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西市 编辑
定西市,通称“陇中”,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陇中地区中心城市。 截至2023年,全市总面积1.96万平方千米,辖1个区、6个县。 截至2023年末,定西市常住人口为252万人 ,城镇化率为41.46%。
定西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中部,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气候差异大。素有“兰州门户、甘肃咽喉”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和“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
定西市历史悠久,自战国秦置陇西郡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马家窑文化命名地,李氏寻根祭祖地,齐家,寺洼、辛店等史前文化交汇地,全国重要的书画作品集散地,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全国首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境内还有以国家4A级景区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渭河源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以红军长征通渭“榜罗会议”、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点,“陇西堂”为代表的人文历史景观。
2024年1月,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05.8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370.6亿元,增长5.9%。
中文名:定西市
外文名:Dingxi City
别名:陇中
行政区划代码:6211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甘肃省
地理位置: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中部
面积:19600 km²
下辖地区:1区、6县
政府驻地:安定区安定路1号
电话区号:0932
邮政编码:743000
气候条件:中温带半干旱区
人口数量:248.24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秦长城,仁寿山,李氏龙宫,贵清山森林公园,灞陵桥公园
火车站:定西北站、陇西站、定西站、通渭站
车牌代码:甘J
地区生产总值:600.1 亿元(2023年)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置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辖今定西全境,因其郡治位于陇水之西,故名“陇西”。此后定西长时间属陇西、秦州。
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事频繁,定西地先后属前凉、后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等政权。
南北朝定西分属秦州、河州二州。北魏建明元年(530年),置渭州,后屡有更迭。
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改临洮郡置岷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岷州为和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置岷州。上元二年(761年),吐蕃攻陷岷州,后临州、渭州相继陷于吐蕃。吐蕃统治今定西地区长达300多年。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宋军收复西夏故地,宋神宗赐名“定相城”(今定西城区),为“定西”得名之始。
金贞祐四年(1216年),升定西县为定西州。
元代,定西属陕西行省。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地震,改定西州为安定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
清代,定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
定西风景
民国三年(1914年),改安定县为定西县,属甘肃省兰山道。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原会宁分区更名定西分区,专署由会宁移驻定西。
解放后,1949年,设定西专区,专署驻定西县,辖定西、会宁、榆中、静宁、靖远、海原、西吉等7县。1950年,将静宁、海原、西吉3县划归平凉专区;原属临夏专区的临洮、洮沙2县和原岷县专区所属会川、渭源2县划入定西专区,撤销洮沙县并入临洮县;定西专区辖7县。
1956年,原由省直辖的皋兰县及原属张掖专区的永登、景泰2县,原属天水专区的陇西、通渭2县划入定西专区。
1958年,由皋兰、靖远2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白银市,原由省直辖,后委托定西专区代管。撤销景泰、皋兰、永登3县,先将景泰县并入皋兰县,又将皋兰县并入兰州、白银2市;将永登县并入兰州市。撤销会川、渭源2县,将会川县并入武山、渭源2县,渭源县并入陇西、临洮2县。原属天水专区的岷县划入定西专区。辖1市、8县。
定西城区夜景
1970年,定西专区改称定西地区;将榆中、皋兰2县划归兰州市领导;定西地区辖定西、靖远、会宁、通渭、陇西、渭源、临洮等7县。
2003年4月4日,撤销定西地区,设立地级定西市,定西市辖原定西地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和新设立的安定区。
截至2023年4月,定西市辖安定区1个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6个县;辖119个乡镇,2个街道办1888个村民委员会,75个社区居委会;市人民政府驻定西市安定区安定路1号。
名称 | 面积(平方千米) | 行政区划代码 | 下辖区域 |
---|---|---|---|
安定区 | 4225 | 621102 | 中华路街道、永定路街道、凤翔镇、内官镇、巉口镇、称钩驿镇、鲁家沟镇、西巩驿镇、宁远镇、李家堡镇、团结镇、香泉回族镇、符家川镇、葛家岔镇、白碌乡、石峡湾乡、新集乡、青岚山乡、高峰乡、石泉乡、杏园乡 |
通渭县 | 2899 | 621121 | 平襄镇、马营镇、鸡川镇、榜罗镇、常河镇、义岗川镇、陇阳乡、陇山乡、陇川乡、新景乡、碧玉乡、襄南乡、李店乡、什川乡、三铺乡、华岭乡、寺子乡、北城铺乡。 |
临洮县 | 2851 | 621124 | 洮阳镇、八里铺、新添、辛店、太石镇、中铺、峡口、玉井、衙下集、南屏、龙门、窑店、红旗、上营、站滩、漫洼、康家集、连儿湾 |
