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 编辑

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

北海市北海市

北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别名“珠城”,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 ,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地形平坦开阔;气候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亚热带特色,总面积3337平方千米,全市下辖3个区、1个县,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88.10万人。

民国十五年(1926年),成立北海市。北海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历史上是云贵、川、桂、湘、鄂等省与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列入全国首批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是中国西部唯一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曾入选“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并获得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2022年,北海市生产总值为1674.21亿元,比2021年增长3.5%。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北海市

外文名:Beihai(英语)Pakhoi(邮政式拼音)

别名:珠城、Bwzhaij(壮文)

行政区划代码:4505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理位置:广西东南部沿海

面积:3337 km²

下辖地区:3个区、1个县

政府驻地:北海市海城区

电话区号:0779

邮政编码:536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88.10 万(2022年底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北海银滩、涠洲岛、北海老街、星岛湖旅游区、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机场:北海福成机场

火车站:北海站、合浦站

车牌代码:桂E

地区生产总值:1674.21 亿元(2022年)

成立时间:1926年

历史沿革

编辑

秦至清代时期

北海

合浦县地秦称百越或扬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南取百越之地”“秦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合浦属象郡地。

秦二世胡亥三年至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207—112年),南海尉赵佗立南越国,合浦属南越国领地。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置南海、苍梧、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郡下同时置县,隶交州,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改交州为交趾刺史部。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合浦郡统有合浦、徐闻、高、临允、珠崖五县。北海属合浦郡合浦县地。

三国

黄武七年(228年),改合浦郡为珠官郡,统县合浦县析置珠官县,赤乌五年(242年),以徐闻境置珠崖郡。太元二年(252年),珠官郡复为合浦郡,领合浦、珠官、昌平、平山、连山、连道五县,隶交州。北海市境先后属珠官郡合浦县、合浦郡合浦县地。

晋太康二年(281年),天下划为十九州,交州是其一,省珠崖郡入合浦郡,州统郡七,县五十三。合浦郡统县六:合浦、南平、毒质、珠官,以原珠崖郡的徐闻归属,合浦县析置荡昌县(今容县)。北海属合浦县地。

南朝

宋永初元年(420年),合浦郡仍隶交州。元嘉九年(432年),析合浦郡置宋寿、宋广、安居三郡(今钦州市境),同时析合浦县置临漳郡隶广州。泰始七年(471年),以广州的临漳郡和交州的合浦、宋寿二郡及增置的百梁、龙苏、安昌、南流、永宁、富昌六郡共九郡置越州。合浦郡统合浦、徐闻、珠官、荡昌、朱庐、晋始、新安七县。北海属合浦县地。

齐建元元年(479年),合浦郡治徐闻,以越州的宋寿郡隶交州,撤宋广郡改置宋广县,隶属合浦郡;统县有徐闻、合浦、朱庐、新安、晋始、荡昌、朱丰、宋丰、宋广九县。临漳郡统县有漳平、丹城、劳石、容城、长石、都并、绥端七县,俱在今合浦和浦北县境。永明六年(488年),合浦郡复治合浦。

梁天监元年至陈祯明三年(502—589年),原交州郡县“废置离合,不可胜纪”。交州分置州有七郡,县数多,以致当时的州域“不及前一郡”之广,与越州、临漳等郡混举,故梁、陈二朝交州的郡县很难分期确指,北海属合浦县境。

开皇九年(589年),废合浦郡,置越州。大业元年(605年),改越州为禄州。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合浦郡治合浦,隶杨州,统县十一,其中合浦、封山、龙苏三县均在今合浦、浦北县境内。郡境含今雷州半岛和玉林市。北海属合浦县地。

武德四年(621年),合浦郡更置越州,次年设交州总管府,不久改为都督府,统越州。贞观元年(627年),设岭南道经略使,统交州都督府。贞观八年(634年),改越州为廉州。调露元年(679年),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天宝元年(742年),复置合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廉州,仍隶安南都护府(《新唐书》为“岭南道容州都督府”)。自贞观以来,州郡更置析并频繁,但北海属合浦县境不变。

五代

南汉乾亨元年(917年),廉州合浦县境析置常乐州,另置博电、零禄、盐场三县归辖,廉州统县有合浦、封山、蔡龙、大廉四县。大宝三年(960年),改合浦县为媚川都,驻军8000人于沿海专事采珠,媚川之名,殆由此定。北海先后属合浦县、媚川都辖地。

