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武公 编辑
郑武公(? ―公元前744年),姬姓,郑氏,名掘突,周厉王姬胡之孙,郑桓公姬友之子,周宣王姬静之侄。春秋时期郑国第二任国君,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44年在位 。
姬宫湦被杀后,与秦、晋、卫三国联军击退犬戎,受封卿士。不久护送周平王迁都雒邑,受赏大片土地。后以离间计灭亡郐国,趁周天子巡视虢国防务时灭亡虢国,嫁女并杀死主张进攻胡国的大臣关其思,袭灭麻痹的胡国,使郑国逐渐强盛,为郑庄公小霸奠定基础。
别名:郑武公
谥号:武公
姓:姬
氏:郑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逝世日期:公元前 744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 770年 至 744年
前任:郑桓公
继任:郑庄公
主要成就:使郑国立足中原
最高官职:郑国第二位第二任国君
本名:姬掘突
继承君位
郑武公(中间)
开疆扩土
郑氏三公画像(左边为郑武公)
郑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郑武公占领郐国都城制邑(岩邑,今河南新密曲梁乡大樊庄),灭亡郐国。
郑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郑武公占领东虢国都城(今河南荥阳广武平城),灭亡东虢国。 然后横扫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 郑国鸠占鹊巢,把国都迁到郐国故都,使原来的寄帑之地变成自家地盘,并把旧部从陕西迁到河南,以“郑”为号新建城邑。
解放商人
郑武公为强国提出解放“商人”的口号。“商人”多是有技术、会经商的能人,周灭商后将其定为世袭奴隶。郑武公东迁后,看到他们是建设国家不可忽视的力量,就依靠这批力量,开发滩涂荒地,扩建包括虎牢城在内的城池。郑武公还把桓公寄孥的京城建成宏伟都城。京城虽然后来没有成为郑国最高统治者的统治中心,但京城如此的规模,早已超过“百雉 ”,并且还有郑桓公的宗庙所在。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设如此宏大的工程,显示郑武公之略的宏伟气魄。
盖世功德
就在郑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时,周平王对郑武公如此开疆辟土、极力扩张产生猜疑,并欲收回虎牢以东的赐地。于是,郑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迁都于郐(今河南新密),建起新都。至此,郑武公继承父志取虢、郐十邑之地,“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的雄图大略基本实现。
郑武公与家人
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为太子,于是屡次向郑武公请求,但郑武公不肯答应。 同年,郑武公去世,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
郑武公死后,安葬在今河南荥阳北部敖山的飞凤顶。飞凤顶,因武公陵墓于此,又称为武公岭,敖山也随之称为广武山。
政治
郑武公在位时期,高举“尊王”与“爱民”两面大旗,着力发展经济,并先后灭亡郐、东虢以及其他八个附庸国,势力发展到今河南洛阳附近。后来,为了东周王室的利益,郑武公让出制邑(即虎牢关)以西的一大片土地,着力向今河南荥阳的东南地区发展,并将郑国都城由京城“迁到溱洧(今河南新郑一带)”。
军事
武公伐胡
郑武公八年(前763年),郑武公想攻打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来使他快乐。然后问群臣说:“我想用兵,哪个国家可以讨伐?”大夫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讨伐。”郑武公大怒把关其思杀死 ,并且说:“胡国,是我们兄弟之国,你说讨伐它,是何道理?”胡国君主听说此事后,认为郑国和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备郑国。郑武公就趁机偷袭并攻占胡国。
刘备:“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福。”
《郑氏三公碑》碑文:“武公,保平王东迁,兴灭国,存周祀,功莫大焉。建都开疆,奠郑国四百年基业,雄才大略,谦俭恤民,国人感颂,献以《缁衣》之章。智哉!”
妻子:武姜
儿子:原繁、郑庄公、共叔段
女儿:名不详,嫁胡国国君。
吴桂苓饰演郑武公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