漳县 | 2164 | 621125 | 武阳镇、三岔镇、新寺镇、金钟镇、盐井镇、殪虎桥镇、大草滩镇、马泉乡、四族镇、石川镇、贵清山镇、武当乡、东泉乡 |
岷县 | 3500 | 621126 | 岷阳镇、蒲麻镇、西寨镇、梅川镇、西江镇、闾井镇、十里镇、茶埠镇、中寨镇、清水乡、马坞乡、寺沟乡、麻子川乡、秦许乡、禾驮乡、维新乡、申都乡、锁龙乡 |
渭源县 | 2034 | 621123 | 清源镇、会川镇、莲峰镇、五竹镇、路园镇、北寨镇、新寨镇、麻家集镇、锹峪乡、大安乡、秦祁乡、庆坪乡、祁家庙乡、上湾乡、峡城乡、田家河乡 |
陇西县 | 2657 | 621122 | 巩昌镇、文峰镇、首阳镇、菜子镇、福星镇、通安驿镇、云田镇、碧岩镇、马河镇、渭阳乡、宏伟乡、和平乡、柯寨镇、双泉乡、德兴乡、永吉乡、权家湾乡 |
位置境域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古称“陇中”,东接天水市,西靠兰州市,北邻白银市,南连陇南市,并与甘南州、临夏州接壤。处在北纬34°26'~35°35',东经103°52'~105°13´之间。全市总面积1.96万平方千米。
定西市地图
地形地貌
定西市受秦岭、祁连褶皱、六盘山支脉及黄土高原等影响,地貌比较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岭、梁、峰、岘、墩、嘴、顶、尖、坡、坪、台、崖、埂、塄、沟、岔、湾、屲、滩、坑、川、河谷等多类地形交错。定西地处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地交汇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脉纵横,形态各异。在北部的定西、陇西、通渭、临洮、渭源5县,由于自然地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其间穿插分布有石质、半石质低、中山山带。岭、梁为较大的山脉,山脊高低起伏,坡度时陡时缓。定西河谷川地、台地包括其境内分属黄河、长江两个流域、4个水系及其主要支流的各级阶地。
气候
定西市地处内陆腹地,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中北部干旱少雨,南部高寒阴湿,其气候类型属北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总的特点是光能较丰富,热量资源不足,雨热同季,降水稀少且变率大,气候干燥,气象灾害频繁。年均气温5.7~7.7℃,无霜期122~160天,年均降雨量35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而蒸发量高达1400毫米以上。以渭河为界大致分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区两种自然类型。前者包括安定区和通渭、陇西、临洮三县和渭源。北部占全区总面积的60%,为中温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温差较大;后者包括漳县、岷县两县和渭源南部,占全市总面积的40%,为暖温带半湿润区海拔高气温低。极端最高气温33.0℃~36.1℃,极端最低气温-29.7℃~-22.6℃;年平均日照时数2114小时~2433小时。
水资源
定西市水资源贫乏,人均年占有量600多立方米,每亩耕地平均每年占有量140立方米,北部极缺,水质差,含泥量大,农耕地多,所需水量大。南部水资源相对较丰,水质较好,含泥沙量小,农耕地少,所需水量较少,水的供需矛盾不大。定西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其水平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垂直变化上山区多于河谷。河流按其归宿,分属黄河、长江两个流域,4个水系。黄河流域境内集水面积20106.37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8.9%,共分洮河、渭河、黄河干流3个水系。长江流域片境内集水面积223.63平方千米,位于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支流湫山河上游。
动物资源
定西市境内有300余种。其中,两栖类有2目4科10种,爬行类有3目7科12种,鸟类有17目47科272种,哺乳类有6目19科70种。两栖动物如小鲵科的西藏山溪鲵、大蟾蜍华西亚种、中华亚种、岷山亚种、中国林蛙黑斑蛙等。爬行动物中,蜥蜴目壁虎科有多庞壁虎,石龙子科有康定滑蜥,蜥蜴科有蜥蜴,蛇科有丽斑麻蜥,游蛇科有黄青游蛇、王锦蛇、白条锦蛇,蛙科有蝮蛇短尾亚种、烙铁头。鸟类240种,主要有大白鹭、苍鹭、草鹭、大麻鸭、鸢苍鹰、红腹角雉、淡腹雪鸡、暗复雪鸡、蓝马鸡、大杜鹃、啄木鸟、百灵鸟、岩燕、家燕、棕背伯劳、灰喜鹊、红嘴山鸡、白颈鸦、麻雀、山麻雀、燕雀、普通夜鹰、岩鸽、灰斑鸠等。哺乳动物有刺猬、北方蝙蝠、巨耳蝠、蒙古兔、达乌里鼠兔、岩松鼠、旱獭、黄鼠、小飞鼠、大仓鼠、中华鼢鼠、小家鼠、狼、狐、豺、黑熊、石貂、艾虎、猪獾、水獭、猞猁、云豹、野猪、林麝、马麝、梅花鹿、苏门羚、青羊。珍贵动物主要有林麝、马麝、斑羚、鼠羚、梅花鹿、跑獐、猞猁、石貂、水獭、穿山甲、苏门羚、毛冠鹿、云豹、野山羊、蓝马鸡、红腹角雉、红腹锦鸡、暗腹雪鸡、淡腹雪鸡等。洮河、渭河水系经过鉴定查明的鱼类有34种,隶属5目7科。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有18种,分布在西秦岭山脉西端的交汇地带和过滤地带的漳县、渭源县、岷县的南部。
植物资源
定西市共有大田栽培粮食作物、野生植物、饲草、林木、果树、药材等几大类型,107个科,500多个属。粮食作物有3个类型、4个科、18个栽培种、210个品种。全区植物较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药材、油料、淀粉、纤维、芳香、食用等作物300多种。其中药材植物大多分布在南部,有人工栽培和野生两种类型,共77科289种,其中人工栽培的有30多种。蔬菜类作物分属12种类型、50个种、120个品种,栽培较普遍的32个种。林木可分为天然林、人工栽培林和果树3个类型,有39科73属270个种。花卉植物共有47种、200多个品种。
矿产资源
定西市境内金矿主要集中在岷县鹿耳坎、锁龙一带,分别为大、中型矿产地,其外围和深部找矿潜力很大,已探明总资源量40吨左右。锑矿主要分布于岷县甘寨、大沟寨一带,为中小型矿,总资源量为3万吨。铁矿主要分布于岷县、陇西县,均为小型矿床,总资源量为88万吨,金铁含量一般低于40%,个别可达54%。铜矿主要分布在临洮县何家山——柳沟,为一矿点,其余均为矿化点,总资源量为1000吨(金属量);铅锌矿主要分布于岷县半沟一带,为一小型矿床,资源量为6000多吨。岩盐矿主要产地在漳县盐井镇一带。该矿地质储量(D级)1200余万吨。红柱石矿产分布于漳县与岷县交界处,漳县韩川乡马路里一带。该矿储量可观。水泥灰岩资源除临洮县康家峡为一大型矿外,其余为中小型,总资源量15390多万吨。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通渭县的何家山一带,资源量350多万吨。泥炭主要分布于岷县麻子川一带,属中型矿,资源量为70多万吨。白云岩,主要分布于陇西县、通渭县,总资源量为1800多万吨;大理岩主要分布于漳县宝珠寺一带,资源量为300多万吨;萤石主要分布于漳县东泉乡胭脂沟一带,资源储量约为60万吨。花岗岩、大理岩,主要分布于通渭县锦鸡峡等地。已发现地热水资源点4处,其中天然露头11孔,人工露头2孔。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定西市常住人口为2524097人。