开宝四年(971年),撤媚川都,次年,撤封山、蔡龙、大廉三县并入合浦县;撤常乐州,置石康县,以原博电、零禄、盐场三县地归属石康县,隶廉州。同年以原驻旧州的廉州治迁至长沙场(今石康镇顺塔村)。北海属合浦县境。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廉州更置为太平军,驻海门镇(今廉州镇),撤合浦县并入石康县,北海属太平军石康县辖境。

咸平元年(998年),撤太平军,复置廉州和合浦郡,统合浦、石康二县,隶广南西路,廉州治海门。北海属合浦县境。

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湖广行中书省,合浦郡更置为廉州路安抚司。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置廉州路总管府,隶于海北海南道宣慰司。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置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治合浦县,领合浦、石康二县如旧。隶湖广行中书省。北海境属合浦县。

洪武初,倭寇沿海为患,自石城(今廉江县)界西起,沿海岸区置八寨防倭,依次为川江寨、陇村寨、调埠寨、珠场寨、白沙寨、武刀寨、龙潭寨、古里寨,以巡检一员驻居中的珠场寨(今南康镇)统辖,史称“珠场八寨”或“防寇八寨”,北海市境分属龙潭、古里二寨防地。

洪武元年(1368年),湖广行中书省析置为广东、广西行省,改廉州路为府,领合浦、石康二县。三月,隶于广西行省,四月改隶广东行省。北海境属广东自此始。

洪武七年(1374年)十月,降廉州府为廉州,撤合浦县人石康县。

洪武九年(1376年),钦州降为县,与灵山同属廉州,隶雷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五月,复廉州为府,钦县为州。廉州府领合浦、灵山、石康三县和钦州。

成化八年(1472年),撤石康县并人合浦县,隶廉州如旧。北海属合浦县地。

北海之有乡都(基层行政)建制,自宋朝始,此前无考。明朝有三村乡和清和乡的设置,三村乡辖今海城、银海(部分)二区,清和乡三图辖今铁山港区。

顺治元年(1644年),廉州府建置与隶属沿旧未变。

康熙初,设北海镇标,驻北海,北海地名始见。珠场八寨改置珠场寨,更驻以水师巡检。道光八年(1828年),广东省举办团练,合浦县分设十六团,五十三局,各团下设局数不等。北海为靖海团管区,辖北海、涠洲、高德三局,铁山港区属珠江团管区。咸丰六年(1856年),珠场巡检移驻北海,北海属廉州府合浦县珠场巡检司治地。

光绪十四年(1888年),升钦州为直隶州,置防城县归辖,廉州府统合浦、灵山二县,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遂溪县属的涠洲岛归辖合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廉钦道,统廉州府、钦州。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廉钦道更置钦廉军政府,统属府州县不变。同时议设北海自治会,属廉州府合浦县。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广东全境光复,废廉州府,成立广东省钦廉军政分府,旋又改称为钦廉绥靖处,驻钦州,辖原廉州府境。北海同时成立自治会行使管理市政职权,辖境北至杨家山(乾体乡属),东至西村港;划分第三、第四行政区,高德东片属第三区,西片属第四区。

民国三年(1914年),撤钦廉绥靖处,改设钦廉道,民国九年(1920年)裁撤,合浦县直属广东省。北海属合浦县辖市。

民国十五年(1926年),成立北海市政筹备处,行市建制,直辖于广东省。此前的基层行政仍沿靖海团、局建制不变。至此,靖海团局裁撤。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撤市政筹备处,复归合浦县管辖。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南区绥靖公署,驻茂名,合浦县归辖,北海属合浦县辖市不变。

民国二十年(1931年),合浦县分设自治区,北海市属第二区,区治北海,管区北至杨家山,东至福成,辖三镇(北海、高德、涠洲)五乡(海西、海东、高北、高南、福成)。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设立涠洲、斜阳管理局,受省直辖。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6月,涠洲、斜阳管理局裁撤,仍归北海市管辖,设公安分驻所代行原管委会职权,设北海市政局,直辖于合浦县。基层政权复沿旧团局管区各设若干自治区,共52区。为时甚短,不能缕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南区绥靖公署裁撤,设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合浦、钦县、灵山、防城、海康、遂溪、徐闻七县。区署驻廉州,北海隶属不变。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合浦县第二区改为第五区,管区北至大龙圩,东至石头埠。辖二镇(北海、南康)五乡(高德、福成、白龙、白鹅江、大龙圩)。撤北海市政局,改置北海镇公所。

