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元仪 编辑
茅元仪(1594年-1640年),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浙江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明末时期官员、文学家。茅坤之孙,茅国缙之子。
茅元仪家学深厚,喜读史书,雄杰异常,少时有仗义疏财、匡济黎民之志。又喜谈兵,熟知军务。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辑成《武备志》,天启元年(1621年)刻竣。此后充任军中赞画,随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辽东,以军功荐为翰林院待诏。孙承宗因受魏忠贤排挤解职,茅元仪遂遭牵连被削籍。崇祯元年(1628年),茅元仪向新帝朱由检进呈《武备志》,并进言兵事,未被起用。翌年,后金军逼近京师,孙承宗再次督师御敌,茅元仪被任为副总兵,署大将军印,督理觉华岛水师,不久被解职。后因辽东兵哗变牵连,充军福建。其壮心不已,请兵勤王,仍遭阻止。悲愤之下,纵酒而卒,年仅四十七岁。
茅元仪交游广阔,引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等为同道,文武兼长,著述宏富。历时15年辑成的《武备志》,为中国古代一部字数最多的百科全书式综合性兵书,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此外,诗文、杂记亦有大量存世。有《平巢事迹考》《西峰淡话》《西玄青鸟记》《暇老斋杂记》《青油史漫》《三戌丛谭》《嘉靖大政类编》等60余种。中年自编《石民四十集》《石民未出集》。
正当茅元仪立志报国之时,东北建州女真族崛起,其首领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后金政权,自称金国汗,建元“天命”。两年后以“七大恨”为借口,兴师攻明,辽东战火纷飞,战乱屡起。明廷阉党弄权,国运衰落,军队战斗力低下,战败的消息纷纷传来,举国为之震惊。茅元仪于焦急忧愤之时,发奋著书立说,刻苦钻研历代兵法理论,将多年搜集的战具、器械资料,治国平天下的方略,辑成《武备志》,于天启元年(1621)刻印。自此以后,这位年轻学子声名大振,以知兵之名被任为赞画,随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辽东,与同僚鹿善继、袁崇焕、孙元化等人一起,在山海关内外考察地形,研究敌情,协助孙承宗作战,抵御后金的进攻,并到江南筹集战舰,加强辽东水师,提高明军的战斗力。在孙承宗指挥下,明军在辽东收复九城四十五堡,茅元仪也因功荐为翰林院待诏。
《茅元仪像》故宫博物院藏
元仪文武双全,曾纳秦淮名妓杨宛、王微为妾,时人称:“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
家富藏书,并与曹学佺、董其昌、汤显祖等学者和藏书家往来颇密。编撰有《九学十部目》,分为经学、史学、说学、小学、兵学、类学、数学、外学。目录学家姚名达对此目评价较高,他认为向来目录学研究之弊,唯知类书,不研类学。类之有无,依书之多少而定。茅元仪能够以学术为分类标准,开目录学研究之新。刻书亦多,天启元年(1621)自编自刻有《武备志》240卷,被后人称之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刻宋、元、明人著述10多种。
《武备志》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组成。
武备志
《武备志》中,有一幅宏大的《郑和航海图》。这幅画卷,长度超过了5米,图上地名更是多达500个。按照图上的信息,郑和第六次航海最远的到达地,是非洲的“慢八撒”,也就是今天的肯尼亚蒙巴萨。
1.兵诀评 18卷
收录了《武经七书》,并选录《太白阴经》、《虎钤经》的部分内容,加以评点。认为“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武备志》天启元年本,下同),学兵诀不可不读《孙子》。
2.战略考 33卷
以时间为序,从战略的高度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六百余个战例。所选注重奇略,“足益人意志”。如,吴越争霸,勾践的卧薪尝胆、乘虚捣隙;马陵之战,孙膑的减灶示弱,诱敌入伏;赤壁之战,孙刘的联合破曹,巧用火攻;淝水之战,苻坚的分兵冒进,谢玄的以战为守;虎牢之战,李世民的据险扼要,疲敌制胜;蔡州之战,李愬的乘虚奇袭等等战法。又如诸葛亮的据荆益、和诸戎、结孙权、向宛洛、出秦川的隆中决策;岳飞的行营田、连河朔、捣中原、以复故土的计划;成吉思汗的避潼关、假宋道、下唐邓、捣大梁的谋略,等等。其所录战例大都是以奇谋伟略取胜的,在紧要之处均有所评点。
