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绣线菊 编辑
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 L.),是蔷薇科绣线菊属直立灌木。绣线菊嫩枝被柔毛,老时脱落;冬芽有数枚褐色外露鳞片,疏被柔毛;长圆形或金字塔形圆锥花序,被柔毛;苞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或有少数锯齿;花盘环形,裂片呈细圆锯齿状;花期6~8月;果期8~9月。 绣线菊的花头碎紫成簇而生,心中吐出素缕,如线之大,自夏至秋都有,故名“绣线菊”。
绣线菊原产于中国东北以及河北等地,蒙古、日本、朝鲜以及欧洲东南部均有分布。 绣线菊是阳性植物,耐寒、不耐热,高温生长迟疑或不良,栽培介质以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为佳。绣线菊主要以分株繁殖、扦插繁殖为主。
绣线菊枝繁叶茂,叶似柳叶,小花密集,花色粉红,花期长,自初夏可至秋初,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植物和蜜源植物,也是理想的植篱材料和观花灌木,适宜多种用途栽培观赏。
(概述图参考来源: )
中文名:绣线菊
拉丁学名:Spiraea salicifolia L.
别名:柳叶绣线菊、蚂蝗草、珍珠梅、马尿骚、空心柳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绣线菊属
种:绣线菊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绣线菊
绣线菊线稿图
绣线菊贫齿变种
绣线菊巨齿变种(Spiraea salicifolia L. var. grosseserrata Liou)叶缘锯齿较深,呈缺刻状重锯齿。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生于河岸旁。
播种繁殖
绣线菊
扦插繁殖
扦插床设置遮阴网。床宽1米,长5米,床底铺15~20厘米马粪,用于保湿,上铺河沙20~30厘米,扦插前浇透底水,喷酒0.5%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后备用。扦插时间在6月中下旬进行,开花以后,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长10~15厘米,随采随插于沙床中,插穗只保留顶部少许叶子,其余叶子剪掉,以减少蒸发。插穗插入沙床中,扦插深度为1/3,株距3~5厘米,行距6~10厘米,直插,插后压紧,浇透水,扣上塑料棚。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插后头一周每天浇水一次,一周后减少浇水量,半月形成愈伤组织根,生根率95%以上。生根后,逐渐撤去塑料膜,进行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第二年春季即可移栽。
浇水与施肥:栽植前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的肥,深翻树穴,将肥料与土壤拌均匀。栽植后浇透水。绣线菊怕水大,水大易烂根,因此平时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绣线菊喜肥,生长盛期每月施3~4次腐熟的饼肥水,花期施2~3次磷、钾肥(磷酸二氢钾),秋末施1次越冬肥,以腐热的肥或既肥为好,冬季停止施肥,减少浇水量。
整形修剪:以春季为好。早春于萌芽前剪去干枯枝、过密枝、病弱枝、老化枝,使株形美观,花繁叶茂,植株旺盛生长。
绣线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