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尹 编辑
河南尹,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种行政区划。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在洛阳置三川郡。刘邦建立汉朝,曾一度定都洛阳,汉初,改秦三川郡为河南郡,并沿秦制置河南、雒阳二县,属河南郡,郡治雒阳。汉武帝时,置十三州,河南属于司隶。建武十五年(公元40年)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兼置司隶校尉。
中文名:河南尹
所属类别:行政区划
公元25年,刘秀定都洛阳,复改“洛”为“雒”。“汉以火德,忌水,故云洛 旁‘水’而加‘住’。” 建武十五年(公元40年)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兼置司隶校尉。“河南尹(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世祖都雒阳,建武十五年改曰河南尹”, 河南尹治雒阳。建安十八年,撤销司隶校尉,河南尹从属豫州。京都下设二县,
即雒阳县治都城,河南县治王城(即周之下都)。洛阳县治所在都城内,故称“京县”。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建立魏朝,定都洛阳,恢复洛阳名称。“魏于行次称曹魏。曹魏沿置河南尹,尹治都城内。另置司隶校尉部河南尹,撤销河南县,为土,土,水之忌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住'而加‘水’。” 史并入洛阳县,尹、县治均在洛阳。
郡统县十二,首洛阳,次河南。州、县治洛阳,河南县治王城内。 公元317年,中原大乱。匈奴族刘曜占洛阳,改司州为荆州。公元325年,羯族石勒占据洛阳,定为南都,置行台侍御使于洛阳,以洛州行司州职洛阳为县制,并属洛州管辖。“永嘉初,刘曜叛乱,司州设胡,后有设于石勒。”
公元369年,氐族苻坚取洛阳,改洛州为豫州,洛阳、河南二县从属豫州管辖。 公元436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在洛阳置洛州,领郡六、县十二,洛阳属洛州《魏书地形志》记载:洛州,太宗置。太和十七年,改洛州为司州,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太和十七年,改为司州。······后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六官文 武尽迁洛阳,改为河南尹。”
洛阳为河南尹治所,河南县依旧。公元543年,魏迁都邺,改司州为洛州,并设洛阳郡,“至东魏迁邺,改置洛阳郡”, 领县二:洛阳、缑氏。郡所设洛阳。同时改河南县为宜迁县,归河南郡管辖,“东魏迁徙,改为宜迁县,徙置河南郡于此” 。北齐因之。后周大成初年,洛阳为东京,“至周宣帝移相州六府于洛州,以为东京。” , 修洛阳宫,恢复河南县,“周宣帝复为河南” ,撤销洛阳县,并入河南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