3.阵练制 41卷
分阵和练两部分。
阵,载西周至明代各种阵法,配以319幅阵图,所收较《续武经总要》为多,以诸葛亮的八阵、李靖的六花阵、戚继光的鸳鸯阵为详。阵有说记,有辩证。“记”载“圣王贤将”所立之阵,予以广扬;“辩”言唐宋伪托附会之阵,予以廓清。对古阵图,“举而合之”又“陈异同之说”,其中“有最卑浅而无当者,然废之适足以惑世”,此亦“鲜所删铲,陈所掊击,以广学者之目”。
练,详记选士练卒之法,包括选士、编伍、悬令赏罚、教旗、教艺五方面内容,选自唐、宋、明有关兵书中的律令,尤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重。如编伍,推戚氏编步、编骑、编车、编水之法;悬令赏罚,采自《行军需知》、《练兵实纪》中的作战、训练条约。认为“士不选,则不可练”,“士不练,则不可以阵,不可以攻,不可以守,不可以营,不可以战”,所以“练为最要”。
茅元仪认为,古代阵法失传,后人便胡编乱造。他把这些图绘制下来,目的就是要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练”又分选士、编伍、悬令教旗,教艺五个部分,详细地记载了士卒的选练方法,其中包括士卒的选拔淘汰,车、步、骑、北兵的编伍,赏罚赏律例,教兵方法,兵器训练等。内容多采自《太白阴经》、《虎钤经》、《行军需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
4.军资乘 55卷
分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下设65项细目,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行军设营、作战布阵、旌旗号令、审时料敌、攻守城池、配制火药、造用火器、河海运输、战船军马、屯田开矿、粮饷供应、人马医护等事项,颇为详备。如收录的攻守器具、战车舰、船、各种兵器就达600种。其中火器180多种,有陆战用、有水战用、有飞行器式,也有地雷式,在中国古代的兵书中是最多的。
5.占度载 93卷
分占和度两部分。
占即占天,主要记载天文气象。子目有占天、占日、占月、占星、占云、占风雨、占风、占蒙雾、占红霓、占霞、占雨雹、占雷电、占霜露、占冰雪、占五行等。这部分内容是把自然与人事联一起,认为某种天象往往就是某种人事即将发生的征兆。如“天色惨白,风声凄切,大兵起”。
度即度地,记载兵要地志,分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六类,图文并举地叙述了地理形势、关塞险要、海陆敌情、卫所部署、督抚监司、将领兵额、兵源财赋等等内容。指出,兵家谈地理或无方舆之概、户口兵马之数,或缺关塞险要,“非所以言武备也,故我志武备,经之以度”。记载了明代山川形势、关隘要塞、道里远近,州府及卫所设置,兵马驻防督抚监司、镇守将领、钱粮兵额等。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祖父 | 茅坤 | 明代散文家,“唐宋派”代表人物。 |
父亲 | 茅国缙 | 号二岑,茅坤次子。万历进士,工部郎中。 |
母亲 | 丁氏 | 出身长兴丁氏,光禄寺署正丁良才女。 |
妻子 | 沈氏 | 巡抚河南都御史沈季文女。 |
女儿 | 茅俞 | 字于尚书夏良心之曾孙举人仪之子曰斗绳。 |
英雄心胆殊,不惜儿女态。
最笑啖名人,含情死后悔。
【潞河与受之侍郎别次见赠韵】
崩岸惊涛不可闻,新湍陡处手初分。
共听夜雨还伤我,独趁秋风却羡君。
东阁只嬴抄秘本,北山重补未耕云。
明朝泪落芦沟上,也解随流逐卫濆。
【九日同启泰石卿诸君登永宁寺台】
此岁登高在此台,树笼秋色入深杯。
黄花祗为形霜艳,红叶多因酬雁来。
寒水浅流如漱石,云山初暝似生苔。
一番隹会增惆怅,是到重阳忆几回。
【江村村外有野水一湾就看秋色】
江村是处好清秋,倍爱寒塘特地幽。
但有白杨晴亦雨,瞥惊霜荻浪生洲。
饱看枫色还思影,送尽秋鸿更忆鸥。
漫说江南千万里,只须扶杖便江头。
【赴狱旅中示客】
暂脱南冠坐水湄,残觥沥尽与君知。
时危只恐英雄老,世乱非忧富贵迟。
十年征战兼羁系,见惯休猜不惯悲。
【江村荷恩放回呈伯顺奉常启泰征君】
追锋车上雪皑皑,犹似当时特召来。
分死只如辽左去,重苏犹得故人哀。
余生羞过荆轲里,退士何心乐毅台。
但负圣明兼负友,鸿飞天外尚徘徊。
【春夜同屠泠玄于该博堂前坐月】
杯停花睡正三更,寂寂闲除澹虑生。
月洗纤云天似润,风摇狂絮柳如酲。
乍寻诗味抽春笋,难冷交情炙冻笙。
留得一诗存胜日,侵晨又去伴啼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