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让能 编辑
杜让能(841年-893年) ,字群懿,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宰相,初唐贤相杜如晦的七世族孙,左仆射杜审权长子。
出身士族京兆杜氏,咸通十四年,中进士,历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唐僖宗末年,出任宰相。唐昭宗即位,册封晋国公,迁任太尉。
景福二年(893年),昭宗李晔不满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侵吞山南,以徐彦若取代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并派三万禁军护送。宰相崔昭纬与杜让能不和,于是暗中告知李茂贞,言称出兵皆杜让能的主张。李茂贞于是出兵击败禁军,进攻至长安郊外,声言讨伐杜让能。昭宗李晔无奈之下,赐杜让能自尽,享年五十三岁,追赠太师。
杜让能出身自关中望族,以孝闻名。于咸通十四年(873年)进士及第,初任咸阳尉。宣武军节度使王铎奏请朝廷,让杜让能担任府内推官。后入朝任长安尉、集贤校理。历任淮南节度使刘邺府中掌记室、山南西道节度使牛蔚府中节度判官。
杜让能自地方入朝任右补阙,历任侍御史、起居郎、礼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当时萧遘为度支,便让杜让能以本官判度支案。
宰相王铎镇汴,奏为推官。入为长安尉、集贤校理。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入为监察。牛蔚镇兴元,奏为节度判官。
杜如晦七世族孙,父杜审权。杜审权听说崔程的女儿们有容德,为杜让能求娶,最后崔程选了一个侄女嫁给杜让能。咸通十四年(873年)登进士第,在宣武王唐锌府里当推官,历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兴元时为宰相,昭宗时任太尉。
景福二年(893年),昭宗因为节度使李茂贞表辞不逊,无法忍受,打算发兵进攻李茂贞,让能反对说“茂贞地大兵强,而唐力未可以致讨;凤翔又近京师,易以自危而难于后悔,他日虽欲诛晁错以谢诸侯,恐不能也。”昭宗不听,下令让能率禁军三万人,直逼凤翔。茂贞以六万兵马截击。后禁军大败,茂贞要求诏杀宰相,二十日,处死西门君遂、李周潼、段诩等三人。李茂贞不退兵,扬言进兵京师,乘胜至三桥。让能自知必死,曰“臣请归死以纾难。”昭宗流泪曰:“与卿决矣!”又将杜让能贬为雷州司户。十月乙未,赐死杜让能及户部侍郎杜弘徽兄弟。《新唐书》作另一弟杜彦林亦遇害,误。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父亲 | 杜审权 | 唐朝宰相,太子宾客杜元绛之子。唐宣宗时期,任翰林学士,官至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唐懿宗时期,任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参与平定庞勋之乱,加授检校司空。后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封襄阳郡公。历任河中节度使、忠武节度使。去世后朝廷追赠太子太师,谥号“德”。 |
母亲 | 出身自陇西李氏,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第七女,杜审权之妻,封鲁国夫人。 | |
弟弟 | 杜梦符 | 唐朝大臣,杜审权次子。历任度支推官,检校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
杜彦林 | 唐朝大臣,杜审权第三子。唐昭宗光化年间,官至尚书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天祐初年,任御史中丞,与杜让能一同被害。 | |
杜弘徽 | 唐朝大臣,杜审权第四子。官至中书舍人,后历任户部侍郎、弘文馆学士判馆事,与杜让能一同被害。 | |
杜汝砺 | 杜审权第五子,事迹失考。 | |
姐妹 | 杜纶 | 杜审权和李氏的长女,嫁监察御史李凝庶。 |
妻子 | 郑氏 | 出身自荥阳郑氏,杜让能之妻。 |
儿子 | 杜光乂 | 唐朝大臣,杜让能长子。历任工部郎中、左谏大夫。 |
杜晓 | 后梁宰相,杜让能次子。唐昭宗时期,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膳部郎中。朱温篡唐后,任中书舍人,官至工部侍郎、充承旨。开平四年(910年)拜相,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户部。朱友珪篡位后,杜晓任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后袁象先之讨朱友珪,杜晓为乱兵所害,朱友贞即位后诏令追赠右仆射。 | |
参考资料 |
关于杜让能的生平,主要参见《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以及《新唐书·卷九十六·列传第二十一》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