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雍城遗址 编辑
秦雍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郊,总面积约31.56平方千米,始建于秦德公年间(前677—前676年)。
秦雍城遗址为先秦古都遗址,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秦国在雍城统治长达304年,历经秦19代国君。雍城是秦国都城中延续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一座都城,是秦国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秦雍城遗址由雍城城址区、秦公陵园区和国人墓葬区三部分组成,东西长1万米,南北宽5千米,出土文物3000余件。秦雍城遗址的都城遗址和墓葬特点,展现了先秦的经济实力、文化及礼仪,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1988年1月13日,秦雍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中文名:秦雍城遗址
外文名:the Capital of the Qin StateSite of Yongcheng City
地理位置: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
所处时代:东周
占地面积:约 31.56 km²
保护级别: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8:00-18:00
编号:3-0204-5-024
批准单位:国务院
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秦献公自雍城迁都自栎阳(今陕西阎良)。
20世纪30年代,中国考古工作者对雍城进行调查。
20世纪50年代,秦雍城遗址开始考古挖掘。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一系列连续性发掘,基本确定了雍城遗址的格局。
1973—198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雍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钻探和发掘,初步摸清了雍城的位置,形制规模,以及城内的三大宫殿区和城郊宫殿等建筑遗址,还在城南发现有秦公陵园和小型葛葬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遗址的研究和发掘进一步深化推进。
2022年6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春秋时期大型建筑遗址1座,出土器物标本500余件。
综述
秦雍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其中城址区面积约10.56平方千米,秦公陵园区约21平方千米。 秦雍城遗址发现的建筑基址有20多处,其中宗庙、朝庭等建筑遗址较为重要,宗庙建筑遗址经发掘,布局结构清楚。 秦雍城遗址分为城址区、秦公陵园区和国人墓葬区。 总面积约31.56平方千米。
城址区
马家庄遗址
马家庄遗址平面图
姚家岗遗址
姚家岗遗址在雍城内中部偏西,发掘出可以藏冰190多立方米的凌阴(冰窖)遗址和一处宫殿遗址。宫殿遗址西南部分,发现残存夯土基东西长8.9米,南北宽2.8米,厚1~1.2米,西高东低,上有夯土墙,残高0.8—0.96米。
铁沟宫殿区
铁沟宫殿区在雍城北部,面积约40000平方米;断崖上暴露高约1.4米的夯土台基,出土战国早中期鹿纹、“奔兽逐雁”纹瓦当。据遗址年代推测,可能是秦的雍受寝。朝寝的北部,有“市”的遗址。“市”呈长方形,筑墙于四周,每面开一门,南北宽160米,东西长180米,中为空地,附近均发现有夯土建筑基址。推断当为秦汉时期蕲年宫和棫阳宫之所在。
西汉国道
2011年,在秦国雍城遗址内勘察出6条古道路,经考古发掘确认其中一条长达140米的古道为西汉时期的“国道”——回中道的一部分,古代行宫离馆的通行大道,基本路宽18.3米,接近十字路口处宽度近21米,路土厚度20厘米。发现的车辙宽度分别为1米和1.4米,车辆碾轧出的多条辙梁如今仍清晰可见,对研究古代道路发展史和城市变迁史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秦公陵园区
综述
秦公陵园位于都城南郊的三畤塬(春秋时期称北塬)上,面积约21平方千米,周围有外隍环绕。23座陵园,陵园和主墓周围有一或两周隍壕环绕。整个陵园发现有18座双墓道大墓,3座单墓道大墓和若干中小墓葬。1号陵园规模最大,自南向北排列着2座双墓道大墓及1座单墓道大墓,秦公1号大墓即在其中。有的墓上有享堂遗迹;车马坑21座;为春秋至战国时期秦公的陵基区。
秦公陵园
秦公一号大墓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
国人墓葬区
雍城小型墓葬区
雍城小型墓葬区位于雍城南郊,秦公陵区以北;墓葬区以八旗屯为中心,东至高庄,南至黄家庄,西至南指挥西村,北至雍水北岸的邓家崖。
2006年,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制定《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将秦雍城遗址纳入大遗址保护项目。
2007年8月,宝鸡市文物局和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委托陕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编制《秦雍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该规划2009年4月经陕西省文物局及有关专家讨论通过,上报国家文物局。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意见,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终获批准。
2021年10月12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2年1月21日,宝鸡市人民政府拟将秦雍城遗址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同时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
相关人物
主词条:秦德公
秦德公像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未能继位,其弟秦德公继位。秦德公即位后,发展生产,并将国都迁至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国稳定并以此为都。第二年,秦德公去世,终年三十四岁。
相关诗文
袁说友《渡嘉陵江宿什邡驿》
山程十日不见江,前日初逢黎渡水。
牵车又到渠江畔,漾漾翻波意尤美。
今朝嘉陵江水宽,危峰大石更巑岏。
棹儿艇子呼晚渡,亦刜钲鼓推标竿。
渡头枫绿蔷薇密,我宿山南雍城侧。
细思青史什邡侯,君恩何似嗟来食。
何坦《蜂儿榧》
味甘宣郡蜂雏蜜,韵胜雍城骆乳酥。
一点生春流齿颊,十年飞梦绕江湖。
地理位置
秦雍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郊,其中秦公一号大墓为其重要墓址。
秦公一号大墓
交通信息
乘坐纸坊城际,从宝鸡市政府出发,车程约41分钟即可到达秦雍城遗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