截至2022年底,定西市常住人口250.5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0.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0.3%,比上年提高0.79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49.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9.7%。全年出生人口2.19万人,出生率为8.73‰;死亡人口2.31万人,死亡率为9.21‰;自然增长率为-0.47‰,比上年下降1.52个千分点。
定西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末,定西市常住人口为248.2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3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25.29万人,女性人口为122.95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1.90(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为1.9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95‰;死亡人口为2.4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9.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3‰。0-15岁人口为50.8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0.50%;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148.2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9.73%;60岁及以上人口为49.0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9.7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5.4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26%。城镇常住人口为102.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145.33万人,减少4.26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41.46%,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机构 | 职务 | 姓名 |
---|---|---|
中国共产党定西市委员会 | 市委书记 | 汪尚学 |
市委副书记 | 武和谦 黄欣(市委统战部部长) | |
市委常委 | 洪星、姜春煌、李继红、吕鹏举、蔺红军、陈建荣、王宝林、寇继军、葛翔 | |
定西市人民政府 | 市长 | 武和谦 |
副市长 | 吕鹏举 陈建荣 李进强 张强 王社宁范红梅 陈冲 徐兰军 | |
定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主任 | 温卫东 |
副主任 | 刘静 陈彦吉 马荣 许树德 党伟 | |
秘书长 | 祁义江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定西市委员会 | 政协主席 | 高永平 |
政协副主席 | ||
政协秘书长 | 王振中 | |
参考资料:(更新截至2024年7月) |
综述
2022年,定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93亿元,比上年增长7.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2.46、96.6、348.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11.2%、7.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2:17.3:6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5%、22.2%、61.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257元,比上年增长8.1%。
2024年1月,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05.8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370.6亿元,增长5.9%。
定西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2022年,定西市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941个,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7.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9%、26.2%、69.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0%。
2022年,定西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92亿元,剔除上年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17亿元,同口径增长4.6%;非税收入13.9亿元,增长1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3.92亿元,增长11.6%。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等10类民生领域支出263.4亿元,增长12.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
第一产业
2022年,定西市种植各类农作物841.66万亩,比上年增长1.7%。其中,粮食作物603.45万亩,增长0.4%;经济作物238.2万亩,增长5.2%。粮食作物中夏粮149万亩,秋粮454.5万亩。马铃薯、中药材、蔬菜三大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68.5、139.1、50.5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7%、2.4%、4%。
