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结 编辑
元结(719年-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 猗玗子、 浪士、漫郎、 河南鲁山(今属河南省平顶山市)人,(一说,今河南洛阳人 ) 延唐县丞元延祖的儿子。中国唐代文学家,大臣,道家学者。
元结17岁开始折节向学,事元德秀。玄宗天宝六年(747年),到长安应举,因李林甫玩弄权术,应举者全遭落第,元结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年(753年),再次应进士举,翌年春,登第。安禄山反,元结率族人南奔,避难于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因号猗玗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由国子司业苏源明推荐,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集人马,抗击史思明叛军。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授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入朝,病逝于长安。
元结的作品有强烈的现实性,其写作的《系乐府十二首》中《贱士吟》《贫妇词》《去乡悲》《农臣怨》诸篇,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继承《诗经》、乐府传统,追求讽喻之道,主张作诗要“极帝王理乱之道,其诗歌不但内容富有现实性,而且不写近体,主要的是五言古风,质朴淳厚,笔力遒劲,颇具特色。元结著有散文《寱论》《丐论》《处规》《出规》《恶圆》《恶曲》《时化》《世化》《自述》《订古》《七不如》等篇,或直抒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嫉俗、忧道悯人。山水散文有《右溪记》《菊圃记》等意蕴深远。元结著作据古籍著录,有《异录》《元子》《文编》《猗玗子》《浪说》《漫记》等,均已亡佚。
元结像
唐代宗大历七年,罢还,卒于京师,寿约五十余岁。
参见《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
十五世祖:拓跋什翼犍,北魏昭成帝。
十二世祖:拓跋遵,丞相、常山王。
高祖:元善祎,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公。
曾祖:元仁基,朝散大夫、信县令、常山公。
祖父:元利贞,霍王府参军。
父亲:元延祖,魏成主簿、延唐县丞,追赠左赞善大夫。
元结
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元结所编诗选《箧中集》尚存。
漫歌八曲·大回中 | 樊上漫作 | 系乐府十二首·陇上叹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虐 |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正 | 系乐府十二首·下客谣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伤 | 寄源休 |
漫歌八曲·将船何处去二首 | 潓阳亭作 | 送孟校书往南海 | 酬裴云客 |
题孟中丞茅阁 | 系乐府十二首·贫妇词 |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正 | 无为洞口作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伤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荒 | 朝阳岩下歌 | 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 |
系乐府十二首·贱士吟 | 系乐府十二首·谢大龟 | 系乐府十二首·下客谣 | 欸乃曲五首 |
别何员外 | 石鱼湖上醉歌 | 引极三首·望仙府 | 石鱼湖上作 |
石宫四咏 | 引极三首·怀潜君 | 喻旧部曲 | 与党评事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虐 | 游潓泉示泉上学者 | 宿丹崖翁宅 | 引东泉作 |
石鱼湖上作 | 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 | 与瀼溪邻里 | 闵荒诗 |
送孟校书往南海 | 杂曲歌辞·湋乃曲 | 系乐府十二首·谢大龟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惑 |
漫问相里黄州 | 补乐歌十首·大濩 | 窊尊诗 | 演兴四首·初祀 |
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 | 漫歌八曲·大回中 | 刘侍御月夜宴会 | 漫问相里黄州 |
系乐府十二首·古遗叹 |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仁 | 引东泉作 | 忝官引 |
石鱼湖上醉歌 | 补乐歌十首·网罟 | 说洄溪招退者 | 喻瀼溪乡旧游 |
补乐歌十首·五茎 | 补乐歌十首·五茎 | 送孟校书往南海 | 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漫歌八曲·故城东 | 石宫四咏 | 朝阳岩下歌 |
漫歌八曲·故城东 | 酬裴云客 | 喻常吾直 | 引极三首·怀潜君 |
游石溪示学者 | 引极三首·思元极 | 宿洄溪翁宅 |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慈 |
登白云亭 | 补乐歌十首·六英 | 系乐府十二首·农臣怨 | 登白云亭 |
欸乃曲五首 | 石鱼湖上作 | 刘侍御月夜宴会 | 引东泉作 |
与党评事 | 题孟中丞茅阁 | 与瀼溪邻里 | 招孟武昌 |
潓阳亭作 | 演兴四首·闵岭中 | 舂陵行 | 喻旧部曲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