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 编辑

陕西省宝鸡市辖区

金台区金台区

金台区,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宝鸡市城区的北半部,南与渭滨区毗邻,西自玉涧河入渭河口、东至金陵河入渭河口一段,东段以陇海铁路为界,西段以宝成铁路线为界,余皆以渭河为界。西、北、东三面为陈仓区境所环绕。介于东经107°04′15′′—107°17′20′′、北纬34°21′07′′—34°25′35′′之间,总面积309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金台区下辖7个街道、4个镇 。截至2021年末,金台区常住人口46.20万人。

金台区是仰韶文化、周秦文化和姜炎文化的发地,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地。辖区共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1处不可移动文物点,72处古遗址,27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5处石窟石刻,2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中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200年历史,金陵河西岸的蒋家庙中心遗址为西周早期的中心城址。金台区地处“千渭之闲”,是巴蜀北上、甘宁入关必经之地,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核心区。

2021年,金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0.26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9.43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7.870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7:59.8:39.5。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金台区

外文名:Jintai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6103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陕西省宝鸡市

地理位置:宝鸡市城区的北半部

面积:309 km²

下辖地区:7个街道、4个镇

政府驻地:中山东路

电话区号:(+86)0917

邮政编码:7210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46.20 万(2021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 古陈仓 城遗址、金台观、大唐秦王陵

机场:宝鸡陵塬机场

火车站:宝鸡东站

车牌代码:陕C

地区生产总值:400.27 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早在71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辖区内的北首岭、温家寨、刘家崖一带,已是原始氏族繁衍生息之地。上古时期,这里为姜氏地,传说神农氏炎帝之母女登游华阳感神龙而生炎帝于姜水。神农氏尝百草作医药,教人稼穑,制作陶器。炎帝位传八代,共历时530年,为黄帝所灭。黄帝,传说为华夏民族的奠基人。《路史》一书记载:“黄帝身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乃达四面,广能贤,稽功务法,秉教乘刚,而都于陈。”即置都于宝鸡故陈仓地,也就是现金台区辖域。

夏、商(约前23世纪至前11世纪)时期为雍州陈国地。

西周(前11世纪至前8世纪)前期的姓邦国建在现金台区境内的金陵河、渭河交汇之处。

春秋,秦文公时(前762—前715年),在斗鸡台筑陈仓城,设都邑于此。

战国时,秦孝公(前350年)推行县制,现金台区地域属当时所设陈仓县,并为县治所在地。

秦、汉、三国曹魏依然。

西晋咸宁四年(278年)分陈仓立蒯城县,后废。

自东晋到南北朝的200多年间,经多次改朝换代,古陈仓在战乱中有过几次大的变迁。320年,前赵皇帝、匈奴人刘曜击败晋王司马保夺取陈仓。东晋建平二年(331年)撤陈仓县,其地划归雍县。前秦甘露元年(359年)置宛川(一名苑川)县,又置武都郡。西魏大统六年,改宛川为陈仓。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筑留谷城以置军人。天和三年于陈仓置显州,后州县俱废。

隋大业十年(674年),移陈仓县治于留谷城。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改陈仓县为宝鸡县,以秦文公得陈宝祭宝鸡神的传说取名。五代仍置宝鸡。宋以后均设。

中华民国时,现金台区辖域均属宝鸡县,辖区为县城区和新市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宝鸡县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省下设行政督察区,宝鸡县属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行署驻节凤翔县城,后迁至现金台区金台观。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由原宝鸡县城区及郊区组设宝鸡市,在宝鸡市设立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宝鸡分区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宝鸡市置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下辖4个区,其中新市区、十里铺区及县城区的大部,即为现金台区的前身。以上专署、市的党、政、军机构均驻节金台区辖内。

1950年8月,县城区、新市区、十里铺区分别更名为第一区、第二区、第四区。1951年9月,又将第二区分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改为第五区。1955年7月,第一、二、三、五区分别改称城关区、金台区、金陵区、十里铺区。

