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河回族区 编辑
顺河回族区,隶属河南省开封市,位于开封市区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4°20′-114°26′,北纬34°45′-34°49′。总面积86.73平方公里。 截至2022年10月,顺河回族区辖6个街道、2个乡。 2023年末,顺河回族区常住人口22.55万人。
顺河回族区,因惠济河纵贯辖区,回族居民集居区而得名。 1953年,成立回族自治区。1956年,改称顺河回族区。
2023年,顺河回族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42.90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66.14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74.01亿元,下降4.8%。三次产业结构为1.9:46.3:51.8。
中文名:顺河回族区
别名:顺河区
行政区划代码:4102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河南省开封市
地理位置:开封市区东北部
面积:86.73 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2个乡
电话区号:0371
邮政编码:4750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2.55 万(2023年)
著名景点:铁塔公园、汴京公园
车牌代码:豫B
地区生产总值:142.90 亿元(2023年)
地名由来
顺河回族区位于古都开封城区的东北部,惠济河由北至南纵贯辖区,是开封回族居民的主要集居区,故而得名顺河回族区。
建置沿革
早在距今8000 年至7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开始繁衍生息。5000多年前,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开封这块沃土就成为人口定居之所,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域。相传,黄帝的史官仓颉即活动、安葬于此。据中国史学界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夏朝自予(杼)开始的7位国君的都城可能就在今顺河回族区北或东部地区。
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在汴(今开封)建都。
金、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顺河回族区作为开封的坊、隅或区。
1953年5月,成立回族自治区。
1956年3月,改称顺河回族区。
文化大革命期间,顺河回族区称红卫区。
1972年,恢复原名称。
区划沿革
1958年3月,将龙亭区的曹门街道全部、文庙的北兴街、右司关口以东(不包括这2条街)、北门街道的北西后街以东(包括北西后街)划归顺河回族区。设立3个街道,除北门、曹门2个街道外,增设清平街道。
1960年3月,原郊区东郊东京人民公社划归“顺河” 人民公社。
1961年7月,东京人民公社从顺河人民公社划出仍归东郊。
1966年1月,东郊工业区街道建立,划归顺河回族区管辖。
1976年1月,经市革命委员会批准,工业街道分设为工业街道和宋门街道,均由顺河回族区领导。
1996年, 增设苹果园街道及所辖的10个居民委员会。
2005年8月,原郊区的东郊乡、土柏岗乡划归顺河回族区。
2014年12月,撤销东郊乡、土柏岗乡,设立东苑街道、土柏岗街道。
2015年6月,工业街道申请新设立宜春苑社区。
2016年12月 , 东苑街道新增设清水河社区。
2018年10月,苹果园街道新增设苹北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顺河回族区辖6个街道(清平街道、铁塔街道、曹门街道、宋门街道、工业街道、苹果园街道)、2个乡(东郊乡、土柏岗乡)。
位置境域
顺河回族区,位于开封市区东北部,介于东经114°20′-114°26′,北纬34°45′-34°49′之间。西与龙亭区,西南与鼓楼区、南关区搭界。
顺河回族区
地貌
顺河回族区地处豫东平原,黄河下游大冲积扇南翼,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良好,结构稳定,属黄河冲积平原,第四系全新地层,其成因为黄河冲积物,质地疏松,海拔69米至78米。
气候
顺河回族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综述
2023年,顺河回族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42.90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66.14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74.01亿元,下降4.8%。三次产业结构为1.9:46.3:51.8,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42.8%和56.1%,分别拉动GDP增长0.1、1.7和2.3个百分点。全区人均生产总值63370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顺河回族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3%。工业投资增长58.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6.4%。全年全区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33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3.5%。
财政税收
2023年,顺河回族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9.04亿元。
人民生活
2023年,顺河回族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76元,比上年增长4.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94元,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68元,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82,比上年减少0.07。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91元,比上年下降0.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548元,下降2.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35元,下降0.1%。
第一产业
土柏岗乡农业
2023年,顺河回族区油料产量175.18吨,比上年增产9.4%,其中花生产量92.20吨,增产5.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2756.31吨,增产6.1%。瓜果类农作物产量478.28吨,增产10.4%。
2023年,顺河回族区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78.21吨,比上年增长20.4%。禽蛋产量139.94吨,下降11.9%。牛奶产量3819.17吨,增长8.5%。年末生猪存栏2883头,比上年末增长7.4%;全年生猪出栏2323头,比上年增长63.1%。
第二产业
工业
晋开集团(原开封化肥厂)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顺河回族区服务业增加值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0.92亿元,增长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3亿元,下降3.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80亿元,增长0.4%;金融业增加值3.49亿元,下降6.6%;房地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4.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0.36亿元,下降19.3%;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67.8%;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加值0.93亿元,增长4.5%;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7.18亿元,下降3.5%。
国内贸易
2023年,顺河回族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26亿元,比上年增长4.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5.42亿元,增长3.3%;零售业零售额40.76亿元,增长5.9%;住宿业零售额0.50亿元,增长7.5%;餐饮业零售额8.58亿元,增长5.1%。
区长:赛睿
截至2023年10月
教育事业
河南大学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顺河回族区卫生健康委下属有11个单位,分别是回族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指导中心、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计划生育协会、东郊乡卫生院、土柏岗乡卫生院、清平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苹果园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铁塔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三级综合医院2家(开封市人民医院、开封市中医院),二级医院1家(开封市妇幼保健院),一级医院13家,各类门诊部3家、个体诊所5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乡镇卫生院2家,村卫生室34所。
民俗
庙会、灯会、鸟市、花市、夜市、风筝、斗鸡、盘鼓。
饮食
花生糕
小吃:灌汤包子、逍遥镇胡辣汤、桶子鸡、庞记桶子鸡、沙家牛肉、开封套四宝、三鲜莲花酥、五香兔肉、风干兔肉、五香羊蹄、酱瓜鸡丁、菊花火锅、大京枣、烩面、双麻火烧、芝麻翅中翅、炒红薯泥、花生糕、黄焖鱼、锅贴、羊肉炕馍、炒凉粉、冰糖熟梨、杏仁茶、江米切糕、回民羊肉汤、东华乍、锅贴豆腐等。
宗教
理事厅街天主教堂
铁塔公园
北大寺
北大寺
汴京公园
汴京公园
双龙巷
双龙巷位于老城东北部,这里走出了两位北宋皇帝,故名,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开封市民政局编写的《开封市地名志》记载:“故名双龙巷,而且自宋沿用至今。”相传五代后唐将领赵弘殷于后唐亡后的937年,由洛阳来到后周国都开封寻找出路,当时他携妻杜氏和11岁的儿子赵匡胤就住在这条巷内,两年后,杜氏生下次子赵匡义。赵匡胤成年后,文武双材,仕于后周,深受后周太祖郭威器重,位至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7年,后赵匡义即位当了皇帝,改名赵光义,是为宋太宗。赵匡义在位第三年,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南北割据势力全部被消灭,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