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辛县 编辑
利辛县,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位于亳州市南部,北邻亳州市涡阳县,东靠亳州市蒙城县,南至淮南市的凤台县、阜阳市的颍上县,西接阜阳市的颍东区和太和县。总面积2005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利辛县辖20个镇、3个乡。 截至2023年末,利辛县总人口为176.4万人。
1964年9月12日,以阜阳、蒙城之间的公路交叉点之利辛集为中心,分别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四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利辛县。 利辛县是春秋时期吴楚争雄要地,境内有伍奢冢、禅阳寺、阴阳城、纪家塔、节孝坊等古遗址。清音戏、拉魂腔、淮北大鼓及展沟九曲黄河灯阵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利辛县盛产粮食、油料、药材、蔬菜、生猪、山羊、黄牛等农副产品,西淝河鲫鱼、螃蟹、巩店粉丝等远近闻名,利辛贡椿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2023年,利辛县生产总值41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1.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
中文名:利辛县
外文名:Lixin County
别名:黄湖、文州
行政区划代码:341623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安徽省亳州市
地理位置: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南部
面积:2005 km²
下辖地区:20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558
邮政编码:2367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76.4 万(2023年总人口)
著名景点:伍奢冢遗址,禅阳寺,乾溪“阴阳城”,东城西城,胡桥古桥等
机场:亳州机场(在建)
火车站:利辛西站
车牌代码:皖S
地区生产总值:414.9 亿元(2023年)
秦,分属汝阴、下蔡县地。
汉,析置城父、山桑县,遂分属汝阴、下蔡、城父、山桑地。
三国两晋时期,以汉制。
南北朝时期,南宋将城父县并入浚仪、北魏于山桑县地置涡阳县,遂分汝阴、下蔡、浚仪、涡阳县地。
利辛县
隋,复置城父、山桑县,遂分汝阴、下蔡、城父、山桑县地。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山桑县为蒙城县,遂分属汝阴、下蔡、城父、蒙城县地。
五代、宋(辽、金),以唐制。
明,洪武中,废城父县入亳州,废下蔡县入寿州,遂分属亳、颍、寿州和蒙城县。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于寿州地析置凤台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于颍州地析置阜阳县;同治三年(1864年),析阜阳、蒙城、亳州、宿州地置涡阳县,遂分属阜、涡、蒙、凤4县地。
民国,依清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清、民国旧制(1964年以前)。
1964年9月12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报告:“以阜阳、蒙城之间的公路交叉点之利辛集为中心,分别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四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利辛县。”同年10月3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48次会议通过,决定设立利辛县。
1965年5月1日,由阜阳专员公署筹备,组建利辛县人民委员会,析阜阳县王人、王市、马店、胡集4区,析涡阳县阎集、江集、张村3区,析凤台县阚疃、展沟2区,析蒙城县望疃区,共10个区组成利辛县辖区,宣布开始办公。办公地点临时设在阎集区公所院内,同年10月移于今址。
2000年,成立亳州地级市,利辛划归亳州市管辖。
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利辛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区划沿革
1965年5月1日,从原建制县划拨10个区、54个公社。阜阳县划拨4个区、20个公社。涡阳县划拨3个区、20个公社。凤台县划拨2个区、8个公社。蒙城县划拨1个区、6个公社。
1969年撤销10个区和54个公社,设20个大公社:利辛、柳西、王人、王市、孙集、纪王场、江集、旧城、永兴、汝集、李集、胡集、马店、展沟、阚疃、程集、中疃、望疃、刘集、巩店。
利辛县
1972年析置西潘楼公社。
1975年设区划社,置12个区、51个公社。城关区设阎集、春店、城郊3个公社;西潘楼区设区刘集、西潘楼2个公社;江集区设江集、旧城、盛黄、郑小集、纪伦寨5个公社;孙集区设孙集、路集、纪王场3个公社;张村区设柳西、柳东、朱集、四庙、汝集、三里湾6个公社;王人区设王人、巩店、王店、邵庙、刘寨5个公社;王市区设王市、孙庙、东城、高堂4个公社;马店区设马店、永兴、马桥、谭铺4个公社;胡集区设胡集、李集、板集、贾桥4个公社;展沟区设展沟、陶集、苏湾、张集4个公社;阚疃区设阚疃、谷圩、八里、赵桥、程集5个公社;望疃区设望疃、中疃、高皇、周集、蒋疃、芦沟6个公社。
