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 编辑

陕西省商洛市下辖县

山阳县山阳县

山阳县,隶属陕西省商洛市。位于秦岭东南侧,商洛市中南部。东邻丹凤县、商南县,西界镇安县、柞水县。北依流岭与商州区接壤;南抵郧岭与郧西县毗连 ,总面积3535平方公里。 2021年,山阳县户籍总人口46.36万人, 有回、满、蒙、壮、苗等少数民族。 截至2022年10月,山阳县下辖2个街道、16个镇, 县政府驻北大街116号。202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山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三代,为酆国。夏,属梁州。商,系商族始祖契的封国。晋,分商县南部及平阳县北部设丰阳县 (今之山阳、镇安全部和柞水大部、宁陕少部)。 唐,析丰阳西部另置安业县(今镇安县)。2001年,撤销商洛地区,设立地级商洛市,山阳县属之。

2021年,山阳县地区生产总值171.7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3.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16亿元,增长6.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山阳县

外文名:Shanyang county

别名:丰阳、凤阳

行政区划代码:611024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陕西省商洛市

地理位置:秦岭东南侧,商洛市中南部

面积:3535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16个镇

政府驻地:北大街116号

电话区号:0914

邮政编码:726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

人口数量:46.36 万(2021年)

火车站:山阳站

车牌代码:陕H

地区生产总值:171.75 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山阳县城山阳县城

三代,为酆国。

夏代,此地属古九州之梁州。

商代,此地系商族始祖契的封国。

西周,邑属雍州。春秋,属晋,又称蛮子国。战国,属秦,亦为商于地。

秦,本地属商县,隶属内史。

西汉,商县隶属弘农郡,初为楚汉交际之塞国,高祖元年灭亡,元鼎4年(前113)复设。东汉建武15年(39),商县改属京兆。

三国,商县属曹魏

西晋泰始二年(266),分京兆南部设上洛郡,分商县南部及平阳县北部设丰阳县 (今之山阳、镇安全部和柞水大部、宁陕少部)。 东晋仍设丰阳县。前秦曾于丰阳置荆州。

山阳县地图山阳县地图

南朝宋,先后侨设阳亭县、西丰县,南齐撤销。北魏太安2年(456),复设丰阳县。太和5年(481),再设阳亭县。承平4年(511),于丰阳设上庸郡,领丰阳、商县(今丹凤地)。西魏复置丰阳县,废帝2年(553),分丰阳县地增设漫川县,改属上津郡。北周保定3年(563),废漫川县,仍并入丰阳,属商州。

隋,仍为丰阳县,属上洛郡。开皇3年(588),撤销上庸郡,废南阳县,其地(上津北部)划归丰阳县。

唐,仍为丰阳县,归山南西道商州属。万岁通天元年(696),析丰阳西部另置安业县(今镇安县)。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本县均为丰阳县,属商州。

北宋,仍为丰阳县,归永兴军路商州属。绍兴2年(1132),商州知董先叛宋。次年,金人犯上津,陷金州。绍兴11年,秦桧割商、秦之半畀金,在本县中部鹘岭设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绍兴13年,丰阳改属金州。绍兴16年,宋又割丰阳畀金。绍兴31年,宋复丰阳、上津。

金初,为丰阳县。贞元2年(1154)降为丰阳镇,并入上洛县,属京兆府路商州。

元初,复置丰阳县,先属安西路,后属奉元路。元末遭兵燹县废,并入商州。

明初,仍置丰阳县,不久,降县为巡检司,属商州。成化12年(1476),复置县,改名山阳县,归西安府商州属。

清,为山阳县,初属西安府,康熙二十二年(1683),改属商州。雍正三年(1725),商州升为直隶州,属潼商道。

民国仍为山阳县,初属汉中道。22年(1933),废道,直属陕西省。24年(1935),隶属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1947),成立山阳县民主政府,与上关县(取郧西上津、山阳漫川关各一字)并存,属陕南行署。民国38年(1949)6月,全县解放,属中原人民政府。10月,仍为山阳县,属陕西省商洛专区。

1969年,改为商洛地区。

2001年,撤销商洛地区,设立地级商洛市,山阳县属之。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58年,商县的上官坊、安武和丹凤县的土门、毛里冈划归山阳。

1961年,商县和丹凤1958年划归山阳的7个管区仍划归商、丹二县。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山阳县下辖2个街道、16个镇:城关街道、十里铺街道、高坝店镇、天竺山镇、中村镇、银花镇、西照川镇、漫川关镇、南宽坪镇、户家塬镇、杨地镇、小河口镇、色河铺镇、板岩镇、延坪镇、两岭镇、王阎镇、法官镇。 县政府驻北大街116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山阳县,位于秦岭东南侧,商洛市中南部,地跨东经109度32分~110度29分,北纬33度9分~33度42分。东至银花、王闫与丹凤县、商南县为邻;西到杨地、小河口与镇安县、柞水县交界;北依流岭与商州区接壤;南抵郧岭与湖北省郧西县毗连。 东西长88.5公里,南北宽60.7公里,总面积3535平方公里。

