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底镇 编辑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下辖镇

河底镇河底镇

河底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地处洛宁县东北部,东与宜阳县石村乡和三乡镇接壤,南连洛宁县东宋镇,西靠三门峡市陕县西李村乡,北接三门峡市渑池县果园乡和笃忠乡, 行政区域面积133.7平方千米。

民国六年(1917年),属洛宁北区;2009年11月,河底乡撤乡建镇。 截至2018年末,河底镇户籍人口为48364人。 截至2020年6月,河底镇辖35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河底村。

2011年,河底镇完成财政总收入0.0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04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0万元,增值税31.86万元,企业所得税8万元。 2018年,河底镇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0个。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河底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

地理位置:洛宁县东北部

面积:133.7 km²

下辖地区:35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河底村

电话区号:0379

邮政编码:471725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豫C

人口:48364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建置沿革

编辑
民国六年(1917年),属洛宁北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成立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河底属城村区。

1955年12月,成立河底中心乡。

1956年10月至1958年3月,为河底乡和杨坡乡。

1958年7月,河底、杨坡合并为1个乡;同年11月,成立河底公社。

1961年6月,河底公社分为河底公社和杨坡公社。

1964年12月,河底、杨坡重新合并成1个公社。

1973年12月,再次分为河底公社和杨坡公社。

1984年1月,改设河底乡、杨坡乡。

2005年11月,河底、杨坡合为河底乡。

2009年11月,河底乡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编辑
2011年末,河底镇辖35个行政村:河底、席洼、杨岔、中村、牛京、前屯、后坡、上营、下营、冯岭、段庄、新生、元村、南河、茶坊、范店、程岭、城村、刘沟、杨坟、大明、麻延、杨坡、南村、郭头、刀环、牛头、河西、西原、夹沟、城头、窑头、地坪、元岗、牛曲。

截至2020年6月,河底镇辖35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河底村。

河底镇区划详情

河底村

程岭村

牛京村

南村

窑头村

席洼村

元村

前屯村

郭头村

牛曲村

杨岔村

新生村

中村

西原村

元岗村

茶房村

上营村

后坡村

地坪村

大明村

城村

下营村

杨坡村

城头村

麻延村

范店村

冯岭村

牛头村

河西村

刘家沟村

南河村

段庄村

刀环村

夹沟村

杨坟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河底镇地处洛宁县东北部,东与宜阳县石村乡和三乡镇接壤,南连洛宁县东宋镇,西靠三门峡市陕县西李村乡,北接三门峡市渑池县果园乡和笃忠乡, 行政区域面积133.7平方千米。

河底镇

地形地貌

河底镇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呈“三塬二川”之势,海拔400—500米。

气候

河底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温暖雨水少,夏季炎热干旱多,秋季多遭连阴雨,冬季寒冷长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3.7℃,极端最低气温-10.1℃;极端最高气温42.1℃。平均气温年较差11.4℃。生长期年平均230天,无霜期年平均216天,最长270天,最短18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17.6小时,年总辐射12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95.3毫米,极端年最大降雨量954.9毫米,极端年最少降雨量399.6毫米。

水文

河底镇境内有连昌河、西渡水。连昌河自陕县马蹄沟入境,由西北向东南,经宜阳县三乡镇注入洛河,境内河道长15千米。西渡水自陕县史营入境,自西向东,经宜阳韩城镇流入洛河,境内河道长6千米。

自然灾害

河底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主要是旱灾,十年九旱,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90年4月;最严重的一次冰雹发生在1993年6月,降雹时间约30分钟,受灾面积达3000亩;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造成境内沙兰杨树大面积受损,最严重一次发生在1992年8月3日,遭受龙卷风袭击。

土地资

河底镇有耕地面积10.6万亩,大部为旱地。

人口

编辑
2011年末,河底镇总人口4.3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12万人,城镇化率2.7%。另有流动人口2450人。总人口中,男性2.38万人,占54.2%;女性2.01万人,占45.8%;14岁以下8431人,占19.2%;15—64岁31251人,占71.2%;65岁以上4210人,占9.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38万人,占99.77%;回等少数民族100人,占0.23%,其中回族16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89‰,人口死亡率6.89‰,人口自然增长率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28人。

2017年末,河底镇常住人口为40697人。

截至2018年末,河底镇户籍人口为48364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1年,河底镇完成财政总收入0.0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04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0万元,增值税31.86万元,企业所得税8万元。

2018年,河底镇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0个。

农业

2011年,河底镇完成农业总产值8.67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4%。

河底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08万吨,人均653.9千克,其中小麦1.47万吨,玉米0.24万吨,谷子0.37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烟叶、辣椒。2011年,烟叶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0.25万吨,辣椒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0.048万吨。

河底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32万头,年末存栏1.12万头;羊饲养量1.76万只,年末存栏1.11万只;牛饲养量2.19万头,年末存栏1.47万头;家禽饲养量25.54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0.22万吨,其中猪肉0.09万吨,牛肉0.1万吨,羊肉0.007万吨。

商业

2011年末,河底镇有商业网点386个,职工806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087亿元;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2亿元。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河底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726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33所,在校生3591人,专任教师19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初中在校生1050人,专任教师9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河底镇教育经费达0.029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029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029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1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9.1%、9.1%、8.5%。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4%,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河底镇境内学校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河底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0户;各类图书室35个,藏书5万余册。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65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0%。

2011年末,河底镇有体育场地11处,1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河底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个,其中门诊部(所)37个,公立卫生院2个;病床10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3张;固定资产总值31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8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万人次,住院手术118台次,出院病人1629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率为1/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0万人,参合率87.86%。

社会保障

2011年,河底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户,人数69人,支出13.2万元,月人均160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9人次,支出258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17户,人数2364人,支出201万元,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2人,支出10.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72人,支出22.78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364人次;农村临时救济235人次,支出1.5万元。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850人,紧急转移安置130人,倒塌房屋105间,直接经济损失90万元,救灾支出1.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4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4.1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5万人,参保率9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河底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点2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06万件,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8万件,征订报纸1.2万份、期刊0.2万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000门,固定电话用户3000户,比上年增加12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68%;主干电缆达9000对千米;移动电话用户1.35万户,比上年增加11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5.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宽带接入用户80户。

基础设施

供电

2011年末,河底镇有3.5万伏变电站1座,另设2个农电服务所。

园林绿化

2011年末,河底镇有花坛11个,绿化面积0.2万平方米。

交通

编辑
河底镇境内有002乡道经过。

<p>河底镇地形图

河底镇地形图

河底镇卫星地图

河底镇卫星地图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河底镇取西渡水和淆水汇流之底部之意得名。

荣誉称号

编辑
2020年5月26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河底镇开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2021年8月,荣获2020年度洛阳市文明村镇。

下一篇 兴华镇

上一篇 下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