1978年西潘楼区析置五里、陆小楼公社;孙集区析置刘营公社;马店区析置双沟公社。
1979年从城关区析置城关镇,城关区易名城郊区;析春店、程集、中疃3公社各一部分区域置董集公社,隶属城郊区;望疃区析置丹凤公社。
利辛县
1980年胡集区析置院寺公社。
1981年成立县人民政府,12个区全部设区公所,作为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城关镇设立镇人民政府。
1983年政社分开,恢复乡、村建制,58个公社全部改称乡,设立乡人民政府;598个大队全部改称行政村;7704个生产队全部改称村民小组。
1985年废柳东乡,置张村镇,隶属张村区;废阚疃乡,置阚疃镇,隶属阚疃区;废西潘楼乡,置西潘楼镇,隶属西潘楼区。
1985年末,利辛县辖12个区、1个镇,区辖55个乡、3个镇;乡(镇)辖650个行政村、7182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社区、11个居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4年5月,利辛县辖20个镇、3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利辛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20个镇:城关镇、城北镇、马店孜镇、中疃镇、王人镇、程家集镇、王市镇、望疃镇、阚疃镇、孙集镇、汝集镇、江集镇、大李集镇、旧城镇、巩店镇、张村镇、展沟镇、西潘楼镇、永兴镇、胡集镇。
3个乡:纪王场乡、新张集乡、孙庙乡。
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利辛县经济开发区。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341623100000 | 城关镇 |
341623101000 | 阚疃镇 |
341623102000 | 张村镇 |
341623103000 | 江集镇 |
341623104000 | 旧城镇 |
341623105000 | 西潘楼镇 |
341623106000 | 孙集镇 |
341623107000 | 汝集镇 |
341623108000 | 巩店镇 |
341623109000 | 王人镇 |
341623110000 | 王市镇 |
341623111000 | 永兴镇 |
341623112000 | 马店孜镇 |
341623113000 | 大李集镇 |
341623114000 | 胡集镇 |
341623115000 | 展沟镇 |
341623116000 | 程家集镇 |
341623117000 | 中疃镇 |
341623118000 | 望疃镇 |
341623119000 | 城北镇 |
341623203000 | 纪王场乡 |
341623204000 | 孙庙乡 |
341623205000 | 新张集乡 |
位置境域
利辛县位于黄淮平原南部,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地区南部,东为蒙城,西邻太和,北靠涡阳,南接阜阳、颍上,东南与凤台县毗连。介于东经115°54′—116°31′,北纬32°51′—33°27′之间,总面积1950平方千米。最北端在盛黄乡南刘庄,为北纬33°23′,最南端在展沟乡宋楼,为北纬32°51′,跨纬度31′,南、北之间相距57.4千米;最东端在芦沟乡李大圩,为东经116°27′,最西端在王店乡大蒋营,为东经115°50′,跨经度37′,东西相距68.5千米。全县总面积2005平方千米, 疆界长250千米。距蒙城35千米、凤台76千米、颍上65千米、涡阳47千米、阜阳48千米,至省会合肥208千米。
利辛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利辛县自然坡降很小,西北略高,东南略低。县境位于淮河平原区、淮北中南部砂礓黑土平原亚区,属剥蚀堆积地形和堆积地形。从大尺度来说地势平坦,以万分之一坡降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县西北部最高处海拔为32米,县东南部最低处海拔为22米,平均海拔为28米。从小尺度来说有一定起伏,河间地区有一定数量大小不等的半封闭状碟形洼地发育。剥蚀堆积平原广泛分布于河间地区,泛滥带主要是由西淝河洪水泛滥淤积物构成,分布于沿河两岸狭窄地区,宽度1—2千米。
气候特征
利辛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故境内气候有明显地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加之年际降水变化大,亦常有旱、涝、风、霜、冻、雹等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利辛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面积139430.61公顷(2091459.15亩)
其中,旱地139335.94公顷(2090039.1亩),占比99.93%;水浇地94.32公顷(1414.8亩),占比0.07%。望疃、胡集、阚疃、汝集、中疃、江集、张村、城关、巩店、程家集等10个乡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53.85%。
