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稷 编辑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对象。社稷为土谷之神,土载育万物,谷养育民众,土、谷是人们首要的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因而也必然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立政之基,土谷之神“社稷”也常常便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中文名:社稷
外文名:state
拼音:shè jì
一般地说,社即是土地之神。《说文解字·示部》解释说:“社,地主也。从示土。”《风俗通义·祀典》引《孝经说》:“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报功也。”这里“地主”“土地之主”中的“主”,指的便是神。所以“地主”“土地之主”即是指土地之神。也就是说,社便是土地之神。社“从示土”,“示”指神事,凡有关祭祀事的字几乎都用“示”作偏旁;“土”则表示其神所本。“社”字合“示”与“土”,自然指土(地)之神。
稷,《说文解字·禾部》:“稷,穧也,五谷之长。”段注云:“稷长五谷,故田正之官曰稷。《五经正义》《今孝经说》:‘稷者,五谷之长。谷众多,不可遍敬,故立稷而祭之。’”“稷”字的初义应是一个侍弄禾谷的人,以后又被先民敬崇为神。由于“禾”用来泛指谷类作物,“粟”又用来泛指禾谷成熟后的种子,作为“谷子”的专用名称,“稷”字一直保留。
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为睦邻欢聚的日子,同时还有各种欢庆活动,“社戏”、“社火”就是很好的例子。现代生活中的“社会”一词,也与社日活动有关。稷在西周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根据《周礼·考工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安全的生存空间,后者代表稳定的食物来源,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人民安身立命之必需。《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就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的意思。
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
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祇,这是农业之神。明孙承宗《答袁节寰(袁可立)开府》:“而世人省事者少从,有延挨日月,令当事者受其极重不返之势,奈何惟翁力图,所以为社稷远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