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窑堡街道 编辑
瓦窑堡街道,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地处子长市中部偏南,东接杨家园则镇,南邻余家坪镇,西与安定镇接壤,北与玉家湾镇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9.8千米,总面积32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瓦窑堡街道下辖7个社区、36个行政村 。2011年,瓦窑堡街道总人口94993人,农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50万元。
中文名:瓦窑堡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
地理位置:子长市中部偏南
面积:328 km²
下辖地区:7个社区、3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林虎山路5号
电话区号:0911
邮政编码:7173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抗大旧址
车牌代码:陕J
人口:94993人(2011年)
据清雍正《陕西通志》载:明代建为方城,后毁于清同治初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城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于此成立赤源县苏维埃政权。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设瓦窑堡市,后撤。
1949年,设瓦窑堡镇。
1980年,更名城关镇。
1984年,复今名。
截至2011年末,撤销栾家坪乡并入瓦窑堡镇。
2015年,撤销瓦窑堡镇,设立瓦窑堡街道。
瓦窑堡街道电子地图

瓦窑堡街道地形图
截至2020年6月,瓦窑堡街道下辖7个社区、36个行政村 。办事处驻林虎山路5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代码 | 名称 |
610681001001 | 111 | 米粮山社区 |
610681001002 | 111 | 迎宾路社区 |
610681001003 | 111 | 齐家湾社区 |
610681001004 | 111 | 冯家屯社区 |
610681001005 | 111 | 后桥社区 |
610681001006 | 111 | 林虎山社区 |
610681001007 | 111 | 袁家沟社区 |
610681001200 | 111 | 冯家屯村 |
610681001201 | 111 | 齐家湾村 |
610681001202 | 111 | 河东村 |
610681001203 | 111 | 向阳村 |
610681001204 | 111 | 后桥村 |
610681001205 | 220 | 下冯家庄村 |
610681001206 | 220 | 李家沟村 |
610681001207 | 111 | 芋子湾村 |
610681001208 | 111 | 薛家沟村 |
610681001209 | 111 | 张家沟村 |
610681001210 | 111 | 刘家沟村 |
610681001211 | 112 | 稍木子沟村 |
610681001212 | 220 | 新庄库村 |
610681001213 | 111 | 芽坪村 |
610681001214 | 111 | 陈家坬村 |
610681001215 | 220 | 张家庄村 |
610681001216 | 220 | 石家川村 |
610681001217 | 111 | 高家枣林村 |
610681001218 | 220 | 闫家枣林村 |
610681001219 | 111 | 瓷窑村 |
610681001220 | 220 | 枣湾村 |
610681001221 | 220 | 上冯家庄村 |
610681001222 | 111 | 郭家崖窑村 |
610681001223 | 220 | 栾家坪村 |
610681001224 | 112 | 郭家坪村 |
610681001225 | 112 | 南家湾村 |
610681001226 | 220 | 甄家沟村 |
610681001227 | 220 | 强家湾村 |
610681001228 | 220 | 徐家坬村 |
610681001229 | 220 | 十里铺村 |
610681001230 | 220 | 韩家崖堤村 |
610681001231 | 220 | 徐家坪村 |
610681001232 | 220 | 齐家圪崂村 |
610681001233 | 220 | 庙湾沟村 |
610681001234 | 220 | 齐家河村 |
610681001235 | 220 | 窑台村 |
位置境域
瓦窑堡街道地处子长市中部偏南,东接杨家园则镇,南邻余家坪镇,西与安定镇接壤,北与玉家湾镇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9.8千米,总面积328平方千米。
瓦窑堡街道办事处
地形地貌
瓦窑堡街道地处秀延河畔,南北窄,东西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川道平坦,沟河蜿蜒,山峁缓平。平均海拔1100米以上。
气候特征
瓦窑堡街道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5℃,极端最低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37℃。无霜期年平均172天。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
水系水文
瓦窑堡街道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一级支流秀延河,也是境内最大的河流。
自然资源
瓦窑堡街道境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等。其中石油储量1000万吨。有煤矿20个,年产量100万吨。
自然灾害
瓦窑堡街道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霜冻、暴雨、冰雹等。
综述
截至2011年末,瓦窑堡街道财政总收入32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万元,比上年增长3.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万元、增值税4万元、企业所得税3万元、个人所得税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1.7%、1.9%、2.1%。人均财政收入1200元,比上年增长3.1%。截至2011年末,瓦窑堡街道财政支出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90元。
第一产业
瓦窑堡街道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753.2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9873.7万元,2011年达到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2011年,瓦窑堡街道有耕地面积4.28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716.6万亩,林地面积5.51亿亩。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2011年,瓦窑堡街道粮食生产901.2吨。
瓦窑堡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为主。2011年,瓦窑堡街道生猪饲养量3210头,年末存栏1608头;羊饲养量510只,年末存栏230只,收购山羊板皮210张;牛饲养量390头,年末存栏350头。畜牧业总产值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