全县耕地99.36%的耕地种植粮食作物,共计138544公顷(2078160亩)、0.33%的耕地种植非粮食作物共计453.35公顷(6800.25亩);0.17%的耕地未耕种,共计233.09公顷(3496.35亩)。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36654.95公顷(2049824.25亩),占全县耕地的98.01%;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482.83公顷(37242.45亩),占全县耕地的1.87%;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76.49公顷(4147.35亩),占比0.2%;大于15度坡度的耕地16.34公顷(245.1亩)。
(二)种植园用地460.39公顷(3496.35亩)
其中,果园409.22公顷(6138.3亩),占88.89%;其他园地51.17公顷(767.55亩),占11.11%。园地主要分布在王市、程家集、永兴、城关和马店孜镇,占全县园地的63.29%。
(三)林地4521.23公顷(67818.45亩)
其中,乔木林地3098.28公顷(46474.2亩),占68.53%;竹林地0.85公顷(12.75亩),占0.02%;其他林地1422公顷(21330亩),占31.45%;灌木林地11.2公顷(167.85亩),占0.28%。城关、马店孜、望疃、巩店、阚疃、王市、西潘楼、中疃等8个乡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林地的55.68%。
(四)草地面积13.32公顷(199.8亩)
全部草地类型均为其他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阚疃、望疃、程家集、城关和永兴镇,占全县草地的53.68%。
(五)湿地39公顷(585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利辛县湿地全部为内陆滩涂,占比100%,没有其他湿地类型。湿地主要分布在王市、阚疃、新张集、城关、马店孜等4个乡镇,占全县湿地的79.13%。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2983.04公顷(494745.6亩)
其中,建制镇面积3692.62公顷(55389.3亩),占总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11.2%;村庄面积29048.61公顷(435729.15亩),占比88.07%;采矿用地面积203.17公顷(3047.55亩),占比0.6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面积38.64公顷(579.6亩),占比0.12%。
(七)交通运输用地面积4789.93公顷(71848.95亩)
其中铁路用地面积100.67公顷(1510.05亩),占交通运输用地的2.1%;公路用地面积1638.38公顷(24575.7亩),占比34.2%;农村道路面积3048.85公顷(45732.75亩),占比63.65%;港口码头用地面积1.34公顷(20.1亩),占比0.03%;管道运输用地面积0.69公顷(10.35亩),占比0.01%。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为16913.21公顷(253698.15亩)
其中,河流水面面积为2301.64公顷(34524.6亩),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的13.61%;坑塘水面面积3735.41公顷(56031.15亩),占比22.09%;沟渠面积8054.67公顷(120820.05亩),占比47.62%;水工建筑用地面积2821.49公顷(42322.35亩),占比16.68%。阚疃、马店孜、望疃、城关、胡集、程家集、张村、汝集、展沟等9个乡镇水域面积较大,占全县水域的54.02%。
植物资源
利辛县境内植物约110科、400余种。
优良用材树种:桑、榆、楝、椿、楸、槐、柳、松、柏、刺槐、水杉、泡桐、毛白杨、黄连木、银杏、乌桕、川楝、大官杨、法国梧桐等。
果木:梨、苹果、葡萄、桃、杏、李、枣、柿、石榴、樱桃、核桃等。
纤维植物:苘麻、黄麻、红麻、芦苇、竹、构树、梧桐等。
药用植物:金鱼藻(驴尾巴草、软杂草)、皂角菌(树舌)、桑黄(桑耳)、蘑菇、儿草(苹)、侧柏、乌头(附子)、芍药、牡丹、芡实(鸡头米)、莲、马兜铃、南天竹、垂盆草、瓦松、瓦花、罂粟、延胡索(玄胡)、白芥、萝卜、播娘蒿(葶苈)、蔊菜(臭菜)、荠菜、菥蓂(扑楞鼓)、绣球花(八仙花)、马齿苋、红蓼、何首乌、扁蓄(节节草)、地肤(扫帚苗)、藜(灰灰菜)、青葙(狗尾巴菜)、鸡冠花、绿苋(野苋菜)、栝篓、蒺藜、酢浆草(酸黄果)、凤仙花(鸡爪花)、紫茉莉、柽柳(西河柳)、仙人掌、乌菱(菱角)、地锦草(花盖地)、泽漆(猫耳眼)、铁苋菜(小红孩)、小果蔷薇、月季花、玫瑰、合欢、绿萼梅、决明(野花生秧)、补骨脂、皂荚、牵牛(喇叭花)、菟丝子、玄参、地黄、马鞭草(大曲草)、天名精(癞哈蟆草)、半枝莲(并头草、含羞草)、丹参、荆芥、益母草(灯笼棵)、薄荷、美人蕉、万年青、小蒜、文竹、天南星、菖蒲、半夏、青萍、紫萍、水烛(香蒲)、莎草(棱子草)、白茅、薏苡、野燕麦、绞股蓝等200余种。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包括兽类、禽类、爬行类及两栖类的陆栖脊椎动物):野兔、黄鼠狼、野鸭、斑鸠、鸿雁、紫燕、杜鹃、伯劳、黄鹂、喜鹊、灰喜鹊、猫头鹰、啄木鸟、乌鸦、麻雀、云雀、蝙蝠、蟾蜍、青蛙、蛇、壁虎等。
