、尧张庄村、景福村、南汪店村、南羊村、河北南汪前村、河北南汪后村、辛贾村、范贾村、东曲底村、西曲底村、小汪村、尚礼村、周张庄村

130525106

东良镇

69.10平方公里

45539人

周村、大干言村、小干言村、大市口村、耿庄村、北寺庄村、陈庄村、泽畔村、石村、高村、东良一村、东良二村、东良三村、东良四村、南位村、邢村、店头村、尹村前村、尹村后村、东庄村、唐庄村、黄家营村、安中村、南寺庄村、东霍村、西霍村

130525202

双碑乡

36.21平方公里

18475人

双碑村、城角村、亦城村、北村、岗头村、木花村、里南庄村、里王街村、里边街村、西良前村、西良中村、西良后村、大崔庄村、东崔庄村、西崔庄村、东小崔村、西小崔村

130525203

牛家桥乡

49.89平方公里

25922人

牛家桥村、菅村、北杨家楼村、南杨家楼村、梅庄村、林家庄村、西清湾村、杨家庄村、东清湾村、旧城村、大兴庄村、马头村、北吴町村、开河村、王盘庄村

130525204

千户营乡

78.00平方公里

28798人

千户营村、唐家庄村、徐麻营村、东王庄村、苏家庄村、国家庄村、赵家庄村、岳家庄村、王家场村、南鱼村、狮子疙瘩村、枣驼村、连仲村、东毛尔寨村、西毛尔寨村、苏庄村、舍落口村、陈家庄村、孔家庄村、杜家庄村、邢家营村

130525205

大张庄乡

66.00平方公里

37731人

大张庄村、檀家庄村、范庄村、南王庄村、大虫营村、东刘庄村、宋家庄村、小曹庄村、胡家疙瘩村、大曹庄村、渠家庄村、殷家庄村、马家庄村、白家庄村、西刘庄村、成家庄村、郝家庄村、肖张庄村、焦家庄村、杨家窑村、王雄庄村、刘通庄村、羊毛疙瘩村、张家口村、黄家庄村、霸王营村、小王庄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隆尧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中部,北接柏乡县、宁晋县,南濒任泽区,西接内丘县、临城县,东临巨鹿县。县境地跨东经114°33′—115°02′,北纬37°12′—37°33′之间,最大横距40公里,最大纵距39.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749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隆尧镇康庄路215号,西南距邢台市区55公里处,西北距省会石家庄81公里。

隆尧县

地形地貌

隆尧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冀南平原。西、中部属山前冲积平原,东部属冲积平原,中间有少量交接洼地。地势西高东低,海拔25~60米之间,坡降1/1000,全县小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6%。

平原

隆尧县中部为平原,面积340.01平方公里,地势平坦,耕地连片,土层较厚,土体疏松,适种性广,是隆尧县重点粮、棉、油产区。

水文

隆尧全县河流横跨2个水系。滏阳河以西为子牙河水系,面积676.2平方公里。滏阳河以东为黑龙港水系,流域面积72.8平方公里。境内有5条主要河流,总长123.8公里。河网密度0.165公里/平方公里。径流总量545米3/秒。滏阳河、北澧河、小漳河南北纵贯县境东部。泜河自西向东偏北穿越县境,午河自西向东横跨县境北部,均属季节性河流。

土壤

隆尧境内土壤共有4个土类、8个亚类、13个土属、57种土种。4个土类为潮土、褐土、风沙土、盐土。潮土和褐土面积最大,潮土分布在县城以东、固城以南,面积59.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3.6%;褐土分布在县城以西、固城以北,面积44.7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4.8%;泜河两侧及其故道有风沙土5.35万亩,占总面积的0.5%;小漳河两侧有点片分布的盐土1.35万亩,占总面积的0.12%;山口一带有裸露岩石0.75万亩。

山丘

县境西部有宣务山(尧山)、茅山2座孤立峭山,面积5.8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56.9米。还有尹村、王村、干言、北村、东候、木花、双碑和崔庄8个垄岗零星分布,面积约18平方公里,海拔均在60米以下。

洼地

隆尧县东部为洼地,是800年前黄河故道的西部边缘地带,为古大陆泽遗址,属黑龙港流域的一部分,面积92.5平方公里。该区的海拔高程较西、中部低,最低处海拔25米(杨家窑乡黄庄),最高处的海拔27.6米(白家寨)。