1956年3月,城关区与渭滨区合并为新编第一区,金台区与金陵区合并为新编第二区,斗鸡区改称第三区,马营区改称第四区,长寿、五里两乡直属市上领导,由第四区代管。同年5月,现区内又分设金台区、斗鸡区,10月将卧龙寺乡并入陈仓乡。1958年10月,区改为城市人民公社,三个乡改为管理区,划归县功人民公社领导。1959年1月,渭滨、斗鸡、清姜、金台四个城市人民公社合并为县级建制的金台人民公社。1960年4月,三个管理区又划归金台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撤销金台区人民公社,分别成立金台和斗鸡两个区。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中,改金台区为朝阳区,改斗鸡区为向阳区。陈仓人民公社改为红旗公社,长寿人民公社改为红卫公社。1968年9月,区恢复原名。

1970年8月,公社恢复原名。是年11月宝鸡市新设的郊区为县级建制,并成立四季青公社,陈仓、长寿、四季青三个公社划属郊区。

1971年3月27日,金台、斗鸡两个区合并为金台区,为县级行政建制。是年12月,郊区撤销,陈仓、长寿、四季青三个公社划归金台区。

金台区金台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金台区所辖街、乡,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以前,为宝鸡县城区全部及城郊之一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宝鸡县所辖的13区、4镇、18乡,其中第一区所辖的县城镇、新市镇、硖石乡之一部,第二区所辖的陈仓乡,第十一区所辖的金陵乡之大部,均在现金台境域。

金台区辖7个街道、2个镇、3个乡:卧龙寺街道、中山东路街道、西关街道、中山西路街道、群众路街道、东风路街道、十里铺街道;陈仓镇、蟠龙镇、陵原乡、金河乡、硖石乡。共有67个社区、103个行政村。

2003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35号):将原宝鸡县的金河乡、陵原乡、硖石乡、蟠龙镇划归宝鸡市金台区管辖。

2011年7月7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金台区陵原乡、金河乡合并设立金河镇,撤硖石乡设硖石镇。

2021年4月29日,金台区人民政府公告:金台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宝鸡市金台区中山东路148号临时过渡至金台区蟠龙镇龙腾西路1号,过渡期为5年。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金台区下辖7个街道、4个镇 。共56个社区、68个行政村。金台区人民政府驻金台区蟠龙镇龙腾西路1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610303001000

中山东路街道

610303002000

西关街道

610303003000

中山西路街道

610303004000

群众路街道

610303006000

东风路街道

610303007000

十里铺街道

610303008000

卧龙寺街道

610303100000

陈仓镇

610303101000

蟠龙镇

610303102000

金河镇

610303103000

硖石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金台区位于宝鸡市城区的北半部,南与渭滨区毗邻。西自玉涧河入渭河口、东至金陵河入渭河口一段,东段以陇海铁路为界,西段以宝成铁路线为界,余皆以渭河为界。西、北、东三面为陈仓区境所环绕。介于东经107°04′15″—107°17′20″、北纬34°21′07″—34°25′35″之间。跨经度0°13′03″,东西长20千米。跨纬度04′28″,南北宽2—8.2千米,总面积309平方千米 ,在宝鸡市所辖12个县区中面积最小,约为宝鸡市总面积的0.4%。

金台区

地质构造

金台区地质构造单元,主要属于渭河断陷带。渭河断陷是处于秦岭褶皱带和鄂尔多斯台向斜的过渡带,为新生代产生的汾渭内陆断陷的组成部分。这一东西狭长地带,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形成渭河平原及其两侧不对称的黄土台原。渭河断陷盆地受东西向斜构造控制,并受南北向引力的挤压作用陷落而成,主要形成于始新世至渐新世。这一断陷,基底断裂构造复杂。金台区断层属张性长期活动的正断层。该断层东延与兴平——武功断裂相连,走向东西,构成断陷盆地北部阶梯状断层组。在渭河盆地作北西——南东向的哑柏断裂向西北延伸,与宝鸡断裂和岐山断层相接,向东南延与秦岭北侧断裂相交,构成渭河地堑内部的一条横截断层。

地形地貌

金台区位于宝鸡市城区的北半部,北、西、南三面为原、山环绕,南界隔渭河相望秦岭。全区北依紫草原、陵原、贾村原,南缘阶地;渭河自宝鸡峡西来,穿越全区,缓缓东去;金陵河自北向南,纵插其间,流入渭河。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最高为840.0米,最低为556.2米,相对高差为283.8米。金台区地处于渭河断陷盆地的西端,按地貌形态,可分为河漫滩、河流冲积阶地和黄土台原及侵蚀沟谷等类型。