养殖和天然鱼类、贝类:鲩鱼(鱼军子)、鲢鱼、团头鲂、鲤鱼、鲶鱼、鳜鱼、鳗鲡(白鳝)、黄鳝、鳢鱼(黑鱼)、鲫鱼、鱼感(黄颊)、鲦、螃蟹、鳖、龟、鳅、虾、蛤蜊、田螺、蜗牛等。
昆虫:蜜蜂、蚯蚓、蜘蛛、蝴蝶、土鳖虫、七星瓢虫、螳螂、蝎子、蚰蜒、蜻蜓、蝉、蚕、蛞蝓(鼻涕虫)等。
有害动物:黑线姬鼠、大仓鼠、大家鼠、小家鼠、蚊、蝇、跳蚤、臭虫、虱子、蝗蝻、蚜虫、吸浆虫、红蜘蛛、豆天蛾、螟虫、蝼蛄、地老虎、蟋蟀、金针虫、金龟子等40余种。
矿产资源
利辛县境内煤炭探明储量14.4亿吨,年产300万吨的板集煤矿正在建设,西气东输利辛分输站建成供气。
县委书记 | 张吉明 |
县长 | 万洪超 |
仅列党政主要领导,不列副职,信息截至2024年5月 |
综述
2022年,利辛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14.4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211.7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5:30.2:54.3调整为15.7:29.6:54.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8.4%。按常住人口(2022年常住人口为117.3万人)计算,人均GDP为32975元。
2023年,利辛县生产总值41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1.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全省59个县(市)中,利辛县GDP总量跃升两个位次,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跻身全省前20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28.3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比为14.7:30.9:54.4,与上年的15.7:29.6:54.7相比,第二产业占比提升了1.3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9.8%。按常住人口(2023年常住人口为115.06万人)计算,人均GDP为36059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利辛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5亿元,同比增长21.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1.3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完成投资7.6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较上年提高20.0个百分点;二产完成投资48.8亿元,同比增长47.1%,增速较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8.8亿元,同比增长47.1%;三产完成投资88.2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较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 :33.7 :61.0,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占比提升了0.2、5.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比提升了5.8百分点。
财税收支
2023年,利辛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3亿元,增长7.6%。其中:税收收入12.8亿元,增长11.3%,非税收入7.83亿元,增长1.7%。财政支出73.44亿元,同比下降4.2%。重点支出项目中,教育科技、文旅、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重点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累计支出64.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6%。
人民生活
2023年,利辛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95元,比上年增长,4.2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90元,比上年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比上年增长8.45%。
第一产业
农业
2023年,利辛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4.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2.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01%。全年粮食总产量139.4万吨,比上年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2937公顷,比上年增长95%,油料产量11128吨,增长56.5%,棉花种植面积5.5公顷,比上年下降84.6%,棉花产量4.6吨,比上年下降83.9%,蔬菜种植面积14883公顷,比上年增长5.5%,蔬菜产量58.9万吨,比上年增长6.1%。