气候

隆尧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3.2°C,年极端最高气温42.5℃,出现在1979年6月1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4.8℃,出现在1972年1月26日。1月平均气温-2.7℃,7月平均气温27.1℃。年日均气温大于0℃的持续天数286天,大于5℃的持续天数249天。全年无霜期202天。年平均降水量478.2毫米,春季较少,夏季较多,年极端降水量最多为1121.1毫米

截至2020年,隆尧县形成了“七横八纵”的路网骨架,建成区面积14.97平方公里;集中供水、供热、供气用户分别达到县城居民总数的80%、42%和17%;集中供水管网实现城区全覆盖,供水户数1.2万户。2020年,县城共有35处广场公园、街角游园,总面积113公顷,县城绿化覆盖率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15平米,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

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末,隆尧县已建设有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体育馆、真冰滑冰馆各1座,足球场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76个;建有大型文化广场9个,农村群众文化广场300多个;共有群众文化活动团体50多个,农村有广场舞队伍600多个,参与群众26万余人;每年举办大型惠民演出100余场,举办梅庄苹果花节、梅庄苹果丰收节、周张梨花节、小孟瓜果蔬菜节、祭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10余场,举办规模体育赛事10余场。

教育事业

截止2019年12月,隆尧县共有各类学校152所,其中公办学校128所、民办学校24所。教育系统编制4349人(其中行政12人、事业4337人),在编在岗教职工4147人。在校生66946人,其中小学46824人、初中13409人、普通高中5571人,职业学校1058人,特教84人。幼儿园216所(含公办122所、民办94所),在园幼儿23132人。2017年12月,通过省级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2018年先后通过省级、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2015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教育局多方争取上级资金2.4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百余所,新建综合教学楼25栋、宿舍楼11栋、学生餐厅13栋、实验楼2栋、教师周转房4栋,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7000多万元,建成教育城域网,装备了录播室、心理咨询室、探究室、3D打印机、智能机器人,为中小学所有班级配备了多媒体,教育教学装备达到省定标准,学校现代化水平不断升级。

2016年,与江苏南通合作,创办“隆尧一中南通实验班”,带动隆尧一中整体成绩跨越式提升,2019、2020年高考,隆尧一中本一上线人数连续翻番。2020年高考,考入985、211等名牌大学22人,本科上线717人,实现了清华大学零的突破,在全市做了典型发言,扩大了隆尧教育影响力,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

卫生事业

截至2020年,隆尧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92家,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7家(县医院、县中西结合医院、县第二医院、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乡镇卫生院12家,民营医院10家,门诊部4家,村卫生室449家,医务室1家,个体诊所109家。

地理标志产品

编辑
隆尧泽畔藕

隆尧泽畔藕隆尧泽畔藕

隆尧泽畔藕藕身洁白如玉,体型肥大,最长的藕有6-8节,长约1.3-1.5米。肉质脆嫩、质地细腻、藕体洁白而细、无纤维、甘甜清脆,藕的横截面藕孔排列极为规则,中间一大孔,外围六小孔,孔呈扁圆形。因盛产于隆尧泽畔村,故名“隆尧泽畔藕”。2011年,隆尧泽畔莲藕获山东寿光第十二届国际蔬菜博览会金奖。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隆尧泽畔藕”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隆尧大葱

隆尧大葱

隆尧大葱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有着特殊的辛辣气味;葱白质地细腻,肉质肥厚,味道鲜辣,风味奇特,植株健壮,没有分枝;主要产地在隆尧县西半部,地处冀南平原太行山东麓,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性气候区,适宜种植大葱。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隆尧大葱”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2月28日,“隆尧大葱”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隆尧香梨

隆尧香梨,主要包括玉露香梨和香蜜酥等新品种,种植面积达万亩,主要分布在牛家桥乡、隆尧镇等六个乡镇,是隆尧县的地方特产。2013年,隆尧北杨家楼村率先种植“玉露香”“新梨七号”香梨,并成立了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余亩建设种植基地进行香梨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香梨种植、观光采摘、果苗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香梨基地。隆尧香梨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并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19年12月28日,“隆尧香梨”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隆尧周张梨

隆尧周张梨产自周张村,当地地处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气候, 地下水丰富,水位较低,基础灌溉设施齐全,特别适于梨树生长。而且在特有的沙质土地上栽培的梨,果心小,肉质细,含糖量高,造就了“隆尧周张梨”的独特口味,受到广大消费者好评。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等地。2019年12月28日,“隆尧周张梨”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隆尧辣椒

