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丘 编辑
楚丘,古地名。夏中后期,季连(楚人先祖)部落的一支居此,故名楚丘。楚丘遗址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北梁堌堆景山遗址。
楚丘,古称景山。夏禹时,因处桑林之中,称桑台。夏中后期为楚人所居,称楚丘。商汤都亳后,亦称景山,楚人虽南迁,仍把楚丘当做宗庙之地。周代,楚丘属卫国,春秋时期被曹、宋边界的戎人占据。秦设城武县,汉高祖改称成武县,东汉初成武迁治文亭山(今成武城区)左,山称楚丘亭、楚丘。
明清两代,楚丘复称景山,设景山铺,景山里。梁氏在景山南建村,名景阳村,后改称梁堌堆。景山遗址是一处集龙山、岳石、夏、商、周、汉等不同时期的古文化堆积。 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楚丘
外文名:Chu Qiu
别名:景山、桑台
位置:山东省曹县东
著名风景:商代名山、楚人宗庙、景山夕翠
春秋楚丘邑
楚丘因处于桑林之中,舜帝时又称桑台,夏禹与涂山氏女在此成婚,《楚辞·天问》有:“焉得彼涂山女,通之于台桑”的记载。
楚丘又名邳山,在商时是象征兴盛的著名大山,《国语·周语》有“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的记载,商汤之都亳,因有景山而名景亳,商汤灭夏前,曾在景山会盟诸侯,作《汤誓》,历数夏桀之罪,史称“景亳之盟”。商汤在此称“吾甚武”,景山东北侧称武城,即源于此。商汤灭夏后,天大旱,汤王穿素衣骑白马,“剪发断手”,亲自登上景山桑林,把自己当作牺牲,自责不足,祈天求雨,言未毕,大雨降下,旱情解除。
商时景山周围有济水支流(名黄沟水)经过,山上有高大笔直的苍松翠柏,对此,史籍记载较多,《诗经·商颂》是歌颂殷先祖成汤、武丁的祭庙之乐,其中《烈祖》云:“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其中景,即景山,意为景山四周,皆大河也;《殷武》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其意为登上景山,看到松柏高大且直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