山阳县人民政府

地质

山阳地质构造属秦祁地槽东秦岭褶皱系,境内有两个褶皱带,北部属华山褶皱带,南部属印支褶皱带。两条复活断裂带(牛耶一银花,板岩一王闫)将南北相隔呈东西展开,岩情变化较大,地层出露较全,主要为中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岩浆活动以燕山区为主,岩石多种多样,主要为结晶变质岩系和花岗岩。境内流岭一带,主要为板岩、页岩、千枚岩、石英砂岩。郧岭-带主要为沙岩和石灰岩。

地形地貌

山阳县,全境属秦岭山地,是一个岭谷相间排列的土石山区。境内群山交错,沟壑纵横,流岭、鹘岭、郧岭三大山脉背呈东西走向,构成“三山夹两川”岭谷格局。纵贯的鹃岭把北部的流岭和中部的鹘岭连接,形成中北部高、东西南三面低复杂地势。

气候

山阳地处中纬度偏南地带。位于陕西东南的秦岭山麓,属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地理分布在北亚热带和南暖带交界区域,水平方向上具有西部气候过渡性特征。境内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北部属暖温带气候,山青水秀,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1C,年平均降水量703. 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947.9小时。

水文

山阳县,河流属长江水系汉江支流,其地表结构特点是河网密布,沟壑交织,形成羽毛状和树枝状格型。一公里以上河流696条,其中集雨面在3平方公里以上178条。10平方公里以上96条,50平方公里以上27条。100平方公里以上1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2条。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2公里。主要河流有金钱河、银花河、谢家河3条,河水主要来靠降雨,受气候影响,多为季风型河流。

土壤

山阳县山高坡陡,土层脊薄,成土母质主要为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土壤种类复杂,种多块小,分布零散。土壤分7个土类,15个亚类,22个土属,88个土种,土质有沙土、粘土、壤土3种。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漫川关镇小河口漫川关镇小河口

金钱河、银花河、谢家河3条河流水力蕴藏量925804瓦。

生物资源

山阳县,动物组成比较复杂,一般南部属于东洋界,北部属于古北界。野生动物种类158种,其中兽类3目10科16种。鸟类11目34科122种,两栖动物类2目8科2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白眉雕、金钱豹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3种,数量较多的有班羚、红隼、红腹锦鸡班头鸺等。

种子植物138种688属,包括棵子植物6科16属20种,被子植物132科674属1328种,木本植物480种,草本植物868种。在种子植物中,有药用植物720种,观赏植物216种,草柔料植物23种,油脂植物32种,淀粉植物56种,纤维植物30种。

矿产资源

山阳县,探出境内有矿49种,有色金属矿15种,其中钒、铁、铜、铝、锌、锑矿量较大。非金属矿15种,煤、硫、磷、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等藏量较大。已经开发的有钒、金、铜、铅、锌、锑、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等矿。

人口

编辑
2021年,山阳县户籍总人口463687人,其中城镇人口250461人,乡村人口213226。常住人口35.7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45%。 有回、满、蒙、壮、苗等少数民族。

经济

编辑

综述

山阳县山阳县

2021年,山阳县地区生产总值171.75亿元,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8亿元,增长6.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9%;第二产业增加值83.51亿元,增长13.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6%;第三产业增加值66.16亿元,增长6.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5%。

2021年,山阳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7.40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56.71%,比上年提高2.06%。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山阳县固定资产投资142.18亿元,增长7.9%。其中,国有企业投资下降47.4%,民间投资增长52.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112.3%;第二产业增长1.7%;第三产业增长4.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4.6%。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6.8%;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32.3%。

财政

2021年,山阳县财政总收入5.50亿元,增长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3亿元,增长11.2%。地方财政支出39.04亿元,增长14.5%。

人民生活

2021年,山阳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9元,增长9.6%。其中,工资性收入10672元;经营净收入3131元;财产净收入580元;转移净收入4386元。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7元,增长7.7%。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16239元;经营净收入4479元;财产净收入1451元;转移净收入5858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5元,增长10.9%。其中,工资性收入6858元;经营净收入2467元;财产净收入179元;转移净收入3251元。

第一产业

2021年,山阳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95亿元,增长6.5%。粮食总产量9.07万吨,比上年增加1221吨,增长1.4%。其中:夏粮4.30万吨,增长2.9%;秋粮4.77万吨,与上年持平。

2021年,山阳县水产品产量1230吨,增长9.8%。造林面积6080.3公顷,育苗面积2520亩。

2021年,山阳县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12.40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385.6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8246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山阳县工业增加值73.73亿元,增长1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1.49亿元,增长18.9%。其中,轻工业产值147.93亿元,增长19.2%;重工业产值93.56亿元,增长18.5%。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产值240.61亿元,增长18.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0.88亿元。

建筑业

2021年,山阳县建筑业增加值9.78亿元,增长11.5%。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产值60.61亿元,增长42.9%,期末从业人员19577人,利润总额3.90亿元。

第三产业

邮电业

山阳县山阳县

2021年,山阳县电信邮政业务总收入9539.6万元,固定电话用户2.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3.46万户。