民国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1940年—1945年),合浦县第五区改为第三区,仍驻北海,管区缩小,辖四镇(北海东镇、西镇、南康南镇、北镇)三乡(高德、福成、白龙)。涠洲岛为日军占领。暂成瓯脱之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涠洲岛收复,为合浦县辖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合浦县第三区裁撤。民国38年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裁撤。北海东镇、西镇,高德乡,涠洲乡,婆围乡,福成乡直属合浦县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4日,北海解放,7日,成立北海军政委员会,20日,接管原东、西镇公所,分设东、西街人民政府,除涠洲岛尚未解放外,市区行政仍按旧政权管辖范围进行管理。1950年1月,设广东省南路专区,旋改为钦廉专区,统合浦、防城、钦县、灵山四县。专署驻北海。5月,设北海镇人民政府,取代军政委员会行政职能。属合浦县人民政府领导。6月,建立乡、街基层政权,城区分设中山外街、中山东街、中山西街、珠海东街、珠海西街和新民街6个街道办事处;郊区分设东靖乡、西靖乡、高德乡、七星乡、海东乡、涠洲乡等6个乡政府。

1951年1月,北海镇改为地级市建制,3月成立北海市人民政府,直属广东省政府领导。基层政权更置,郊区设第一区、第四区和第五区3个区公所,城区设第二区、第三区2个区政府。5月,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4县(含北海市)转托广西省领导,1952年3月划归广西省,北海市将原来5个区改为4个区,分建22个乡3个镇。1953年1月,北海市委托中共钦州地委领导,省辖市级别不变。将第一、第二区政府合并为郊区。第二区政府辖16个小乡,2个镇。保留第三区政府,辖3乡1镇。市区政府改称第一区人民政府,辖6个居民委员会。将包家、平阳、军屯3个乡划归合浦县。1955年7月1日,北海复归广东省,原省辖市建制不变,改归中共合浦地委领导。1956年4月,北海市改为县级市,7月,包家、军屯、平阳三乡再度划归北海。

1958年11月,北海市改为合浦县北海人民公社,北海市人民政府改称北海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公社与基层改师团建制。1959年6月撤销北海公社建制,北海改为县级镇,受湛江专署管辖;原各个团分别改为渔业、郊区、涠洲、城镇四个公社。1960年2月增设水上运输公社。1961年4月,公社体制调整,将5个公社调整为8个:城镇、西塘、高德、地角、外沙、咸田、涠洲、水运,共设生产大队74个。

1964年10月,恢复北海县级市建制。1965年6月,北海市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由新设的钦州专员公署管辖。

1968年4月,成立北海市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1979年,建立华侨渔业公社,属乡镇级建制。1980年,撤销北海市革命委员会,恢复北海市人民政府,县级市不变。1983年10月,恢复北海市地级市建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直接领导。1984年9月,撤销公社,恢复区、乡(镇)建制,设海城、郊区2区;地角、新港(原华侨渔业公社,后又改称侨港镇)、涠洲3镇;高德、西塘、咸田3乡。

1987年7月1日,原隶属钦州地区的合浦县划为北海市属县。

1993年12月,郊区所属的西塘乡、咸田乡改为镇建制。

1995年2月,北海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郊区,设立银海区,合浦县属福城镇划入;增设铁山港区,以合浦县属的南康、营盘2个镇归辖,增设兴港镇;扩大海城区行政区域面积。北海市行政区划为1县3区。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1年底,北海市辖3个区、1个县: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及合浦县,共22个镇、1个乡、7个街道、94个社区、336个村。市政府驻海城区和平路。

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邮编

管辖

海城区

140

536000

涠洲镇、东街街道、中街街道、西街街道、海角街道、地角街道、高德街道、驿马街道

北海政区图

银海区

475

536000

福成镇、银滩镇、平阳镇、侨港镇

铁山港区

394

536017

南康镇、营盘镇、兴港镇

合浦县

2380

536100

沙田镇、山口镇、白沙镇、公馆镇、曲樟乡、闸口镇、常乐镇、石康镇、石湾镇、廉州镇、西场镇、沙岗镇、党江镇、乌家镇、星岛湖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部湾东海岸,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26′—21°55′34″之间,全市南北跨度114千米,东西跨度93千米。东邻广东省,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从北海港到海口市124海里,到湛江市255海里,到广州市480海里,到香港425海里,到越南海防157海里;公路到南宁市204千米,到钦州市106千米,到防城港市171千米。总面积3337平方千米。