气候特征

金台区地处中国中部内陆地区,属大陆性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夏时间长,春秋时间短。入春气温回升早,但冷暖变化大,常有春寒、春旱、低温、霜冻、少雨、大风等天气出现。夏季高温多雨,时有伏旱。初秋降温快,多连阴雨,光照少;中秋多晴朗、爽天气;晚秋有霜冻。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干旱突出。

自然资源

编辑

植物资源

金台区林木以乔木为主,其中用材林木21种,主要有杨、刺槐、泡桐、楸、柳、榆、椿、桑等;风景林木7种,主要有侧柏、女贞、中槐、法桐、冬青、千头柏等;果树有苹果、桃、梨、杏、柿子等。

动物资源

金台区有陆栖脊椎动物150多种。

哺乳动物以危害农作物的啮齿类种类较多,黄鼠、中华鼢鼠、社鼠、褐家鼠、小家鼠、大仓鼠、黑线姬鼠、黄胸鼠及草兔分布较普遍。

鸟类有120余种,留居当地繁殖的鸟类有鸢、秃鼻乌鸦、小嘴乌鸦、喜鹊、猫头鹰、啄木鸟等。候鸟中有中华池鹭、大白鹭、小白鹭、普通燕鸥、红脚隼、大杜鹃等。

爬行动物中有中华鳖、无蹼壁虎、黄脊游蛇、丽斑麻蛇、虎斑游蛇、白条锦蛇、黑眉锦蛇、火赤链蛇、菜花铬铁头蛇和蝮蛇等十余种,其中丽斑麻蛇、无蹼壁虎、虎斑游蛇、白条锦蛇为优势种。

两栖动物有黑斑蛙、青蛙、大蟾蜍、花脊蟾蜍等。

野生昆虫数百种,常见的有黄蜂、大马蜂、金小蜂、蜻蜓、蝴蝶、蟋蟀、蜈蚣等。

水生动物有草鱼、青鱼、鲫鱼、鲤鱼、泥鳅、黄鳝、蚌、螃蟹、虾、水蛭、水蛇。

人口

编辑
截至2021年末,金台区总户数13.0346万户,户籍总人口36.2252万人,其中,女性18.1862万人。截至2021年末,金台区常住人口46.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73万人,城镇化率88.15%(按常住口径计算)。2021年,金台区人口出生率7.56‰,死亡率6.49‰,人口自然增长率1.07‰。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1年,金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0.26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32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39.4326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57.8703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7:59.8:39.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96.9793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9.21%。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金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跨地区项目投资)增长7.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8.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增长17.1%。

财税收支

2021年,金台区地方财政收入4.1945亿元,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3.3527亿元,增长19.7%。非税收入0.8418亿元,下降34.1%。

2021年,金台区财政支出21.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教育支出5.6003亿元,增长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484亿元,增长0.9%;住房保障支出1.8231亿元,增长33.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998亿元,增长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4935亿元,增长1.6%;卫生健康支出1.4816亿元,增长11.7%;农林水支出1.3894亿元,增长1.5%;交通运输支出1.2167亿元,增长4.7%。

人民生活

2021年,金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8元,比上年增长7.6%。按常住地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01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20元,增长10.9%。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比2.30(以农为1),较上年缩小0.08。

第一产业

2021年,金台区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55453万元,比上年增长7.61%。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产值分别完成29416万元、1947万元、19438万元、561万元和4091万元,分别增长6.33%、30.10%、8.6%、2.39%和-0.32%。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31869万元,比上年增长6.88%。

种植业

2021年,金台区粮食总产量44505吨,比上年增加2994吨,增长7.21%。其中,夏粮产量30171吨,增长2.3%;秋粮产量14334吨,增长19.27%。分品种看,小麦产量30003吨,增长2.66%;玉米产量10512吨,增长4.62%;大豆产量1453吨,增长26.24%。2021年,金台区蔬菜面积3610亩,同比增长0.87%;蔬菜产量5179吨,同比增长7.05%。