隆尧县有“辣椒之乡”之称,县境东部黑龙港流域为盐土地,适于辣椒种植,所产辣椒以皮薄、肉厚、油性大、色泽鲜艳度高、辣味浓而闻名,远销海内外。2020年4月14日,“隆尧辣椒”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文化遗产

编辑

文化遗产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保护级别

隆尧秧歌戏

传统戏剧

国家级、省级、市级

隆尧县泽畔抬阁

民间舞蹈

国家级、省级、市级

隆尧招子鼓

民间舞蹈

省级、市级

尧山文化

民俗

省级、市级

南鱼龙灯

民间舞蹈

省级、市级

隆尧县尧山木主

传统手工技艺

市级

参考资料来源

隆尧秧歌

泽畔抬阁 泽畔抬阁

隆尧秧歌戏是由当地劳动人民在插秧、收获劳作时产生的“稻歌”发展变化而来的,诞生于明末清初,嘉庆年间开始组班登台,是河北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传统剧目丰富,共有二百多出。隆尧秧歌戏语言通俗晓畅、质朴生动,唱词的结构以七言、十言为主,绝大部分剧本以念为主,以唱为辅。唱腔古朴,伴奏简易,徒歌干唱,伴奏仅有武场,以鼓锣镲梆为主,后期增添弦笙笛等文场乐器。

泽畔抬阁

抬阁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扛神"活动,后逐渐演变为抬由活人化妆的"神",又变为四人抬,再演变为现代的八人抬阁。明初马姓二兄弟由山西洪洞移民至泽畔村,带来的抬阁流传至今。泽畔抬阁逢龙虎年表演,表演时用排鼓、别杠开路,武术、秧歌、太平车、旱船、拉碌碡等断后,中间八人抬阁,一演员长时间在另一演员手掌之上作舞,或一人肩扛秫秸而另一人站在秫秸上长时间表演,不念不唱,仅有头部双臂的简单动作,惊险独特,令人叹为观止。表演剧目以戏剧和民间传说为主,用对子鼓、马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招子鼓

古时河水时常泛滥,百姓为祈求神灵庇护,寻求精神慰藉,常常敲起大鼓,逐渐形成了招子鼓。舞者背插高约五尺的木棍,顶端扎一彩色鸡毛掸子(俗称“鼓招子”),腰系一扁形革鼓。掸子含“上掸天宇,下扫凡尘”之意,在表演中大摆动或小幅度快速抖动,木棍类似判斩的招子。招子鼓的基本舞蹈动作是小踩步、晃动招子和力度较强的蹲、跳,有三十余套鼓谱,鼓点简朴雄壮,节奏多样,队形变化丰富。

名胜古迹

编辑

唐祖陵

隆尧县是远古人类重要活动区域之一,上古时期尧、舜、曾在隆尧一带活动,境内宣务山(又名尧山)即为唐帝尧的采封之地。尧曾于此治理天下,繁衍生民凡七十载。县北固城东一里许为古象氏城址,相传舜弟象曾居此。境内泜河两岸有仰韶文化(后冈类型)遗存三处(西山南遗址、西侯南遗址、北村东遗址),北小霍村南一公里处曾出土龙山文化石器、陶器,1954年在丘底村南发现地下夯土墙、石凿以及在双碑一带出土有绳文陶鬲等,文物古迹遗存丰富。

唐祖陵

唐祖陵位于隆尧县,为李唐皇室的祖籍地,埋葬的是唐高祖李渊的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隆尧唐祖陵陵墓外围分为三圈:内垣为正方形,外垣为长方形,最外圈由若干夯土台组成。郭济桥说,陵园整个布局与唐代长安城布局相似,陵园规制为帝王规格,并且与唐代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陵园大小一样。另外,光业寺碑详细记载了李唐二祖的生平、追封及建陵建寺之史实,是考证隆尧为李唐祖籍权威的实物证据。由此确认隆尧唐祖陵是大唐皇室祖籍所在地。

交通位置

隆尧唐祖陵

柏人城

柏人城位于隆尧县双碑乡境内,为赵国军事重镇。城廓面积约4平方公里,原有9个城门,北邻泜水,三面环岗,依山傍水,形势险要。城墙系夯土建筑,全长8017米,城墙平均厚度15.1米,最高处9.15米,城墙夯土层为10厘米左右,总土方堆积量达110多万立方米。