北海市

地形地貌

北海市境内大陆部分是一个呈犀牛角形的半岛,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地形平坦开阔,海拔一般较低,属滨海平原;海岛部分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比大陆部分稍高,属火山岩台地。滨海平原为大陆区的主要地貌单元,地势平坦,总的趋势由北向南微倾斜,地表略有起伏,南部起伏甚小,北部起伏略大,组成物质为第四纪的粘土质砂、砂质粘土和砾砂等松散沉积物;属以冲积为主的滨海平原。其上零星散布着基岩孤立残丘,发育数条小河流、小溪,沿海岸发育海成地貌,西北部为海蚀地貌,南部为海积地貌。海岸地貌分布于大陆区、涠洲岛、斜阳岛沿岸,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两类型。

气候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南端,地处低纬度,濒临:北部湾。北海市的气候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亚热带特色。冬半年(10月至次年3月)主要受偏北季风控制,夏半年(4—9月)主要受热带高压、强风和偏南风影响。秋春相连,长夏无冬,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北海的风向分布具有典型的季风特征。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半年多吹偏北风。4月和9月为冬夏季风交替期。4月份由冬季风转为夏季风,最多风向由偏北向偏南过渡;9月份由夏季风转为冬季风,最多风向由偏南逐渐转为偏北。正常年份,10月份至次年3月份以偏北风居多,4月至9月以偏南风为主。

地质

北海之路

北海市区(包括大陆区、海岛区)地处华南准地台南端,北部湾拗陷区的北部隆起和中部拗陷,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大致经历早古生代地槽型沉积、晚古生代准地台型沉积、中生代-新生代陆缘活动带盆地沉积三大发展阶段。境地地层自老而新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第三系及第四系。出露地层以第四系最为发育,占面积97%,此外为志留系约占面积3%。北海市区的大地构造单元位置系属南华准地台西南端,北部湾拗陷区的范畴。大陆区属于北部湾拗陷北部隆起,海岛区属于北部湾拗陷的北缘部分。其次级构造单元的有斗鸡岭——冠头岭隆起带、南康拗陷盆地、涠洲凹陷带、斜阳拱摺带。

水文

北海市海岸带地处广西海岸线的东南端,南濒北部湾,东和雷州半岛相邻,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与钦州市相接,面向东南亚,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在军事、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北海市境内海岸线长,滩涂宽广,沙滩港湾众多且发育,浅海辽阔,水道多。北海市拥有海域6万多平方千米,其中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2100平方千米,其中滩涂500多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涠洲岛涠洲岛

北海市区地表水系不发育,溪流短小且多具季节性。最大河流三合口江,从北向南流经牛尾岭至大冠沙入海,三合口江上游建有牛尾岭水库,有效库容1130万立方米。此外还有龙头江、后沟江、七星江、鲤鱼地等小型水库。湖海运河是北海半岛上一条人工渠道,运河水来自合浦水库,从合浦六湖水库放水进入北海半岛灌溉,涠洲岛无常年流水的河流,只在雨季有暂时性溪流,岛上西角利用冲沟建成一座小型水库。北海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是近期城市供水的唯一淡水水源。其类型主要是松散岩类孔隙水,其次是孔洞裂隙水。

植物资源

北海市境内陆地植物有700多种,其中用材植物50多种,经济作物660种。珍稀树种格木,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零星分布于营盘及合浦县的山口、沙田、乌家等地。华库林木,国内罕见,仅在南康发现一株。南亚松、铁线子、箭毒木等零星分布于市境丘陵和东南台地区。海洋植物红树林主要品种有木榄、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秋茄等,市区沿海侨港镇、大冠沙、营盘、福成等处有零星分布,面积数十至数百亩不等。