林业

2021年,金台区园林水果面积6994亩,同比增长12.5%;园林水果产量4080吨,同比增长8.86%。

畜牧业

2021年,金台区肉类总产量1912.9吨,比上年增长2.28%;其中,猪肉产量1080.6吨,增长2.86%;牛肉产量435.6吨,增长9.17%;羊肉产量81.67吨,下降7.90%;禽肉产量241.1吨,下降8.05%。牛奶产量8023.2吨,下降6.22%;禽蛋产量1451.5吨,增长26.49%。2021年末,生猪存栏10020头,比上年末增长20.74%。牛存栏6016头,较上年增长0.8%,羊存栏4718头,较上年下降5.7%。

渔业

2020年,金台区渔类产量345吨,比上年减少10.39%。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金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按三大门类分,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9.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4.3%。2021年,金台区全区8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产值增长7.5%;集体企业产值增长-75%;股份合作企业产值增长6.6%;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18.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增长23.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增长1.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总产值增长-1.1%;重工业总产值增长17.8%。

建筑业

2021年,金台区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按现价计算)。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71户,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1年,金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58亿元,增长23.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划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29亿元,增长19.3%;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亿元,下降3.6%。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7.40亿元,增长26.3%;商品零售169.71亿元,增长18.0%。

对外经济

2021年,金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0.97亿元。

招商引资

2020年,金台区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39个,实际到位资金179.9亿元(含蟠龙新区),比上年增长9.4%。其中:省际到位资金13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78.4万美元。

房地产业

2021年,金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1.4%。商品房销售面积82.0万平方米,下降10.9%。商品房销售额41.3亿元,下降2.5%。

旅游业

2021年,金台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旅游人数20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

交通运输

编辑
金台区地处“千渭之闲”,交通便利,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宝天高速公路、宝平高速公路、310国道穿境而过,是巴蜀北上、甘宁入关必经之地。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末,金台区认定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6户,瞪羚企业2户,其中,国家级1户。2021年,金台区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5项,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4亿元。2021年,金台区专利授权数382件,2021年,金台区商标注册量853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内部支出22775万元(2020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1.029%(2020年度)。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金台区共有普通中学25所,学生22144人,专任教师1680人;全区共有职业中学4所,学生4635人,专任教师240人;全区共有小学35所,在校学生31081人,专任教师1669人;全区共有幼儿园66所,在园幼儿14796人,专任教师1095人。

卫生事业

截至2021年末,金台区共有综合医院3所,中医医院1所,专科医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所,卫生院7所,门诊部4所,村卫生室97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6所。全区实有床位数4632张,卫生技术人员数4931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07人。

劳动就业

2021年,金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3.01%。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金台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4606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931人(不含金台辖区内的省管、市管企业和参加市级、其他县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的金台区市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3675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20649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5468人(不含金台辖区内的省管、市管企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5181人。失业保险参保18070人。

社会福利

2021年,金台区纳入城镇低保2844人;纳入农村低保2316人。年末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10个,共提供床位数920张。

环境保护

2021年,金台区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7天,占2021年,金台区监测天数的78.6%。PM2.5年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18%。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2021年,金台区全区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0.24吨标准煤/万元(2020年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5.59%(2020年度)。

历史文化

编辑

综述

金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区内北首岭遗址距今已有7200年历史,比享誉世界的半坡遗址早400余年,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金陵河西岸的蒋家庙中心遗址,为西周早期的中心城址,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地,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金台区地处渭河北岸,与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故里隔水相望,是姜炎文化的发源地。

地名由来

金台区建立于1971年3月,由原乡级小区并扩改建为县级建制,以境内古迹元代“金台观”得名。

非遗文化

皮影

中国皮影始于西汉,发源地为陕西,陕西皮影得益于关中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滋养,风格独特,名冠全国,是难得的原生态乡土艺术珍品,深为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青睐。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皮影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堪称中国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马勺

马勺原本是陕西关中地区先民用来喂马的器具,故称为:关中马勺。它选用优质的桐木、椿木、桃木等作为原料,通过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细刻而成。圆形是有来盛水的,长形是用来添加饲料的。

