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镇 编辑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下辖镇

辋川镇辋川镇

辋川镇,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地处蓝田县南部,秦岭北麓。东与蓝桥镇接壤,西与小寨镇毗邻,北接蓝关街道 ,总面积284.81平方千米。

辋川镇境内名胜古迹有唐代诗人王维故居及唐宰相宋之问别墅旧址,有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及刘邦与秦军最后决战的峣关、蒉山古战场,辋川溶洞、蓝关古道、王维手植银杏林等。

截至2020年6月,辋川镇下辖15个行政村 。2018年,辋川镇户籍人口21218人 。2011年,辋川镇农业总产值达到680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900万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辋川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地理位置:蓝田县南部,秦岭北麓

面积:284.81 km²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官上村

电话区号:029

邮政编码:710511

气候条件:暖湿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陕A

人口:21218人(2018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地名由来

古时,川水流过川内欹湖之际,峡谷两侧山问众多溪流汇入欹湖,由高山顶俯视,川流逶迤弯曲,环凑涟漪,好似车轮辋状,因而叫做“辋川”,辋川镇亦因此得名。

建置沿革

唐代已称辋川。

1949年后,设乡,政府驻地山底村。

1949年7月,辋川归葛玉区管辖,分六乡、七乡治之。

1958年9月,成立辋川公社。

1958年冬,义将辋川归于葛玉公社管辖。

1961年5月,重新设立辋川公社。

1984年6月,设立辋川乡。

2011年7月,撤乡改设辋川镇。

2015年2月,玉川镇并入辋川镇。

辋川镇电子地图辋川镇电子地图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6年,辖阎家、河口、安家山、官上村、山底、苜蓿沟、白家坪、斗沟村、锡水洞、西杆沟、东杆沟、双龙村、六郎关13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辖官上、闫家、河口、安家山、苜蓿沟、山底、陡沟、白家坪、西轩庙、锡水洞、东轩、双龙、六郎关13个行政村;下设52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辋川镇下辖15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驻官上村。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610122113202

220

核桃沟村

610122113208

121

董家岩村

610122113209

220

渗金庙村

610122113212

220

红门寺村

610122113215

220

七安子村

610122113216

220

甘家坪村

610122113224

121

官上村

610122113225

122

闫家村

610122113226

122

河口村

610122113227

122

安家山村

610122113229

122

山底村

610122113230

220

白家坪村

610122113233

220

锡水洞村

610122113235

220

双龙村

610122113236

220

西河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辋川镇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南部,秦岭北麓浅山。东与蓝桥镇接壤,西与小寨镇毗邻,北接蓝关街道。辖区东两最大距离1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7下米,总面积284.81平方千米 。距县城15千米。

辋川镇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辋川镇地处秦岭北麓浅山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东、南、西依山靠岭,中部为川地向北扩展,呈簸箕形。平均海拔800米。

气候特征

辋川镇属暖湿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冷暖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100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12天,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10月。

水系水文

辋川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为辋川河,为灞河第二大支流,境内流长7.5千米。

自然资

辋川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石灰岩、高岭土等,储量约为1200万吨,可开采量700万吨。

人口

编辑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总人口1153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96人,城镇化率10.4%。另有流动人口1201人。总人口中,男性5649人,占49%;女性5886人,占51%。2011年,辋川镇人口出生率10.25‰,人口死亡率7.56‰,人口自然增长率2.6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5人。

2018年,辋川镇户籍人口21218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财税收支

2011年,辋川镇财政总收入73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0万元,比上年增长22%。人均财政收入360元,比上年增长21%。2011年,辋川镇实现税收46万元。

人民生活

2011年,辋川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852元。

第一产业

2011年,辋川镇耕地面积7847亩,人均0.68亩,林地面积8.2万亩。2011年,辋川镇农业总产值达到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5%。

种植业

辋川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辋川镇粮食生产4354吨,人均377千克。其中小麦2354吨,玉米2030吨。

辋川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辋川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8亩,产量4吨;蔬菜种植面积1100亩,产量3380吨,主要品种有西红柿、甘蓝等,其中西红柿1500吨、甘蓝1660吨。

林业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累计造林2.3万亩,其中经济林1.2亩,林木覆盖率71.6%。

2011年,辋川镇水果种植面积600亩,产量1100吨,主要品种有板栗、核桃。

生产条件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有大型农业机械30台。

第二产业

2018年,辋川镇有工业企业3个。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有商业网点24个,从业人员72人。2011年,辋川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

2018年,辋川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6个。

邮电通信

2011年,辋川镇有邮政代办网点1个,从业人员1人,投递线路单程总长度6.2千米,乡村通邮率100%。业务收入25万元。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8个,固定电话用户760户;移动电话用户6300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100%,比上年提高3.2%;互联网端口总数190个,已占用端口总数108个,宽带接入用户96户,比上年增加23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8万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人均储蓄10000元。

辋川镇地形图辋川镇地形图

交通运输

编辑

交通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共建成通村通组水泥路62千米,砂石路17.2千米,架设桥梁6座;蓝葛公路,福银高速贯穿全境。有县乡(镇)级公路1条,总长13千米。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道路总长度1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84米。

运输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共有大中小型运输车辆290余台,从事运输人员300余人。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67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20所,在校生2330人,专任教师16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1所,在校生432人,专任教师38名,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7%。2011年,辋川镇教育经费达420万元,比上年增长15%。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成员12人;文化专业户2个,手工艺人13人,乡镇文化中心1个,文化从业人员19人。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广播电视用户2700余户,均采用卫星模式接收。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13个,集镇卫生所、医药店2个;其中辋川卫生院共有床位8张,固定资产总值11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4人。2011年,辋川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8%。

社会保障

2011年,辋川镇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参保人数6965人,参保率91.38%。

社会福利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93户,人数985人,支出9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人,共支出2.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6人次,支出4.86万元;农村临时救济300人次,支出5.2万元,比上年增长16%。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有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1千米,生产能力220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千米。

截至2011年末,辋川镇有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1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1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2%,供电可靠率99.7%。

风景名胜

编辑
辋川镇秦岭北麓一条风光秀丽的川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历史上为“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辋川溶洞、蓝关古道、王维手植银杏林、大唐王维苑等人文景观星罗其布,素有“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之誉。

“辋川烟雨”为蓝田八景之冠。辋川河:一名辋水、辋谷河、渥水。《水经注》:“渥水西绕关北历柳城又西流入灞”。《雍大记》:“渥水即辋谷水商岭水,流至辋谷如车网环凑”。《长安志》:“辋谷水出南山北流入灞水”。为灞河的第二大支流。

辋川溶洞,也称锡水洞,位于辋川镇以东约3千米处,为蓝田县旅游景点,1974年开放。洞由东西两个洞组成,东为碧天洞,西南有锡水洞,相传该洞由唐八仙之一的韩湘子锡杖所通而成。海拔1200米,其山多由石灰岩构成,因受地下水溶解多洞,洞多钟乳,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最深处可达700米,洞内奇石嶙立、形态各异,有“仙猴献桃”、“鉴真东渡”、“玉女沐浴”等,最神妙的是敲打钟乳可发出不同节奏的音律。洞内潺潺流水,寒气逼人,因有韩湘子在此修道,被道教奉为“七十二福地”的第五十五福地,在洞的东面有锡水庙,文革时被毁。每年古历二月初七是这里的庙会,来这里参观的人骆驿不绝。

辋川镇

下一篇 三官庙镇

上一篇 蓝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