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陶国 编辑
定陶国,西汉时期封国,国都定陶(今属山东省菏泽市),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改定陶国为济阴郡。两汉时期反复更名,或定陶国或济阴郡。
西汉时期定陶王刘欣,即汉哀帝,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定陶国位居“天下之中”膏腴之地,其后济阴郡更是西汉郡国中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中文名:定陶国
别名:济阴郡
地理位置:山东省西南部
下辖地区:定陶、成武、单父、薄县(今属曹县)、城都(今属菏泽)等
政府驻地:定陶(今属山东菏泽)
著名景点:戚姬寺、梁王台
西周曹国
尧、舜时期为古陶国。夏商有三翮国。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 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汉书·地理志》:“禹贡陶丘在县西南,有陶邱亭”。
据《说文解字》:“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自汉、三国至明先后五次建定陶国
自2003年至发掘前,大墓已被盗墓贼光顾过20多次,公安部门立案抓捕的就有6次。多方努力终于促成此次保护性发掘。经过9名专家数月发掘,大墓轮廓初现。夯土面积达1万平方米,动土3万多立方米。椁室面积800平方米,从砂沟边缘算起,长宽分别为29.5米和28.5米。椁室长宽分别为23.5米。墓室结构为墓顶平铺一层汉青砖,下面是平均厚度超过60厘米的防盗砂层,墓室四周是防盗砂沟,大墓防盗用细砂约1600立方米。再往里就是由大量松柏木堆砌而成的墓室。
这是一座汉代“黄肠题凑”墓。“黄肠题凑”是设在棺椁之外的一种木结构,它由松柏木材组成,从内侧看四壁均为木头,即题凑。墓顶和墓底均为四层木材,各1.5米厚。墓内净空高1.8米。与已发掘的“黄肠题凑”墓不同,从东部主墓道进入,依次是前、中、后室,中室用以安放墓主人棺椁,南北对称各4个室,回廊外又有12个室,这样共有23个墓室。初步测算,大约用木材3000立方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