动物资源

北海市境内哺乳类动物有野猪、穿山甲、狐狸、黄獠、果子狸、獾、貉、山狗、松鼠等,主要分布于市辖县境北部丘陵山林地区,数量很少,臊鼠、田鼠等鼠类则广为分布。鸟类于沿海(包括涠洲、斜阳岛)及丘陵、树林、水泽地带较多见的鸟有:斑鸠、火鸠、鹩哥、麻雀、乌鸦、喜鹊、槟榔青、翠鸟(钓鱼雀)、啄木鸟、画眉、鹌鹑、猫头鹰、鹰、鹞等,候鸟有白鹤、番薯鹤、天鹅、雁、海鸥、野鸭等。爬行类有鳖、金钱龟、山龟等。淡水鱼类有鲢鱼、鲫鱼、黄鳝、泥鳅、鲮鱼、鳊鱼、鳜鱼、梭鱼、鳐、鳙(大头河)、马口鱼、赤眼鳟、塘角鱼(胡子鲶)、斑鱼(钱鳢)、鲩鱼(草鱼)、青鱼(黑鲩)、白鲳、尼罗罗非鱼、鲻鱼、鲶鱼、黄、鲈鱼、刺鲃、圆头鲂等。昆虫有蜂类、蝶类、蛛类、蚂蚁、螳螂、蜻蜓等。

矿产资源

北海市境内有非金属矿14种。非金属矿品种多,具有开发价值的矿点59处,高岭土、粘土、石英砂等建筑、工业用矿资源丰富,开采容易,海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藏。 金属矿有钛铁矿、高岭土、石英砂等,其中铁、钛矿已列入国家重点勘探项目。北部湾是中国六大油气盆地之一,已探明石油储量2256万吨,天然气储量350亿立方米。石英砂矿已探明储量3000万吨,石膏矿已探明储量2.71亿吨,陶土已探明储量1.89亿吨,钛铁矿已探明储量126万吨。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海市常住人口为1853227人。

截至2021年底,北海市常住人口187.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0.2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9%,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为9.9‰,死亡率为6.1‰,自然增长率为3.9‰。

2021年,北海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6.52万人,户籍人口约4.25万人,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常住)有8个,分别为蒙古族、苗族、壮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土家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识别的北海市有少数民族成份46 个,分别为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鄂伦春族、赫哲族。2021年,全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6.52万人,户籍人口约4.25万人,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常住)有8个,分别为蒙古族、苗族、壮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土家族。

北海市2018-2022年常住人口

年份

人口(单位:万)

2022

188.10

2021

187.24

2020

185.32

2019

170.07

2018

168.00

参考资料:

北海市2018-2022年常住人口北海市2018-2022年常住人口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蔡锦军

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莉

副市长

乔毓、鲁性东、段炳德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陆海生

市政协主席

毛艳琼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曾玲

截至2024年6月,参考资料来源

友好城市

海口市

攀枝花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黄山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

北京市宣武区

天津市大港区

贵阳市

淮安市

泸州市

凉山彝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

玉溪市

乐山市

天津市河西区

新余市

个旧市

昆山市

成都市

襄阳市

渭南市

六盘水市

凯里市

拉萨市

上海市普陀区

绵阳市

重庆市南岸区

辽阳市

抚顺市

长春市

杭州市

东营市

东莞市

日本八代市

韩国浦项市

美国塔尔萨市

德国卡尔夫市

加拿大勒杜克市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市

韩国群山市

瑞士联邦卢加诺市

斐济苏瓦市

越南海防市

印度尼西亚三宝垄市

捷克亚布洛内茨市

墨西哥贝尼托华雷斯市

柬埔寨白马省

泰国合艾市

菲律宾普林塞萨市

-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北海市生产总值为1674.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9.55亿元,比2021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761.53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673.14亿元,增长0.3%。

2022年,北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1%,较1-11月加快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3.9%。项目投资增长22.8%,较1-11月加快0.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55.1%,较1-11月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长利新材料、兰海高速、太阳纸业等13个亿元及以上项目持续发力,占全市投资总量的36.0%,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3.0个百分点。建安投资增长15.8%,较1-11月加快3.2个百分点。

2022年,北海市财政收入231.12亿元,同比增长2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13亿元,同比下降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23元,同比下降15.8%;民生支出137.76亿元,同比下降14.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6.9%。

北海市2018-2022年生产总值

年份

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2022

1674.21

2021

1504.43

2020

1276.91

2019

1300.80

2018

1186.66

北海市2018-2022年生产总值北海市2018-2022年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2022年,北海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7.44亿元,同比增长6.5%,比2020年提高4.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1%,实现五年内全年增长最高水平。其中全年粮食种植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蔬菜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1.88万吨;畜牧业成为拉动农业增长第一动力,拉动农林牧渔业增长2.4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2022年,北海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6%,较1-11月加快0.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较1-11月加快0.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2.4%;规上工业累计能耗同比增长4.6%,较1-11月加快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加1.7%。从企业看,30家全市产值前列的重点企业拉动显著,全年累计产值增长48.6%,比全市水平高21个百分点,拉全市增长34.3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有35种产品当月产量保持正增长,产品产量增长面达50.7%。

