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罪 编辑

汉语词语

问罪问罪

问罪,汉语词汇,拼音:wèn zuì,意思是指出对方的罪过,加以谴责、声讨或攻击。 严厉责问:兴师问罪。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问罪

外文名:denounce;condemn

拼音:wèn zuì

注音:ㄨㄣˋ ㄗㄨㄟˋ

释义

编辑
1、亦作“ 问辠”。指出对方的罪状而加以责备或讨伐。

2、审问罪犯以定罪。

出处

编辑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正欲问罪於 尔朱 ,出卿於桎梏。”

《隋书·炀帝纪下》:“ 商 郊问罪, 周发 成 文王 之志。”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叛贼乎。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汝等立我为主,倘兄与叔父兴兵问罪,如何解释?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恐使君不知,特差某赍哀书呈报,并求使君尽起麾下精兵,同往襄阳问罪。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接望》:“土宇方惊骚动,问辠欲全忠勇。”

鲁迅 《三闲集·通信》:“盖天下的事,往往决计问罪在先,而搜集罪状(普通是十条)在后也。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次日,早朝礼毕,幽王宣公卿上殿,开言问曰:‘王后嫉妒怨望。咒诅朕躬,难为天下之母,可以拘来问罪?’”

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

下一篇 阳城县

上一篇 启封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