截至2011年末,瓦窑堡街道累计造林5.71万亩,其中防护林1.1万亩,经济林2.04万亩,竹林12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7万株,林木覆盖率37.8%,活立木蓄积量14万立方米。2011年,瓦窑堡街道水果种植面积116亩,产量460吨。截至2011年末,瓦窑堡街道有各种大型农业机械63台。
第二产业
2011年,瓦窑堡街道有砖厂23个,年销售量1783万元,比上年增长15.1%,从业人员360人。有煤矿20家,洗煤厂7家,1个芋子湾工业园区。有煤炭企业6家,2011年,瓦窑堡街道产煤230万吨。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瓦窑堡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50万元,比上年增长5.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40万元,比上年增长4.3%。
截至2011年末,瓦窑堡街道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2千米,投递点8个,乡村通邮率9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80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2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900件,征订报纸560份、期刊540册、业务收入23万元。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1780户,比上年增加200户,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000门,电话用户普及率3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2000户,比上年增加5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8%,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32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5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500个,宽带接入用户500户,比上年增加1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80万元。
文化事业
1993年10月,瓦窑堡开通有线电视,截至2011年末,瓦窑堡街道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3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8%。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瓦窑堡街道有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5368人,专任教师286人;小学校15所,在校生17248人,专任教师103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1年,瓦窑堡街道教育经费达72.6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7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6%、0.5%、2.1%。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73.2%,比上年提高了0.3%。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瓦窑堡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3个,其中村卫生室16所,个体诊所17个。
2011年,瓦窑堡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为2.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万人,参合率91%。孕产妇死亡率1.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4‰、1.3‰、1.1‰。
社会保障
2011年,瓦窑堡街道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07户,人数2910人,支出279.4万元,比上年增长1.3%;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长1.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21人,支出3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临时救济141人次,支出3万元,比上年增长1.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70人次,紧急转移安置60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10500亩,倒塌房屋13间,直接经济损失11万元,救灾支出5万元,比上年增长1.4%。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瓦窑堡街道天然气管线105千米,供气站1个。居民用户11000户,燃气普及率为60%,月平均用量为187万立方米。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子长市瓦窑堡镇,为1935年12月7日至1936年6月23日中共中央驻地。1935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著名的瓦窑堡会议,规定了中共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任务,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旧址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中央军委旧址、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址及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的旧居。1988年1月13日,被列为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窑堡会议旧址及张闻天旧居位于城内田家院。院子南北长18米,东西宽9米。院落西侧有一排5孔砖砌窑洞,坐西向东。砖窑每孔进深8米,宽3米,高4米。左起第2孔窑洞为当时的党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居住,中间一孔窑洞为会议室。中央军委旧址及周恩来旧居位于城内前河滩二道街。院落坐东向西,东倚城墙。共有12孔砖砌窑洞,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军委会议室和周恩来居住的地方。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址在城内米粮山东南麓。1936年6月1日,红大在此成立,现保留一排5孔砖窑洞,每孔窑洞进深8米,宽3米,高4米,坐北面南。院落南北长21米,东西宽10米。
毛泽东旧居共有两处。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住在中山街,该院有前后两排窑洞,前后院由砖砌过洞连接。毛泽东居住在后院右起第1、2两孔窑洞内。窑洞进深8米,宽3米,高3.8米。两孔窑洞中间有过洞相连。1936年5月至6月,毛泽东住在前河滩二道街,院落坐西向东,窑进深8米,宽3米,高4米。毛泽东旧居窑洞为左起第2、3两孔窑洞,其余为工作人员居住。1966年子长县成立瓦窑堡革命旧址管理所,负责保护和管理工作。
瓦窑堡街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陕甘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