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仙太子碑 编辑
升仙太子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府店镇南缑山上。大周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东都洛阳去登封封禅时撰写升仙太子碑,六月,刻立碑文。
升仙太子碑由碑额、标题、序、铭、上款、下款六部分组成,碑高6.70米,盘龙首龟座,武则天亲书包括碑额在内的2129字,薛稷题写上下款33字,总字数2162字。武则天的飞白书,于点画落笔处,形成了鸟头状修饰,具有女性注重装饰美的特征,表现出了太子晋驾鹤升仙的飘逸之态,是研究飞白装饰书体的真实素材。升仙太子碑碑文,内容丰富,典故林立,显示了女皇武则天的才能,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天下女子第一书”。碑阴有随行大臣薛稷、薛曜、钟绍京等唐代书法家的墨迹。该碑是研究武周盛世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书法价值。
2006年5月,升仙太子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升仙太子碑
升仙太子碑由碑额、标题、序、铭、上款、下款六部分组成,碑高6.70米,宽1.55米,厚0.55米,盘龙首龟座高1.3米。共有34行,武则天亲书包括碑额在内的2129字,薛稷题写上下款33字,总字数2162字。
飞白书碑额
升仙太子碑拓片
升仙太子碑额书写“升仙太子之碑”6个大字,篆露白、为飞白体。碑阳为正文,碑文共33行,满行66字,行草相间,笔划流畅。兼有飞白书(碑额)、行草书(碑阳正文)、楷书(碑阴)多种书体。字体神韵研华,遒劲有法。碑阳正文,先追述王子晋的神话故事。武则天借古谕今,对当时的大唐社会作了尽情地讴歌。说她是“承天命,开基业”,“正八柱于乾纲,纽四维于坤载”,“郎堤封于百亿,声教洽于无垠,被正朔于三千,文轨同于有载”,而且人口众多,政令通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族和睦,天下太平。碑阴刻文三段,上为武则天《游仙诗》及诸臣题名,薛曜书;中为钟绍京等人衔名及神龙二年(706年)题记,由稷、钟绍京等人所书;下为相王李旦的题记及从臣题名。另有宋政和元年(1111年)2月邓洵武的题名。《升仙太子碑》被列为《中国最美的100传世书法》等书籍。
王子晋又名王子乔,《列仙传》云:“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土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上。三十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见,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飞白体
飞白是一种特殊的书体,也叫“飞白书”“飞白体”,相传是三国时期书法家蔡邕受到工匠用刷子蘸着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立,笔画如枯笔书就,丝丝露白,所以叫“飞白”。
升仙太子碑部分拓片
地理位置
升仙太子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府店镇南缑山上。
女皇御书升仙太子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升仙太子碑,路程约21.6千米,用时约42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