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胙国 编辑
胙国(西周初年-春秋时期),西周姬姓诸侯国,周文王之孙即周公旦第七子伯翅的封国,胙国爵位为伯爵。
胙国位于今河南省延津县北胙城,其地春秋时为南燕所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富辰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续汉书·郡国志》东郡燕县:“有胙城,古胙国。”《通志二十明》记载“其国为南燕所并”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中文名:胙国
简称:胙
官方语言:上古汉语
政治体制:君主制
年代:周朝
地方志:《续汉书·郡国志》《通志二十明》
国都:胙城(河南省延津县北胙城)
爵位:伯爵
文化:华夏文化
始封君:姬伯翅
国君姓氏:姬姓胙氏
兄弟封国:鲁国、凡国、蒋国、邢国、茅国、祭国(皆是周公旦的后代)
同宗封国:晋国、燕国、蔡国、霍国、曹国、卫国、杨国、韩国、魏国、郑国、巴国、吴国、虞国、虢国、随国、毕国等
灭亡此国者:南燕国
《司马贞索隐》 :周公元子就封於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其余食小国者六人,凡、蒋、邢、茅、胙、祭也。
周公次子后裔所修《元圣裔周氏族谱》 中有明确记载:“始祖1世,元圣周公,讳旦,文王第四子,武王同母兄弟也。佐武王定天下,肇封于鲁,未就封,留相王室,食邑岐周,后相王位,冢宰建官立政,制礼作乐。薨谥曰“文”,唐追尊公为“先圣”,宋追封“文宪王”。生子八,长子伯禽,就封于鲁;次子伯羽(《尚书·周书》、《汲冢竹书》称君陈),袭周公爵;三子伯瞵,封凡;四子伯龄,封蒋;五子伯羿,封邢;六子伯翂,封茅;七子伯翅,封胙;八子伯翔,封祭。”
胙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东都洛邑的门户,防御东夷的屏障,军事力量强大。
西周时胙国的地位
胙国在周成王时立国,由于胙伯之父周公旦举足轻重的王室地位,胙国在西周初年也跟鲁国一样享有威望,加之胙伯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君,周康王时期的胙伯武艺高强,射技了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河南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了一件胙国器物“柞(胙)伯簋(guǐ)”,根据铭文字体以及铜器外型特征分析,此器物当为周康王时铜器。铭文有七十余字:“隹(惟)八月辰(晨)才(在)庚申,王大射才(在)周。王令南宫率王多士,师酉父率小臣。王遟(遗)赤金十反(钣)。王曰:‘小子、小臣,敬又(有)贤只(获)则取。’柞白(伯)十爯(称)弓舞(无)灋(废)矢,王则畀柞白(伯)赤金十反(钣),诞易(赐)柷见。柞白(伯)用乍(作)周公宝尊彝。”铭文记载的是一次在周都镐京举行的“大射礼”的盛况,胙伯很荣幸得参加了这次大射礼。“射”是西周以来贵族子弟必备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而“射礼”又分为大射、燕射、宾射和乡射四类,其中“大射”是指在国家举行大祭祀之前的一种选拔赛。《礼记·射义》记载:“天子以射选诸侯。”就是公开选拔合乎礼仪的诸侯公卿参与国家级的祭祀活动,往往由天子亲自主持。
胙国的外交
西周时期,今山东枣庄一带为小邾国,位于几个大国之间,国小力弱,生存艰难,小邾国国君内修国政,外联诸侯,为保平安,又选择强大的胙国,将女儿嫁于胙伯为妻。
小邾国国君嫁女胙国,在当时诸侯争斗中,不失为保家卫国的方法之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胙国的地位。
据青铜“胙国媵器”记载,胙国国君为女儿季姬陪嫁,价值高昂,也可见胙国富庶之况。
胙国的衰亡
胙国的亡国似乎毫无症兆。胙国的北部与南燕国接壤,南燕国,它是上古之国,黄帝后裔,姞姓,《左传》中多有出场。武王克商后为了安抚天下,首要大事便是遍访天下圣贤的后裔,追封立国,南燕国便是其中之一。进入东周后,诸侯间相互争伐越演越烈,大国们屡屡侵犯小国,以大欺小,以强制弱成了不可避免的游戏规则。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燕,本南燕国,有雍乡,有胙城,古胙国。”历来有许多古籍都记载了胙城(古胙国)属南燕之地,故胙国最后为南燕国吞并毋庸致疑。胙国亡国后,有胙氏,后为胙姓。
柞伯簋
柞伯簋铭文
柞伯鼎
柞伯鼎
柞伯鼎铭文
邾友父鬲
邾友父鬲
胙国和北邻南燕国的位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