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珙 编辑
袁珙(1335~1410),字廷玉,号柳庄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元末明初著名相士,官至太常寺丞,卒赠太常少卿。
本名:袁珙
字:廷玉
号:柳庄居士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鄞县
出生日期:1335年
逝世日期:1410年
主要作品:《柳庄集》
主要成就:著名相士
袁珙自幼天资非凡,好学能诗。曾游于海外洛伽山,遇异僧于别古崖,授以相术。先仰视明亮的太阳,头晕目眩之后,在一间暗室洒下红豆、黑豆辨认,在窗口悬挂五色线,对着月亮辨认,这些都做到了,才可以相人。方法是在夜间点燃两只火炬,细细观察人的形状、气色,同时参考出生年月日,相看一百人没有一个看错的。
袁珙在元朝已有名,所相士大夫数百人,这些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福祸都算得很精准,甚至时间可以精准到某日某时,“无不奇中”。
南台大夫普化帖木儿,从福建经由海路去拜见袁珙,袁珙对他说:“先生神气严肃,举止雷厉风行,这是大富大贵之兆。然而,先生印堂司空有红色的气息,做官一百一十四天就会被夺印。但若先生能坚守节操,忠于朝廷,必定会名垂后世,希望先生多多努力。”普化帖木儿在浙江做官的时候,果然被义军首领张士诚“逼取印绶”,后不屈而死。
袁珙给江西左副都御史程徐看相时候说:“先生帝座星位置再现黄色、紫色之气,千日之内会得到升迁,然而先生冷笑无情,是不会尽忠守节的。”一年后,程徐拜兵部侍郎,擢兵部尚书。又过了二年,降于明朝,为吏部侍郎。
袁珙给陶凯看相的时候说:“先生的额、颊、鼻、颧看上去很和谐,但是气色不明显;耳、口、额、鼻清晰分明,却缺乏光泽,宜藏器待时。不到十年,以文进,为后世臣,做二品官,大约在荆州、扬州一带。”陶凯后为礼部尚书、湖广行省参政。
袁珙像
朱棣即位,召拜太常寺丞,赏赐冠服、鞍马、文绮、宝钞、宅院。
朱棣在册立储君的时候,在三个皇子之间一直犹豫不决。袁珙给皇长子朱高炽看过面相说道:“天子也。”相看皇长孙朱瞻基的时候说:“万岁天子。”储君于是确定。
永乐八年(1410),卒,年七十六,赐祭葬,赠太常少卿。
袁珙住在鄞县城西,绕舍种柳,自号柳庄居士,有《柳庄集》。
明太祖初封诸王,各以一高僧作为国相。姚广孝事前对明成祖说:“殿下能让我辅佐,当使戴一白帽。”(王字上加白字,即皇)于是明成祖上奏要求姚广孝成为自己的国相。到了藩王封地,姚广孝又对明成祖说:“浙东袁珙(即柳庄)天下相法第一,请求假借燕王的名义征召他来。”袁珙至,见明成祖,极道天表之盛。说:“髯过脐,必登大宝,为二十年太平天子。”后建文年间,朝廷防备燕王。燕王犹豫未举。指挥张玉进言说:“安可束手待缚?”于是夺九门、杀三司,一鼓而兵。于是知道明成祖之有天下,始于姚,定于袁,成于张也。然非姚则不萌,非袁则不决,非张则不聚,岂非天意而致此三人之言。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
《殊域周咨录·卷十七·北狄》
高祖父:袁镛,宋末进士。元兵至,不屈,举家十七人皆死。
父:袁士元,曾任翰林院检阅官。
子:袁忠彻
《明史》:珙相人即知其心术善恶。人不畏义,而畏祸患,往往因其不善导之于善,从而改行者甚多。为人孝友端厚,待族党有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