宣务山

宣务山石窟 宣务山石窟

宣务山石窟坐落于县城西北7.5公里的宣务山之巅,曾有千佛殿、同声谷石室、卧佛殿等建筑。石窟有隋代碑一幢,唐碑三幢,就山刻成,俗称“没影碑”;宋碑两幢。千佛殿石室内外壁上刻有739龛摩崖造像,大部是一佛二菩萨,最大龛高0.8米,宽0.97米,造型优美,别具风格。还有“准提塔”、“妙法莲华”经刻。文革后无存。

尧山即宣务山之南山,相传上古尧帝始封于此,因以名山。山巅遗留文物古迹较多,北魏、唐、宋、元、明等代的摩崖石刻尤以为最。古时山顶建有尧祠(现遗址尚存),祠前树有元代碑刻。山之东坡有隋代法僧彦琮墓。此外还有民间传说的张果老脚迹、驴蹄印、龙王庙前的八角琉璃井、石麒麟等。山上历代名人题字石刻比比皆是,楷、行、草、篆诸体皆备。

杨宣碑

杨宣碑又称“西河魏碑”,原在隆尧县西河村,立于北魏延昌元年(512年),通高2.47米,宽0.87米,厚0.23米,青石质碑首有浮雕缠尾双蟠螭,碑额为“魏故宁远将军广乐太守柏仁男杨府君之碑”,其字呈倒塔状,上大下小,布局均匀,笔法苍劲有力,古朴茁壮,有典型的魏书风格。康有为亦对其大加赞誉。

邢台地震纪念碑

邢台地震纪念碑 邢台地震纪念碑

1966年3月8日凌晨5时29分,隆尧县东部的白家寨一带发生6.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9度,8000余人遇难。为纪念邢台大地震,特于地震20周年之际建立邢台地震纪念碑。正前方为10米宽台阶,第一段三级,第二段八级,象征着发生地震的1966年3月8日。碑高19.66米,象征1966年。碑座高1.4米,8.2米见方,正面刻有碑文,两侧和背面刻有《蒙难》、《救援》、《重建》三组线雕。

交通位置

邢台地震纪念碑

邢台地震陈列馆

陈列馆为地震纪念碑附属建筑,位于纪念碑以北,总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展出照片155幅,图表29幅,字版面12块,展出内容有邢台地震概况、地震灾害、党和政府的关怀、抗震救灾、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加强地震监测,探索地震规律6个部分。

隆尧碑刻群

隆尧碑刻群 隆尧碑刻群

隆尧碑刻群位于隆尧城关东隅。1980年,县文化局将分散于全县各处可移动文物集中到文物保管所东院,建成了碑刻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刻群北半部分陈列历代碑刻和墓志铭58件,以杨宣碑为代表;南半部分有石刻、造像、经幢共计127件,主要文物有天录辟邪二兽浮雕、释迦说法像、唐陵石狮等。

隆尧方言

编辑
隆尧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中的邢衡小片,有25个声母、41个韵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语气词连贯性很强,多为一带而过的轻声字,主要有哩、囒、呗、哰、唉、唻、吆、呀呗、囒呗、昂、哩唉等。

隆尧境内不同地区方言略有差别。在毛尔寨、白家寨方言区,zh、ch、sh分别读作j、q、x;在隆尧、柏舍方言区,声母r读作y,韵母a读作e;在东良、双碑、南位方言区,j读作z,x读作s;在小孟、固城、杨家窑方言区,发音多儿化。

特产名吃

编辑
隆尧羊汤

隆尧羊汤 隆尧羊汤

羊汤是隆尧第一名吃。全羊汤的原汤是由十几种中药和调料煮几个小时烧成的乳白色浓汤汁,汤中既有羊肉、又有羊蛋、羊鞭、羊杂等,爽口味美,营养丰富。还要再上一道热炒羊肉、一盘花生米、一瓶白酒搭配吃。隆尧人喝羊汤大都去街头小店,尤其是县城南环一带,简陋的小屋,浓浓的羊肉味,还间杂着少许的原始腥膻味,肉好汤也好,勾人食欲。

隆尧人爱喝羊汤,而且这种习惯并不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化,在盛夏也要喝,因为羊汤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在大热天里直喝得大汗淋漓。喝羊汤也成了隆尧请客吃饭的代名词。