林业
2023年,利辛县共完成造林面积 123.6公顷,零星四旁植树 201.5万株,森林抚育面积 1460公顷,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量 4.416 万立方米。
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
2023年,利辛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4633吨,与2022年基本持平;地膜使用量642吨,与2022年下降1.3%;农药使用量1553吨,比上年下降1.0%。
第二产业
工业
截至2023年末,利辛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5家,总产值169.6亿元(含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利辛公司),同比增长12.3%;实现工业增加值38.8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比全市平均高出5.7个百分点。分行业大类看,全县规上工业涉及的24个行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5.1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4.6%,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0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大行业对全县拉动作用明显,合计拉动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8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3年,利辛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2.8亿元,同比下降7.5%。在统房地产项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全县地产项目竣工面积8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8.6%。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3年,利辛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5亿元,比上年增长9.5%。从四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604.0亿元,增长12.3%,零售业销售额154.4亿元,增长9.8%,住宿业营业额1.3亿元,增长11.8%,餐饮业营业额60.6亿元,增长20.7%。全年实际出口总额达4581万美元,利用外资35万美元。
交通、邮电
2023年,利辛县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28.3亿元,比上年增长6.0%。通公路里程4763公里。年末电话用户1074937户,其中固定电话21620户,移动电话1053317户。互联网用户440750户。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利辛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9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比年初增加99.3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57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3%,比年初增加76.06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7%,比年初增加70.79亿元。
阚疃镇白鹭洲风景区
经济功能区
利辛县工业园区
利辛县煤电产业园区
2022年9月,G329利辛绕城段新建工程项目(城镇段)通过交工验收并正式通车。
科技事业
2023年,利辛县专利授权62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3件,实用新型372件,外观设计167件。全县有效发明专利955件,每万人口拥有量8.16件。高价值专利216件,每万人口高价值专利拥有量1.85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利辛县普通中专2所,在校学生为8384人。普通中学80所,在校学生91198人,其中:高中10所,在校学生29118人;初中70所,在校学生62080人;小学227所,在校学生107457人;幼儿园249所,在校学生3319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16人;成人技校培训学校 (机构)1所,在校学生90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3.91;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4.62%。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利辛县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4.4万册,档案馆1个,馆藏图书资料3万卷册。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