马勺上的图案(或社火马勺脸谱)是人们为了使自己的畜生免遭大自然病虫的伤害,以保证自己能够在马牛的帮助下平安生存,并过上美满的生活而刻画的神灵符咒,体现了人们渴望和平、幸福的美好愿望,至今还残存着商、周文化之遗风。马勺图案起于商周祭祀而来,经历了几千的历史糅合,最后又融如了很多秦腔的脸谱色彩和造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型。

泥塑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是民间艺人手工制作,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朴实、直观、真实和更加的“零距离”。在珍藏时间上也极具挑战性,而且还具有收藏价值。每件作品均是手工制做,皆为孤品。

风景名胜

编辑
金台区名胜古迹众多,素有“金阁流霞、仙台引凤”美誉的金台观是张三丰座仙成名、创立太极拳之地;唐末秦王李茂贞墓——大唐秦王陵,是全国唯一发掘成功具有“端门”的古代陵寝;还有清康熙皇帝夜宿过的卧龙寺、宝鸡市区规模最大的千年名刹金顶寺,以及西北地区第一天然大佛所在的西普陀等。

金台观

金台观座落于市区北部陵原山腰,系元代末年邑人杨轨山等修建的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道观,占地面积7665平方米(东西73米,南北105米)。后经数度修葺和扩建,始成今日之古建筑景观。这里因元末明初著名道士(道教武当派鼻祖)张三丰在此修道传教而闻名,现为宝鸡市道教协会驻地。

据《明史》、《宝鸡县志》和观内碑记载,金台观始建于元末明初,自创建之始及明清各代不断修葺完善。主要建筑玉皇阁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结构通体系全木质阁楼,红柱绿瓦,雕梁画栋,飞檐高挑,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流光溢彩,被誉为“金阁流霞”。

金顶寺

坐落于宝鸡市西关地区陵塬南麓新春村以北的高坡之上,雄居金台森林公园中心,高峻宏伟,气势磅礴,东毗金台观,西望长寿山,为市区北坡宗教胜景之一。其寺院座北朝南,依山而建,周围林水繁茂,环境清幽,居高临下可俯视宝鸡全城。盘山公路从寺后盘旋环绕径到寺前;游客亦可由山前小路拾阶而上,直达山门。寺院居高临下,红墙彩瓦,锦绣华丽,门前东西两侧耸立两座巨大白色佛塔,西曰菩提宝塔,东名尊胜宝塔。

大唐秦王陵

是历史上著名的唐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的陵墓,位于宝鸡市区北5里的陵原上。1998年发掘后建成秦王陵博物馆,包括一号地宫、二号地宫及地上陵园建筑等。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蕴含浓郁的唐式陵园建筑风格,被称为小乾陵。

北首岭遗址

位于金台区金陵河西岸崖畔之上的龙泉中学。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距今约7100多年,是陕西关中地区早于西安半坡遗址的又一处内容丰富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2006年6月10日,北首岭遗址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寿山道观

长寿山道观俗称牛头观,位于宝鸡市西关宝福路长寿山之巅,因其山势状如牛头而得名。传说《白蛇传》剧中“盗仙草长寿山前”的“长寿山”就指此山。又传说。金元时代全真教“七真”之一马丹阳曾在此修道。马丹阳名马钰,西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学儒三十载,通五经,重信义。后弃家业,与其妻孙不二同拜王重阳为师学道,一生专务清净,成为全真教派的创始人。擅长针灸疗法,以银针普救众生,著有《神光仙》《渐悟集》等书。羽化后,元世祖封他为“抱一无为真人”。

西普陀

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胜境”的美誉。中国东普陀位于香港千佛山,南普陀位于福建厦门,北普陀位于东北黑龙江鹤岗,而中国西普陀则位于陕西宝鸡。沿六川河口北进,西普陀西侧的悬崖峭壁上,一尊高达360米的天然大佛,面东而坐,身披袈裟,慈眉善目,恰似在参禅悟道。尤其是佛的右膀下,有一处天然塌陷的山坳,更是将其身穿袈裟,坦露右胸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

荣誉称号

编辑
2018年12月,金台区被民政部确认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2020年4月,被中共陕西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授予“2019年度平安区”荣誉称号。

2021年4月,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12月,入选全国第七批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名单。

政治

编辑
中共宝鸡市金台区委书记:薛建恩

金台区人民政府区长提名人选:王润军

下一篇 渭滨区

上一篇 宜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