2022年,北海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53.29亿元,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9.9%。88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153.29亿元,同比增长12.7%。重点企业支撑有力,2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完成产值超过总量85%。

第三产业

2022年,北海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4%,较去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三项指标表现稳定,分别增长11.4%、48.3%和30.7%;1-11月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3%,两年平均增长56.4%,14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及以上增长,其中软件信息服务业同比增长90.0%,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163.8%,文化艺术业同比增长超过12倍。

2022年,北海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93.21亿元,同比增长7.3%,较11月末加快0.4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22.52亿元,同比增长18.6%,较11月末回落0.9个百分点。

2022年,北海市进出口总额300.15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出口112.60亿元,同比下降12.5%;进口187.55亿元,同比增长33.6%。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北海北海

2021年,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35项,资助经费866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57.86亿元,科技成果登记311项,促成84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年全市专利获授权887件,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发明专利157件,比上年增长30.0%。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底,北海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专任教师1600人,在校生47273人;中等职业学校6所,专任教师861人,在校生24511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9362人;普通中学97所,专任教师8375人,在校生11.84万人;小学327所,在校生17.57万人;幼儿园457所,学前教育幼儿人数8.18万人。

国家一级图书馆:北海市图书馆

北海市普通高等学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北海职业学院

北海康养职业学院

/

参考资料: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底,北海市图书馆馆藏总量36.46万册,比上年新增纸质图书8086种1.4万册。其中,地方文献58种86册,参考文献229种300册(含特藏书138种,138册)。全市累计建成开放城市智慧书房7家,年内接待读者25万人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底,北海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085个,比上年减少0.1%。其中医院(含卫生院)60个、社区中心(站)13个,门诊部4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65个,村卫生室474个,疾控中心2个,卫生监督所2个,急救中心1个,血站1个,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5个,其他卫生机构6个。卫生人员总数17134人,比上年增长3.5%;卫生技术人员13468人,增长2.3%;执业医师4521人,增长1.8%;乡村医生及卫技人员496人,减少20.0%:个体医生及卫技人员2169人,增长9.2%;注册护士6247人,增长5.3%。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7.2人,增长1.4%。全市拥有病床10282张,比上年增长0.6%;其中医院(含卫生院)10214张,增长1.8%。全市平均每千人口医院病床5.49张,比上年下降0.5%。

体育事业

2021年,北海市举办国际性赛事1个,全国性赛事1个,自治区性赛事7个,参加全国性赛事获13金14银18铜。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底,北海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63.87万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6.89万人,比上年增长1.4%。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2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8.6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0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61万人。

交通运输

编辑

航空

北海福成机场北海福成机场

北海福成机场距离市区25千米,始建于1985年4月。1993年5月进行扩建,飞行区等级为4E级,可起降B747及以下的各类客机。

已开通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杭州、深圳、香港、昆明、海口、郑州、长沙、贵阳、桂林等多个国内及国际主要城市的航班。福成机场平均每周近200航班,航线16条,飞达19个城市。

2021年,北海市完成机场旅客吞吐量188.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8%,恢复至2019年的71%;完成货邮吞吐量7153.4吨,比上年增长8.7%,恢复至2019年的99%。

铁路

北海火车站北海火车站

北海开通的铁路:广西沿海铁路(普通货运铁路)、广西沿海城际铁路(国家1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250千米每小时)、玉铁铁路(国家1级单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千米每小时)

在建铁路:合湛铁路(高速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时速250千米每小时)

北海火车站位于市中心北京路与站前路交汇处,可乘2路公交车到北部湾广场、客运中心等市内主要地区。北海铁路已开通北海—南宁和北海—桂林的往返动车,一般从全国各地到北海都是先乘火车到南宁或柳州或桂林,再转车到北海。广西沿海城际铁路邕北线将北海到南宁的时间缩短为1小时左右。2014年12月26号开始北海陆续开通往返广州、昆明、贵阳的动车,结束北海没有出省列车历史。