2023年,利辛县健身全面开展,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32项次,村级体育活动完成338场。截止年底体育场地数3953个,其中:足球场地数125个,篮球场地数966个,排球场地数37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利辛县拥有卫生机构6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2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村卫生室410个。年末医院、卫生院共有编制床位3281张,实有床位6284张。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279人,其中:医院、卫生院5634人,卫生防疫机构52人,妇幼保健机构13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2113人,注册护士3438人。
社会保障
2023年,利辛县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776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2023年,利辛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92225人,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5906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613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4887人。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6887人。年末享受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1618人和67266人。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57家,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5250床。
利辛县五一广场
综述
利辛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春秋时期吴楚争雄要地。境内有伍奢冢、禅阳寺、阴阳城、纪家塔、节孝坊等古遗址。伍子胥打马过乌江的故事脍炙人口,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传说广为流传,王人农民诗画享誉中外,胡集猴戏杂技走遍全国。清音戏、拉魂腔、淮北大鼓及展沟九曲黄河灯阵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名由来
1965年5月1日,利辛县正式成立;因县城居于利辛集而得名。
利辛集古为驿站。据乾隆十七年(1752年)《颍州府志》载,自颍州至蒙城,途中有插花铺、桃园铺(今谭铺)、利现铺、董家铺(今董集)、中疃铺、望疃铺。利现铺在清道光年间递铺裁撤时被取消,后来多有乡民移居,卖茶售饭,成为过路店。1951年土地改革时,已发展到十几户人家。阜(阳)蚌(埠)公路通车,设一招呼站,声名不断远播,逐渐变成小集镇。“利现”二字,后谐音为“利辛”。利辛县城介于黄寨和小黄庄之间,旧时地势低洼,人称“黄湖”;县境内张村铺唐武德三年曾设置文州;古老的西淝河是利辛的母亲河。因此,利辛又别称“黄湖”、“文州”和“西淝河故道”。
邵庙 坐落在利辛县西部边缘,属王人镇管辖,距县城40千米。最初的邵庙具体是何年所建已无从考证了,原来的庙不断毁坏又不断重修,现存的庙也是经过从庙里存放的几块碑记可知,邵庙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民国五年(1916年)及1994年都经过了重建。邵庙小学搬迁后,邵庙在2002年翻盖,当将原来仅存的两间小庙扒掉,在原址重新盖了一座有房屋十四余间的新庙,正中有五间大殿,两边是6间偏殿,并重新塑了“三霄”和“十殿殿阎君”塑像。 | |
伍奢冢遗址 位于利辛县孙庙乡庙李村东北,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遗址呈谷堆形,占地30000平方米,因伍奢冢在此而得名。冢上文化堆积层为38米,冢下为18米(河堤剖面),冢南100米处有土城墙遗址,东西长140米,基宽3米,高出地面半米许,城墙北侧发现有古井,锅灶遗迹等。20世纪60年代,曾发现有石斧、骨针、陶网坠、红烧土等。1980年以来,地面采集大量文物标本,经专家鉴定,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遗物。其上层夹杂着东周至汉代遗物。该处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 |
白鹭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坐落在利辛县城东南18千米处阚疃镇境内,位于茨淮新河之滨,距县城20千米。水陆交通便捷,茨淮新河和利凤公路贯穿全境,距京九铁路最大的编组站一阜阳站及阜阳飞机场60多千米。景区总占地面积1800亩,其中水域面积600亩。风景区由茨淮新河、利阚新河、白洋沟、月牙河和利阚新河公路桥、永幸河公路桥等水利工程设施和由几条水系围合而成的三个岛屿共同组成。2009年被评为国家3A级水利风景区。 |
