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壁虎 编辑
壁虎,是壁虎科壁虎属的爬行动物。 体较扁平,成体全长10~15厘米,尾与头体长度基本相当。背面常见浅灰褐色,体背面具数道形状不规则的褐色横斑,四肢及尾背面亦具褐色横斑,色斑变异幅度较大,部分个体色斑较浅。体背覆以粒鳞。 因其栖止墙壁,善捕蝎、蝇,故名壁虎。
壁虎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喜栖于墙壁间、屋檐下等隐僻处,夜间出没于天花板及墙壁上,捕食蚊、蝇等昆虫。 壁虎繁殖方法为卵生,繁殖期为6月至7月。每次产卵2枚,卵圆形、白色,壳薄而硬。黏在一起附着于壁缝中。孵化期约2个月,幼蜥吻端有角齿.以此啄破卵壳而出。旋即自行脱落,性成熟为2龄。
壁虎的药用价值很高,可治惊风癫痫、瘰疬结核、肿毒等,其干制品称“天龙”。 在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壁虎被称为“仙蟾”。有止咳定喘、镇痉祛风、补肝肾、益精血及发散消肿的功效。 壁虎的药用部位是使用干燥全体,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备用,性寒,味咸,有止痛,散结的功效。
中文名:壁虎
拉丁学名:Gekko
别名:守宫、爬壁虎、爬墙虎、巴壁虎、蝎虎、天龙、檐蛇、檐龙、蝘蜓
外文名:Wall lizard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爬行纲 Reptilia
目:有鳞目
科:壁虎科
属:壁虎属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目:壁虎亚目
壁虎
是有鳞目壁虎科壁虎属的爬行动物。壁虎体较扁平,成体全长10~15厘米,尾与头体长度基本相当;吻斜扁,吻长约为眼径的2倍;吻鳞长方形,上缘与一对较大的鼻间鳞及其中间一片小形鳞片相连;鼻孔圆形,位于吻端,上唇鳞9~11片,由前往后逐渐变小;颏鳞五角形,前宽后窄;后颏鳞3对,外侧一对最小;耳孔小,卵圆形,内陷体背自额、顶、颞、枕部至尾基被以粒鳞,粒鳞间散以少量扁平而较大的疣鳞,过体中少粒鳞交错成12~14纵行;腹面鳞较大,呈覆瓦状排列;尾背鳞片多少排成环状,每隔9~0排为一排整齐而略大鳞片;尾腹面有一列横向扩大的鳞片;尾基部膨大,每侧有大疣鳞3动;指趾间无蹼迹,笔1指、趾无爪,具单行趾下瓣雄性有肛前窝6~8个。
在受到惊吓或者当你去捕捉它的时候,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巴就会立即折断,壁虎也就乘机逃跑了。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叫做“自割”,也称为“自切”、“自残”和“自截”。因为折断的一段尾巴里有许多神经,它离开身体以后,神经并没有马上失去作用,所以还会摆动,起了吓唬作用,有时能够达到自卫的目的。至于有人说,壁虎的尾巴断后会钻到人的耳朵里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断尾大多落在地上,即使仍留在墙上,虽然还会摆动,但已没有定向活动的能力,所以是不会钻到人的耳朵里去的。有人问:壁虎折断了一段尾巴以后,会不会影响它的正常生活?这可不必担心,断尾后的壁虎过不太久,尾巴又会再生出来。
壁虎的图片
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也分布到日本和朝鲜。盛产于全世界各温暖地区,至少有些种类仅见于美洲。带斑壁虎(Coleonyx variegatus)为分布最广的北美种,可长至15公分;体浅粉红色至黄棕色,并带深色带斑和斑点。蛤蚧(Gekko gecko)则为最大的壁虎,长可达25~35厘米(10~14吋);体灰色,杂有红色或乳白色斑点和条纹;原产东南亚,宠物店常有出售。
养殖技术
侏儒壁虎
眼部感染
眼部感染是常见的豹纹疾病,症状包括:眼肿胀、眼睛流水、浑浊、睁开无力。眼部感染可能是由于沙尘进入眼睛或者是擦到硬物等原因而致;眼部感染比较难治,最好能够请兽医进行检查,或者再找另一个兽医!以下的方法你可以尝试,但不一定有用,因为你不清楚它眼睛感染的确切根源是什么。你可以用盐水将感染的眼睛冲洗干净;测量饲养箱的温度是否到位,它可能得了呼吸道感染,使得眼睛无力无法睁开;将守宫短时间暴露在阳光中,一直缺少自然光照可能使得体内缺少某种元素;少量注射抗生素药物;适当地给守宫补充维生素B-12,提高它的食欲和体能,对恢复会有帮助 。
皮肤感染
壁虎
消化道疾病
壁虎
如果你多次观察到守宫的排泄物呈松散的沙石状,而且你使用过沙质(细小颗粒)的垫材,那么这很可能是因守宫啄食垫材而致。守宫啄食垫材多数是因为体内缺钙;可以给守宫服食一些钙粉以及维生素A,并且更换更为安全的垫材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
动物文化
因其栖止墙壁,善捕蝎、蝇,故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