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 编辑

汉惠帝刘盈和孝惠皇后张嫣的合葬陵

安陵安陵

安陵,西汉帝陵之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是西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孝惠帝刘盈和孝惠皇后张嫣“异穴同茔”的合葬陵。

安陵分为陵园、陵邑、陪藏区三部分。陵园内有东西并列着两座封土堆,东部为帝陵,封土为夯筑覆斗形,底部东西170米、南北140米、高28米。西部为后陵,封土为夯筑覆斗形,高12米。陵园以北一带有安陵邑城遗址,安陵的陪葬区现存12座陪葬墓。 安陵对于研究西汉陵寝制度和陵邑建制,以及西汉前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1956年8月6日,安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包含安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4月24日,包含安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安陵

外文名:An ling

地理位置: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街道白庙村

所处时代:汉朝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编号:5-0183-2-03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汉惠帝七年八月戊寅日(前188年9月24日),刘盈在长安城未央宫去世。谥号为“孝惠皇帝”,无庙号。同年九月辛丑(10月19日),惠帝刘盈安葬于安陵。

汉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三月,汉惠帝皇后张嫣在长安城北宫病逝,谥号为“孝惠皇后”。与汉惠帝合葬于安陵,不另起坟。

20世纪70年代初,咸阳市博物馆对安陵进行了勘查及其陪葬墓的局部清理发掘。

2001年6月,在修建五陵塬道路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安陵陵区进行考古钻探、调查试掘,进一步探明了陵园的遗址范围。

2002年3月至5月,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对安陵陵园、附属建筑遗址及陪葬墓进行考古调查。

安陵陵园安陵陵园

建筑格局

编辑

陵园布局

安陵陵园为长方形,东西940米,南北840米,内有陵墓两座。安陵封土高大,为覆斗形,底部东西长170米,南北长140米;顶部东西长65米,南北长40米;高28米。帝陵西270米处为孝惠皇后陵。《汉书》记“不起坟”, 现地面封土或为其后所建。封土为覆斗形,底部东西长60米,南北宽50米;顶部边长20米;高12米。

陪葬墓区

安陵东为陪葬墓区,西距安陵900米处存有封土11座。陪葬者有赵王刘如意鲁元公主陈平张苍、杨雄等。较大者为鲁元公主墓,规模近于帝陵,封土为覆斗形,底边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20米,高19米。其夫张敖墓位于鲁元公主墓东60米,夫妻陪葬安陵,但张敖墓封土规模远小于鲁元公主墓。

陵邑城址

安陵邑位于安陵北约900米,陵邑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1586米,南北宽445米。东墙和北墙现仍依稀可辨,城基宽约9米,残高2—3.6米。门址附近发现多种西汉瓦当和涂朱的云纹瓦当。

安陵城邑复原图

文物遗存

编辑
1950年,陕西省文管会在安陵东2千米狼家沟从葬坑内清理出陶武士俑、陶猪、陶羊、陶牛等珍贵文物278件,保存基本完好,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研究价值

编辑
安陵是咸阳塬上西汉九陵之一,其选址合理,布局规整,陵邑垣墙仍存。惠帝在位8年,和亲匈奴,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并修筑长安城,为西汉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惠帝安陵,对于研究西汉陵寝制度和陵邑建制,以及西汉前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安陵布局图

保护措施

编辑
1956年8月6日,安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27日,包含安陵在内的西汉帝陵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16年10月31日,包含安陵在内的西汉帝陵(含薄太后陵)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三五”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01年6月25日,包含安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4月24日,包含安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21年10月12日,包含安陵在内的西汉帝陵入(含薄太后陵)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信息

安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街道白庙村南。

汉惠帝安陵

交通信息

乘咸阳市840路副线公交在泾渭大道旅游路口站下,步行1.8公里到达。

下一篇 平陵

上一篇 西汉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