2022年,定西市粮食总产量161.94万吨,比上年增加3万吨,增长1.9%。其中,夏粮30.36万吨,秋粮131.57万吨。
截至2022年底,定西市大牲畜存栏55.39万头,比上年增长4.0%。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80.97万头、47.63万头、144.25万只和631.40万只,出栏分别为66.01万头、12.50万头、105.40万只和445.60万只。肉类总产量8.64万吨,增长3.9%;鲜蛋产量2.11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3.01万吨,增长104%。
第二产业
2022年,定西市全部工业增加值53.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股份制企业增长1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43.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38.2%;制造业增长12.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6%。分行业看,重点行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4%,四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8%,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2022年,定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实现利润总额3.48亿元,增长17.7%;营业成本217.18亿元,增长12.8%;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8.77元,比上年增加0.68元。
2022年,定西市发电量47.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5%;生产铝材34.79万吨,下降1.8%;水泥412.7万吨,下降4.8%;中成药0.45万吨,增长110%。
2022年,定西市建筑业增加值4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42家,比上年末增加25家。
第三产业
2022年,定西市批发业和零售业增加值46.89亿元,比上年增长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75亿元,增长20.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91亿元,增长6.2%;金融业增加值48.29亿元,增长4.0%;房地产业增加值31.43亿元,增长2.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92.51亿元,增长9.1%。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0%,营业利润下降30.0%。
2022年,定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9亿元,比上年增长8.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0.79亿元,增长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71亿元,增长9.0%。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173.54亿元,增长8.7%;餐饮收入27.95亿元,增长8.3%。全年批发业、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分别为108.93、165.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2%、12.4%;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为3.95、27.41亿元,分别增长9.1%、13.9%。
截至2022年底,定西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8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77.96亿元,增长14.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18.61亿元,下降3.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70.69亿元,增长7.3%。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44.7亿元,增长2.0%;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525.99亿元,增长12.2%。
2022年,定西市保费收入30.93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6亿元,增长4.7%;人身险保费收入17.33亿元,增长2.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03亿元,增长2.1%。其中,财产险赔付8.3亿元,人身险赔付0.74亿元。
科学技术
2022年,定西市财政科技支出34337万元,比上年增长123%。荣获2021年度省科技进步奖2项,推荐登记省级科技成果37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23份,交易额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44.7%。专利授权1182件,下降11.3%。其中授予发明专利权26件,增长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84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定西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90所。其中:成人高校1所,高级中学22所,完全中学11所,初中102所,九年制学校117所,小学511所,幼儿园1108所,职业学校12所,特教学校6所。
2022年,定西市在校(册)学生48.56万人。其中成人高校在校生6553人,高中在校生52677人,初中在校生86596人,小学在校生215195人,在园幼儿107308人,中职在校生16569人,特殊教育在校生679人。全市共有教职工42126人,其中专任教师39538人。
