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豹城 编辑
中文名:魏豹城
得名原因:汉时韩信虏魏豹于此
现今位置:今运城市盐湖区安邑镇西一里
性质:古城名
这里所说的魏豹城,是一座城中城。她的东面,是古称禹都的安邑;她的西面,是古名凤凰的运城。随着新时期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她与安邑都由地处郊区变成了位居黄金地段的城市中心。北面,与她隔水相望的,是上世纪90年代崛起的山西经济贸易开发区——禹都市场。
这里所说的魏豹城,是一座水中城。她的四周,是碧波荡漾、岸柳拂堤的安邑水库。站在禹都市场北面的通宝国际饭店七楼阳面房间的窗口,极目远望,从南边的中条山依次看下来,她和她周围的湖水,犹似镶嵌在这幅中轴画卷上的一面翡翠宝镜。也有不少人珍爱地把她比作一颗明珠。住在湖边,白昼则有“隔窗山色增画意,照镜倒影添诗兴”的奇观,夜晚则有“一水围护飘绿带,万星垂照观玉颜”的妙景。
话说秦亡后,魏豹被封为西魏王,但魏豹却未遵命称王平阳,而是以先祖故都为都。这大概就是“魏豹城”名称的由来。汉王二年,魏豹率军跟随东征,一则深觉刘邦傲慢无礼,心怀愤懑,二则实感西楚霸王势大难敌,意欲从楚,就借故母病,请旨探亲。一旦金蝉脱壳,回归故地,魏豹便封河(津)断道,背汉从楚。刘邦遣使郦食其劝说魏豹回心转意,不想魏豹却吃了秤砣铁了心,根本不买他的账。刘邦大光其火,便命韩信率军讨伐。魏豹陈兵蒲坂(今永济),阻塞临晋,严阵以待。不料,曾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韩信,却布疑阵于临晋,伏兵马于夏阳(今韩城),木罂作舟,偷渡黄河,奔袭安邑。魏豹闻讯大惊,退守护城河环绕的都城。不想,足智多谋的韩信,故伎重演,花样翻新,一面明令士兵用木桶挑水,制造攻城假象,迷惑魏豹,一面暗中部署,利用夜间,在早已观察好的东南方向,加紧开挖泄水沟渠,直通一个叫做汤里滩的地方。魏豹不明就里,反而自恃河宽水深,窃笑韩信,你会挑水,我会增水,看你挑到何日。他哪里知道韩信挑水是假,挖沟是真,挑水士兵用的全是没有底的木桶。当他还大梦未觉的时候,韩信沟成,一夜之间,护城河里的水全被排到了汤里滩。高高的城墙就这样被攻破了。万夫不挡、威震一时、投而又背、俘而又降的魏豹,得之于勇,失之于谋,得之于水,失之于水,后来在守卫荥阳时,最终被诡诈的刘邦下令杀害了。
这一传说中的历史故事,每次听说,每次说起,都让人在感叹魏豹、赞赏韩信的同时引发很多感触,很多联想。叙述至此,不能不追忆魏豹之前魏惠王时期发生的几个历史故事,这就是孙庞斗智、围魏救赵以及孙膑用减灶之计诱杀庞涓于马陵道的著名战役;不能不想到魏国迫使商鞅弃魏、最终为秦所用,导致后来魏公子昂被商鞅计执,不得不献河西之地而迁都大梁这段历史悲剧;也不能不提及阎锡山曾驻军于此、日军曾盘踞于此这一历史耻辱。
几多兴衰,几多成败,几多荣辱。成功的是文治,不是武功;闪光的是智慧,不是刀枪;堪称的是用水,不是用兵。
如今,作为一座古代历史文化名城,“魏豹城”的确可以说是不复存在了。但曾经守护过魏豹及其城池的古城墙,尽管经过千年沧桑,已成残垣断壁,仍然坚定地屹立在西半周。也许她还在警惕地提防着偷袭之敌,时刻准备守护她的主人。不过在我看来,与其如此猜想,毋宁说她是在坚守千年历史,千年文化,毋宁说她是在用一种历史的眼光韧性地关注着现代文明,启迪着后辈诸生。
对于古城遗址,对于这段古城墙,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当地政府与文物部门,曾两次公布,三次立碑,可谓高度重视,珍惜有加。一块碑上用不同字号依次镌刻着“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魏豹城。该城系魏文侯所筑,为魏国都城。后因韩信擒魏豹于此,故称魏豹城。总面积为234257平方米。城墙四周各二十米为保护范围,严禁兴工动土,违者依法严惩。一九六二年县人委公布。一九八六年市政府重立。”另一块碑上镌刻着“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邑古城遗址。山西省人民政府2004年6月10日公布。盐湖区人民政府立。”也许随着时光的流逝,经过若干年风吹雨打,这段古城墙和“魏豹城”真的会消失殆尽,湮没在历史的深处。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基因,她将会和一湖清水繁衍养育着世世代代的人们。
魏豹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