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邑 编辑
春秋时期楚国地名
番邑(古读PóYì),春秋时期楚国地名,主要指赣东北一带,中心地域在今江西省鄱阳县。
中文名:番邑
拼音:PóYì
《史记》:楚昭王十二年,吴取番邑,楚恐,去郢徙若阝。秦为番县,吴芮为番令,称番君是也。汉为鄱阳县。高祖十一年,追斩黔布于番阳县,即此。后汉仍属豫章郡。建安中,孙权置鄱阳郡治焉。晋、宋属鄱阳郡。齐仍为郡治。隋、唐以后,州郡皆治此。今编户三百四十里。
据清朝同治年间编撰的《鄱阳县志》记载:“考春秋时舆地(番邑),南接豫章,西接楚,东姑蔑今衢州府,北鹊岸今舒城县,东北鸠兹今芜湖县,西南艾今宁州,西北灊今九江府。大矣!汉魏以来,属易经界,犹带宣歙,延袤千里。后渐析置广晋今废、枭阳今都昌、新平今浮梁诸县。”
可以看出,春秋时代的番邑十分广袤,不但囊括了今赣东北全境,还包括皖南、皖西南的部分地区,其中就有后世的宣州、歙州(即徽州)等地。
春秋建制,始名番邑。秦皇一统中国,宇内首设番县。西汉曰番阳,东汉称鄱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