展沟烧饼 制作方式极其简单,把面粉、猪油、五花肉、葱、姜、食盐、麻油、孜然、芝麻等材料备好以后,和面,加入少许米酒,醒面以后,撒上面粉,再和面,把调好的肉馅抹到面团内,拉扯成不规则的鞋底状,然后,撒上芝麻,贴在炭火炉的壁上。在皖北吃鞋底烧饼,需要佐以牛肉汤来吃,所以,许多牛肉汤店铺门前都摆有烧饼炉子,两者相互帮衬,汤为君王,饼为臣,一方大碗公就是皖北人的美食江山了。传说展沟烧饼是柳下惠发明的,传奇色彩浓厚。 | |
烧巴子 利辛县位于淮河以北,以面食为主。烧巴子是当地一种面做的饼类小吃,与外间烧饼相似但又有不同。烧巴子制作时以水和面无需加入油脂,湿法成形后洒上当地产的白芝麻贴在炉膛内壁,一般使用炭炉,后期有使用煤炉代替者但略失风味。制作者也有在成品表面撒以葱花或者刷上麦芽糖液,各具不同风味。 | |
江集羊肉汤 多由整羯羊加佐料,微火久炖所得,味道浓重、鲜美、无膻味,可与杭州的传统“掏羊锅”相媲美。在这里,凡羊身上可食之物你都有机会品尝到。若在汤中放些当地特产红芋粉丝,加重胡椒或辣椒作料儿,食用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 |
孙集米酵子 制作米酵子,先将糯米(或粳米)放入水中浸泡,再用锅蒸熟,之后盛入盆中冷凉,拌入酵母菌(俗称“小药子”),盖严密封,低温季节还要加盖棉絮保温。一般过一天两夜既成,盆中出来的微黄液体,叫米酒。在制作过程中千万不要沾油花,否则米会出绿、黑霉,做不成功。 米酵子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糖、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 |
利辛撒汤 撒汤是以牛羊肉、鸡肉为原料,配以葱、姜、辣椒、胡椒、味精、食盐熬制而成。其制作方法是:将牛羊肉、鸡肉洗净,放入砂锅内,注入清水,放入各种佐料,大火煮至水开,将淀粉搅拌均匀,做成芡汁,一起兑入汤锅中,小火再将鸡汤炖开,将鸡蛋打散、倒入汤里拌成蛋花,至鸡蛋熟,盛出即可。喝汤之前,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放入香菜碎,醋,荆芥,麻油及黑胡椒粉。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喝了此汤大加赞赏,并欣然命笔提写“撒汤”二字。皇帝金口玉言,从此撒汤便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一道名吃。 |
名员,春秋楚国乾溪(今利辛县西北部,传说又叫“阴阳城”)人,吴国大臣。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带太子建之子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李黼
字子威,生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9年),祖籍利辛县天官李村。其父李守忠官工部尚书。泰定四年(1327年),李黼在大都(今北京),获廷试第一名,授翰林修撰,后转江西行省朗中,入为国子监丞,迁宜文阁监书博士,兼经筵官,及升秘书太监,拜礼部侍郎。
夏之臣
字一无,明代直隶亳州张村铺(今利辛县张村镇)人,生卒年不详。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夏之臣在万历年间所作《评亳州牡丹》,文中提出“其种类异者,其种子之忽变者也”的种子突变说,较荷兰植物学家德·弗里斯的“突变”说早300年,是近代科学初创阶段生物进化思想的杰出代表和现代突变学说的先驱。
孙逸久(1906—1992年)
名可轼,字逸久,别号“孤桐跛叟”,利辛县阚疃镇人,原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政协利辛县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992年1月去世,享年86岁。
李奇茂
西潘楼镇人,出生于1925年3月22日,现居台湾,历任国立艺术学院教授、美术系主任、圣荷西大学教授、北加州大学教授。1987年美国旧金山市为表彰他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特别宣布11月29日为“李奇茂日”。
管应朋(1930—2004年)
号“万人迷”,利辛县程集乡管楼村人,著名民间花鼓戏艺人,为安徽省花鼓戏“四大名旦”之一,曾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人演出。
侯广忠(1938—2004年)
利辛县展沟镇展沟村人,葛洲坝水力发电厂厂长。“侯氏方案”确保了百年不遇特大洪峰的泄洪成功,被水电部授予二等功。1991年获得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4年获教授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199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9年11月,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2019年12月28日,入选“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2022年5月,入选安徽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