旅游业

2021年,山阳县共接待游客776.5万人次,增长32.0%。旅游综合收入46.93亿元,增长34.1%。

商业贸易

2021年,山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4亿元,增长11.2%。其中,城镇零售额21.62亿元,增长12.2%;乡村零售额7.22亿元,增长8.4%。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25.64亿元,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3.20亿元,增长11.9%。

金融业

2021年,山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2.97亿元,比上年增加20.70亿元,增长12.0%;各项贷款余额108.15亿元,比上年增加11.03亿元,增长11.4%。

2021年,山阳县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976.51万元。共处理财产险赔案3898起,支付赔款2251.28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总收入10769.1万元,共处理赔案5519起,支付赔款3162.51万元。人保寿险公司保费收入415.7万元,共处理赔案136起,支付赔款60.36万元。平安产险公司保费收入826万元,共处理险赔案819起,支付赔款546万元。

交通运输

编辑

丰阳塔(建于宋代)丰阳塔(建于宋代)

福银高速公路、沪陕高速、丹凤—宁陕高速公路、甘其毛都—钦州公路(国道242)、启东—那曲公路(国道345)、武西高速铁路穿过山阳县。

2021年,山阳县水毁修复公路18条16公里,新建村组水泥路65条110.6公里。货运量783万吨,货物周转量160922万吨公里;客运量416.1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7371万人公里。

政治

编辑
县委书记:谢晓军

县长:李凌云

截至2024年7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纪念碑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纪念碑

2021年,山阳县二本上线人数241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540人,小学在校学生33842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052人,幼儿园在园人数13062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图书馆:山阳县图书馆。

2021年,山阳县电脑宽带用户9.56万户,广播覆盖率99.51%,电视覆盖率99.72%。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纸质15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万种。

医疗卫生

2021年,山阳县共有卫生机构506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40人,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2693张。村级卫生室375个。

社会保障

2021年,山阳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2.56亿元,比上年增加19.36亿元,增长13.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85707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生育保险18936人,失业保险参保1735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86786人。城镇居民共有2210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农村居民共有33190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城镇新增就业3334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831人。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山阳县地接秦尾楚头,人杂南北十省,方言概分二区。以鹘岭为界,北部多秦音,属西北方言区(中原官话-关中片);南部多楚语,属西南方言区。两种方言相互渗透,产生复杂的音变现象。全县64个乡镇,几乎没有两个以上的乡镇方言完成相同。

文保

名称

时代

类型

保护级别

保护批次

山阳崖墓群

汉至清

古墓葬

国保

第七批

骡帮会馆

古建筑

国保

第七批

后村遗址

石器时代

古遗址

省保

第三批

乔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省保

第三批

山阳王宫

古建筑

省保

第四批

丰阳塔

古建筑

省保

第六批

山阳山西会馆

古建筑

省保

第七批

程豫故居

古建筑

省保

第七批

参考资料

风景名胜

编辑
丰阳塔

丰阳塔

丰阳塔,位于山阳县城关街道办事处西关社区,苍龙山祖师梁上。为六角九级密檐室砖塔。因地处古丰阳县而得名。始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宋代重修,清咸丰年间及民国时修葺。塔身上部早年已毁。现残存七级,残高21米,底层边长2.54米。对于研究唐宋时期陕南地区佛教建筑以及佛教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4年5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宫

禹王宫

禹王宫,又名湖广会馆,位于山阳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东街18号,座北向南,始建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

禹王宫采用我国古代传统的木构架结构、青砖砌墙、飞檐斗拱。规模宏伟,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将禹王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漫川关镇骡帮会馆

骡帮会馆

骡帮会馆,位于漫川古镇中街,坐东向西,现存面积13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山门、戏楼、广场、大殿(马王庙、关帝庙)、武昌馆、北会馆七个部分。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编辑
山阳天麻

山阳天麻,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山阳核桃

山阳核桃,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山阳核桃果大,种仁饱满,口感油香滑润,涩味淡。

2013年12月30 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山阳核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山阳九眼莲

山阳九眼莲,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山阳九眼莲,外观地下茎横切面以髓为中心,均匀分布气腔9个以上,故名“九眼莲”。生育期短,具有色白肉厚,味香甜脆,食后无渣等特点。

2010年0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山阳九眼莲”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商洛核桃

商洛香菇,陕西省商洛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商洛香菇,鲜菇:子实体单生、伞状,菌肉厚而紧实,闻之淡香,食之滑嫩、细腻、鲜美。干菇:香味浓厚、嫩滑筋道。菌盖肥厚、呈深褐色或栗色,略带光泽。

2017年12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商洛香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著名人物

编辑
张宏

张宏福,博士生导师,1962年生于陕西省山阳县。现任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肖绪文

肖绪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家。陕西山阳人,1953年4生。1969年入伍,清华大学毕业,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称号

编辑
2016年,山阳县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9年2月,山阳县入选2016-2018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山阳县入选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0年6月,山阳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7月,山阳县入选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2021年8月,山阳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山阳县入选2020年度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县。

2022年3月,山阳县入选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下一篇 鲁阳

上一篇 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