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王岭 编辑
在陕西蓝田县城东16公里公王岭村南侧(东经109°29′22″,北纬34°11′06″),因1964年发现“蓝田人”化石而著名。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埋藏在秦岭山前灞河左岸最高一级阶地棕红色砂质粘土(即 “红色土”或“离石黄土”)中。
中文名:公王岭
地区:陕西蓝田县城东
成名原因:发现“蓝田人”化石而著名
自然环境:灞河左岸最高的一级阶地
他们打制的石器比较简单,又粗又大,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已经有不同类型石器分工的迹象。这就是著名的蓝田人。他们的化石于1963—1965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
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大约有778毫升。但是有一点却
公王岭
公王岭
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像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陈家窝与公王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也反映了时代的不一致。
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骨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人头骨相比较,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例如,顶骨前囟点附近的厚度,北京人的6个头骨的平均值为7~9.9毫米,爪哇人的4个头骨平均约5.5~10毫米,蓝田人则为16毫米。蓝田人头骨的高度是所有直立人中最低的一个。蓝田人的脑量估计为780毫升左右;而爪哇人为775~900毫升;北京人为850~1300毫升。 蓝田人的牙齿和北京人女性的比较接近,但更大一些,蓝田人比爪哇人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 (Homo erectus modjokertensis)可与之相比。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