2022年,定西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9.4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03%。2022年,向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输送新生22342人,高考录取率达到85.78%,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 |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底,定西市共有国有转企改制演艺企业6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2个,农家书屋1887个,城市智慧书屋16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终端接收站点176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1887个,城市数字影院14个。全市有广播电视台8个,有线电视用户9.18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
2022年,定西市实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33个,完成投资15.1亿元,比上年增长5%。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258.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4亿元,增长9.3%。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创建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4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定西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34个。其中,医院60个,乡镇卫生院1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个,村卫生室198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6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个,采供血机构4个,健康教育所1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其他卫生计生机构3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659张。其中,医院14553张,乡镇卫生院4145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站)471张,妇幼保健院(所、站)473张。卫生技术人员1779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727人,注册护士7606人。
体育事业
2022年,定西市公共体育场地面积496.5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9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5平方米。全年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97.5枚。其中金牌43.5枚、银牌20枚、铜牌34枚。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底,定西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02万人,比上年增长5.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56万人,增长1.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5.75万人,下降0.1%。
2022年,定西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39万人,增长1.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0.21万人,下降1.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1.22 万人,增长4.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14.17万人,增长7.5%。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34万人,增长1.0%。
2022年,定西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32万人,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6亿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1.61万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7.58亿元。全市城乡特困供养1.58万人,发放特困供养金1.46亿元。发放临时救助金2.22亿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7.78万人。综合养老服务机构60个,服务床位3460张。全年发行福利彩票10699万元,比上年增长4.5%,筹集公益金2999万元。
定西市处在兰西城市群、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腹地,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贯通“一带”与“一路”。特别是兰渝铁路和宝兰客专建成通车后,定西至兰州仅半小时、至西安3小时、至成都6小时,至北、上、广8小时左右。2018年通渭到定西、定西到临洮、陇西到漳县3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定西民用机场正在谋划实施,“座中联七、八通十六达”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
2022年,定西市公路客运量311.52万人,比上年下降66.2%;公路货运量6135.36万吨,比上年增长12.5%。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29万千米(包括村路),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42.45千米;农村公路总里程10037.02千米(包括专用公路)。
名称由来
定西市取“安定西边”之意而得名,通称“陇中”。
非遗
定西市临洮彩陶系列产品
除此之外,定西人民在劳动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生产习俗。
