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编辑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拼音: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栈道:在悬崖上凿孔架设木桩、铺上木板建成的窄路。陈仓: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指刘邦去汉中的途中烧绝了栈道,向项羽表示无意东归与之争夺天下。数月后,刘邦出兵反击。派少量军兵去修复栈道,装作准备通过栈道出兵,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实际上他却率部绕道袭击陈仓,攻敌不备,占领了关中。后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在表面上用某一行动迷惑对方,但在暗中却采取另一种行动达到目的。也指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
中文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拼音: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近义词:声东击西、明争暗斗
反义词:明目张胆、明火执杖
注音字母:ㄇㄧㄥˊ ㄒㄧㄡ ㄓㄢˋ ㄉㄠˋ ㄢˋ ㄉㄨˋ ㄔㄣˊ ㄘㄤ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语法结构:复句式
语法属性:作宾语、定语、分句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候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時,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衍生典故
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把守。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刘邦去汉中途中将所经栈道焚毁,表示不再回关中,以消除项羽疑心;尔后绕道出兵,在陈仓击破章邯军,复归咸阳之事。后以此比喻从正面迷惑对方,暗地进行突然袭击。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
运用示例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动取五国。”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九回:“自己不好开口,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先说定了我的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