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燕国 编辑
南燕国为姞姓,始封国君伯鯈为轩辕黄帝之后吉光的后裔,伯鯈所立之南燕国,地在今河南延津东北45里处,小地名“城上”。此南燕国与召公后代的北燕国不同,北燕国姬姓,其地在河北、辽东,原称郾国、匽国。姞姓南燕国是个小国,发祥地在浚水河畔。唐代著名古籍专家、学者孔颖达(公元574-648年)解释说:“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始祖为伯鯈。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君号也。” 《左传》记载春秋时史事,南燕国的出现还要早于北燕。南燕国的灭亡年代无考,但可以确定的是,最早也要在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之后被灭,因《左传》中最后一次提到南燕国即为此年。
中文名:南燕国
简称:南燕
所属洲:亚洲
首都:河南省延津县东北
官方语言:汉语
主要民族:华夏族
《左传·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记载:“卫人以燕师伐郑。”说的就是卫国人用姞姓燕国的军队去攻打郑国。
桓公十二年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十三年公会纪侯、郑伯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十八年王子克奔燕。
庄公十九年卫师、燕师伐周,二十年郑伯执燕伯仲文,以其伐周之故,
《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记载:郑文公娶了姞姓燕国的女子“燕姞”,梦见燕国开国国君姞伯鯈以天使身份赠给兰花,“燕姞”就生了个儿子,取名为“子兰”,成为后来的郑国国君郑穆公。“梦兰之喜”,就成了喜得贵子的吉祥话,一直流传到现代。
《左传·宣公三年》还记载: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兰,姞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听说姬、姞两姓联婚结为配偶,他们的子孙一定繁衍昌盛。姓姞的人,是吉祥的人。姬姓始祖后稷的正妻,就是姞姓的女子。如今郑子兰是姞姓的外甥,或许是上天要是他光大,他一定会成为郑国的国君,他的后代必然也会繁衍昌盛的。
鲁桓公十二年(前700年)七月丁亥日,与鲁桓公、宋庄公会盟于谷丘。
鲁桓公十三年(699年)二月己巳日,鲁国和纪国、郑国会盟,并与齐、宋、卫、燕四国大战,败齐、宋、卫、燕四国军队。
鲁桓公十八年(前694年),周公黑肩想杀了周庄王,立王子克(周桓王子,周庄王弟)为天子。辛伯把此事告诉了周庄王,并与周庄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逃奔到燕国。
鲁庄公十九年(前675年),燕国与卫国、周惠王的叔叔王子穨(王子颓)一起讨伐周惠王,周惠王逃到温,王子穨即位为周王。
鲁庄公二十年(前674年)春,周惠王向郑国告急,郑厉公率军攻打王子颓不胜,擒获了燕国国君燕伯仲文。
秦汉时期时于其故地设燕县。
(南)燕国 | - |
---|---|
国君姓氏 | 姞姓 |
爵位 | 不详 |
国都 | (河南省延津县东北) |
始封此国者 | 商王 |
始祖 | 伯鯈 |
兴亡年代 | 商代 至 不详 |
灭亡原因 | 不详 |
史书记载 | 《左传》(始见于隐公五年) |
称号 | 姓名 | 执政时间 | 备注 |
燕伯鯈 | 姞鯈 | 商朝时期 | 吉光后裔 |
- | 中间世系不明 | - | |
燕伯 | 仲文 | ?—前674 | - |
- | 仲父 | 前673—? | - |
- | 此后世系不明 | - | -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