截至2018年8月,定西市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郎山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巴当舞、通渭小曲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5项;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0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17名;岷县花儿被联合国社教文卫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定西市境内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莲峰山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齐家、寺洼等文化遗址,西起临洮绵延300千米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海内外李氏寻根敬祖的“李氏堂”和通渭温泉等。境内还有汉代新莽权衡、唐明皇御笔“哥舒翰记功碑”、元代墓葬群、明代铜钟等国家重点文物,同时还有渭源灞陵桥、陇西威远楼。
贵清山 | 贵清山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南72千米处,是陇中黄土高原最为奇秀的自然风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被誉为陇中的“小华山”、“贵清仙境”。因其绵延长达18个村社,故有“贵清十八村”之说。贵清山为石灰岩地带,群峰林立,怪石如云,森林公园林地面积3.2万亩,原始森林遍布,有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500余种,被誉为天然植物园。 |
红军长征三十里铺纪念馆 | 红军长征三十里铺纪念馆坐北朝南,原为三十里铺村村民葛生德家的“四合院”,有北主房五间,东厢房三间木楼,西厢房三间瓦房,南面为大门和三间瓦房。随着年代的推移,除朱德、张国焘、何长工、刘伯承住过的北房完整地保存下来外,西厢房与南面大门房屋在五十年代倒塌,东厢房小楼在六十年代改为一檐水瓦房。 |
李家龙宫遗址 | 李家龙宫(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李家龙宫(李氏祠堂)毁于唐末,明朝万历年间陇西知县李汝相倡导集资重建,以后数度遭毁,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进行部分增建,解放后改为学校,2002年对尚存的十一座古建筑群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保护, 200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
马家窑遗址 |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城西南10千米洮河西岸马家窑村南面的麻峪沟口,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遗址。遗址地处洮河西岸的一级阶地上。1924年首次发现并进行考古挖掘,遗址南北宽280米、东西长350米,约9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包含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的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其中以马家窑类型最为丰富,马家窑文化或马家窑类型由此得名。 |
洮砚 | 洮砚以产于中国西北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砚材主要产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境内,因卓尼县古为洮州辖区,故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石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色泽典雅,结构细密、且含多种金属粒子,石质细腻、莹润如玉,叩之无声,呵之即出水珠,用以制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且硬度适中,具有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挥洒自如,浓淡相宜等优点。 |
通渭荞圈圈 | 通渭荞圈圈以开水烫荞麦面,拌小苏打,调成糊状,旋入特制的木勺,再浸入沸油锅炸制而成。其形如镯环,色如蟹肉,味带天然之香甜,清香可口,让人垂涎,咀嚼时别有风味。 |
烧鸡粉 | 烧鸡粉是具有传统特色的地方吃食,以鸡肉、鸡蛋、淀粉、菠菜汁及多种调料加工而成,褐汤绿粉、肉蛋兼备。盛夏酷暑,可以凉食,清爽可口,消暑解热,为上乘清凉饮食;隆冬寒天,则可热食,鲜香味厚;春秋之季,可视自己口味而食。佐酒极佳,特别是病愈初起,以烧鸡粉滋补,故南北皆宜,老幼喜食。 |
2017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奖。
2021年,连续四个季度被省政府授予“进步奖”。
2019年11月,“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发布,定西排名第43。
2020年,定西市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2020年10月,定西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2月,定西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定西市连续四个季度被省政府授予“进步奖”。
2021年4月,定西市被国家禁毒委命名为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2021年12月,定西市被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2022年4月,定西市入选甘肃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名单。
全国避暑旅游十强城市 | 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城市 | 中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供应基地 |
全国夏季旅游观测点城市 | 中国薯都 | 甘肃园林城市 - |
咸辉,女,回族,1958年3月出生,甘肃定西人 。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友好城市
2009年8月27日,与贵港市缔结友好城市。
2012年4月14日,与亳州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2017年11月10日,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缔结友好市州。
2021年4月15日,与福州市缔结友好城市。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