2021年,北海市铁路日均发送旅客1.04万人次,到达0.99万人次。完成旅客到发量74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其中,旅客发送量38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8%;旅客到达量36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完成客运收入5.30亿元,比上年增长81.4%。

水路

客运方面,北海国际港客运港是北海主要的客运港,位于银滩3号路(乘3路公交、双层巴士旅游专线可到达)。北海国际客运港隶始建于1998年,已建成为

北海铁山港

海上客运、市内客运、住宿、餐饮、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实体。该客运码头可同时停泊客滚船3艘,年吞吐能力为35万人。到2012年,开辟有北海——海口、北海——涠洲岛两条定期往返航线。北海——海口航程:124海里,全程需时11小时,北海停靠港:国际客运码头,海口停靠港:海南海口港。北海——涠洲航程:27海里,北海停靠港:国际客运码头,涠洲停靠港:涠洲岛客货码头(北岸码头)。

货运方面,北海与世界上98个国家和地区的216多个港口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5千吨级以下的泊位16个。

北海港包括北海老港区、石步岭港区、铁山港区和大风江港区。北海港口岸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建设大批不同形式的港口泊位。2010年前后的一段时期的建设主要是石步岭港区和铁山港区。

2021年,北海市完成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176.94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40.3%。其中,水路旅客运输完成客运量302.04万人,比上年增长34.7%;客运周转量1.51亿人千米,比上年增长32.4%。全年完成水路货运量1238.4万吨,比上年增长51.8%,货物周转量176.19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40.3%。

公路

北海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到2016年,连接北海市境外的公路有209国道、325国道、兰海高速公路、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及在建的贵合高速公路。

北海南珠汽车站北海南珠汽车站

北海南珠汽车站是北海最大的长途客运站,位于北海大道于南珠大道的交汇处。开通广西境内的有到南宁(横县)、桂林、柳州、玉林(容县、博白、陆川)、钦州(灵山、浦北、钦州港)、防城港(东兴、上思、防城、企沙)、贵港(桂平、平南)、崇左(凭祥)、百色(巴马、靖西)、宜州、南丹、凤山等。广东境内的珠三角地区(主要有广州专线、深圳专线)和粤西的湛江、茂名、霞山、高州等。其他省分的有长沙、武汉、南昌、福州、昆明、贵阳、成都、重庆、西安、郑州、三亚、无锡、青岛等城市。

和信客运中心位于北部湾广场东(乘2路、3路、5路、6路、7路、8路、10路、12路等可到达),是北海去合浦较为方便快捷的汽车站。主要去周围城市的县、镇,长途的和南珠汽车站相似。

飞瀑螺旋滑道飞瀑螺旋滑道

二运汽车站位于广东路与北部湾路交汇处附近,乘3路公交可以到达北海二运汽车站经营区内、市内、省内中短途、长途客运班线共25条,日发班次260个。北海二运汽车站发班的市内中短途客运班线基本覆盖了北海的乡镇,采用循环发班。具体目的地有:南康、合浦、西场、赤江、营盘、黄稍、石头埠、铁山港南乐村、铁山港工业区。区内班线:南宁,全天发9个班次。省际班线:青岛、河南兰考、新乡、昆明、襄樊、抚州、福州、福建福鼎、广州、东莞、深圳、珠海、湛江等长途客运班线,这些班线都采用了豪华大型卧铺客车,给予乘客舒适安全的乘车体验。

西区客运服务站地处海角路,具体路线有目的地有:柳州、犀牛角、博白、南宁、廉江、广州、深圳、湛江。

截至2021年底,北海市公路总里程3871千米,公路密度97.07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88千米、其他等级公路3654千米、等级外公路29千米。

2021年,北海市完成公路货运量7315万吨,比上年增长15.7%;公路货运周转量76.60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26.6%。完成公路客运量677万人,比上年下降51.3%;公路客运周转量10.17亿人千米,比上年增长19.9%。完成客货运周转量76.62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26.5%。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综述

北海市是中国古代南方越族居住﹑繁衍的地方。二三千年以来,不同地区的移民在不同时期迁居于此,造成北海姓种繁多,语言多样。据《廉州府志》载称:“俗有四民:一曰客户,居城郭,解汉音;一曰东人,杂居乡村,解闽语,业耕种;一曰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一曰蜒户,舟居穴处,亦能汉音,以采海为生。”该志中所说的“汉音”,指的是粤语和

下一篇 李洪

上一篇 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