酥鱼

隆尧县莲子镇有一套独特的烹制鱼的方法:将鱼开剥,放上葱、姜、花椒、大料、酱油、盐和醋,用多年陈汤文火熬制而成,鱼骨鱼刺全部软烂,连骨带肉一起吃,味香、刺绵,无腥味,谓之“酥鱼”。

鸡腿大葱

迄今有2000年栽培历史,体短色白,上粗下细,没有分支,形似鸡腿,故名。大葱体长盈尺,葱头和鳞茎洁白光亮,肥厚柔嫩,辣香浓郁、营养丰富。建国后经选育改良,其产量、质量又得以提高。

泽畔藕

产于东良镇泽畔一带,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平地围池种植,藕体肥大、质地细腻、洁白清脆、味甜多浆,营养、药用价值高,咸丰四年(1854年)起进贡清廷。

此外还有秦园香椿、魏家庄紫枣、干言萝卜、唐瓜楼、隆车前等土特产品。

隆尧辣椒

隆尧辣椒隆尧辣椒

隆尧县有“辣椒之乡”之称,县境东部黑龙港流域为盐土地,适于辣椒种植,所产辣椒以皮薄、肉厚、油性大、色泽鲜艳度高、辣味浓而闻名,远销海内外。

魏庄熏鸡

魏庄熏鸡是我们隆尧的地方名吃,有色香味俱全的独特风味。熏鸡以肉质鲜美,色泽红润,味道醇香,油光发亮,保鲜保质期长,骨利、肉酥而互不脱落的特点,驰名冀南一带,被列为隆尧名吃之首。

隆尧素叠子

素叠子是仅能在隆尧才能吃到的地方小吃。卷素叠子也是一道细活儿,手要匀,馅儿要实,卷出来的才美观。二十几个就可以排满一笼,够几笼了,就能上锅蒸,蒸素叠子基本上和蒸馒头差不多,掌握好火候就行。因为它的主要工艺在“卷”和“蒸”上,所以,许多老百姓也把素叠子称为“卷蒸”。

著名人物

编辑
郭威(904—954),即后周太祖,五代周王朝的建立者,951-954年在位。字文仲(一作字仲文),邢州尧山(今隆尧县西部)人。少孤贫,为军吏。后汉时拜枢密使。乾祐元年(948年)受命督师讨伐李守贞叛军。后拜邺都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乾祐三年(950年)起兵攻入开封,次年称帝建周,都汴,史称后周。

柴荣(921—959),即后周世宗,954-959年在位。邢州尧山柴家庄 (生于邢州龙岗)人。郭威内侄、养子。登基后进行全面整顿改革,惩办贪污,招抚流亡,奖励生产,取消苛捐杂税,整顿军队。后陆续攻占了南唐的江淮等地,为北宋的统一繁荣奠定了基础。

彦琮(557—610),隋代僧人,佛教翻译家、编纂家,俗姓李,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西南)人。曾于朝堂讲玄学,并与杨广讲论佛经。专梵文,主要从事译经、撰述、编纂,先后译经计二十三部一百余卷,著有《辩正论》《通极论》《辨教论》《通学论》等。

樊腾凤(1601—1664),字凌虚,明末顺德府唐山县西良前村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音韵学家。自幼读书,屡试不第。清兵入关后,拥戴大干言村民赵二舍为帝,自封军师以抗清。失败后匿于地窖三年,撰《五方元音》流传于世。

任彦申(1945— ),河北邢台隆尧人,先后任清华大学党委委员、清华大学校团委书记、北京市委委员、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著有《从清华园到未名湖》等书。

尧山壁(1939— ),河北邢台隆尧人,著名作家。著有诗集《山水新歌》《渡江曲》《金翅歌》《烽烟·青山》《我的北方》《春的雕像》《尧山壁抒情诗选》《绿荫花红》,散文集《江苏手记》《山水风流》《逍遥游》《城外游记》《父母天地心》,剧本《掏鸡》《小白集》,评论集《带露赏花》等36部 。

所获荣誉

编辑
隆尧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一流供电县、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先进单位等称号。

2020年9月,入选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市、区)(创建型)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24日,河北省隆尧县强筋麦全产业链典型县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列入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

2021年12月,被拟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12月1日,入选河北省2021年“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拟认定公示名单。

2021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隆尧县入选。

2021年12月28日,河北省爱卫会决定命名隆尧县为河北省卫生县城。

2022年6月,入选河北省2022年第一批洁净城市(区)。

2022年8月,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下一篇 新河县

上一篇 追奔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