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业寺 编辑
净业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律宗”祖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距西安市约35千米。《长安古刹提要》载:“律宗之净业寺,犹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终南山,又称为南山宗,今寺为各丛林之冠。”
净业寺建于隋朝,唐初为高僧道宣的弘法道场,因而成为佛教律宗祖庭。律宗后由道宣再传弟子鉴真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后世研习律经,都以道宣的解释和规定为依据,至今中国出家的僧徒仍大多以道宣的学说为自己持戒的楷模。
净业寺是国务院确定的142座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寺外峰顶上有道宣律师舍利塔巍然屹立,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文名:净业寺
类型:佛教寺院
地理位置:西安市长安区滦镇沣峪口村
创建时间:隋代
文保级别: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所属城市:陕西省西安市
开放时间:全年 9:00-18:00
门票价格:免费
净业寺(南门)
长安净业寺
道宣律师在贞观年间住在丰德寺,传说有护法神告曰:“彼清官村故净业寺,地当宝势,道可习成”。净业寺的名子由此而来,也说明白泉寺、净业寺同属一寺。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述,麟德二年(665年),唐高宗诏令道宣于此建石戒坛。
乾封二年(667年)十月三日,道宣律师圆寂,葬于坛谷石室。唐高宗诏令天下寺院奉供道宣律师画像,并令名匠韩伯通为其塑像。唐穆宗曾赞曰:“代有完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沉,佛日东举。稽首皈依,肇律宗主。”后人因道宣长期居住终南山,尊称他所弘的《四分律》为“南山宗”,亦尊称他为“南山律祖”。道宣律师门下有受法传教弟子千人,著名的有大慈、文纲和文刚的弟子道岸、道宗等,后由道宗的再传弟子鉴真将律学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祖师。
净业寺
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住持僧云秀募资修葺。
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住持僧本泉和沣德寺住持惠海又重修,以恢复祖业。
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道宣舍利塔倾倒,至明穆宗隆庆时(1567年)方重建。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严安禅师在这里传扬戒法,去世后建舍利塔。康熙五十二年(1737年),诸山长老大德发起,重修了道宣舍利塔。嘉庆十八年(1812年),住持僧际桂重修殿堂房舍。道光十二年(1832年),监院明川法师修葺寺宇,置办田产,立规约碑记。
入真境中
1949年之前,福建僧人智海领众住于寺内,筹款置田,维修东谷茅蓬。1949年之后,先后有佛心、智真任住持。1智海法师返回福建后,由智真法师主持寺务,对净业寺的发展与建设做了不少事情,如改净业寺为十方常住,商请诸山建立十方碑记,以净业寺为十方丛林。
1957年,僧众宣布革除旧习,重新明确了净业寺的十方寺院地位。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员住寺调查,确定文物保护情况。
1960年,住寺僧众重修殿堂。当时的僧人有明悟、慧净、印中、达瑞、彻刚等,有常住僧人50多名。东沟小茅篷有18处,经常有人觅静修。当时寺内除1位沙弥较年轻外,其余均中年以上,以自耕勉强维持生活。
净业寺
1976年以后,重新落实宗教政策,佛教徒的宗教信仰逐渐得到尊重。
1983年,寺僧修葺寺宇佛像。
1988年,政府拨专款襄助修建自来水供水工程。至2000年7月之后,殿堂房舍和树木有了增加,住寺僧人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1983年,政府拨款重修重建道宣塔,恢复了净业寺的规模。由于是律宗祖庭的缘故,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之一。
2000年之后,经住持本如法师的努力,对净业寺的建设进行了新的规划。居士群体也发起募捐,重修祖庭。在政府的协助和海内外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耗费巨资,用时4年,净业寺经历了一千多年来的第一次大修。新建山门1座、山亭5座、斋堂1座、禅堂1座,另对大殿、寮房、山道等等,都做了整修。经过这次重修,净业寺面貌焕然一新。
净业寺
自南而北依次为三间过庭式天王殿,殿东侧开一偏门,院正北的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大殿后左、右侧有两层木楼寮房各一座。院东为斋堂五间,院西原有禅堂五间。
大殿后有石洞三孔,内供观音、普贤、文殊三菩萨像,系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敬佛所凿。
| 山门即是登山阶梯入口,为石壁瓦脊,翼然向天,典雅而无俗,庄重而含威,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门墙和山墙均由精选的蓝田花岗岩石堆砌而成。 “依无上觉”题跋出自赵朴初手笔,字体饱满,笔法遒劲。 “净业寺”三字描金匾额为南怀瑾所题。 |
| 天王殿青砖黛瓦,朴柱素梁,悬挂“依法护法”匾额和南怀瑾所提对联: “回首依依穷奢极欲歌舞繁华大梦场中谁识我, 到此歇风清月白梵呗空灵高峰顶上唤迷徒。” 殿内正中供奉的非是宋后所多见诸各处寺院之布袋和尚造像,而是天官弥勒法身。四周周匝围绕四大天王,造型清俊。天王殿内中央坐像似为律宗祖师道宣大和尚,上悬木匾:“龙华三会”。落款是现今住持本如法师墨宝。天官弥勒法身后供奉的是韦陀护法菩萨,上悬:“千佛应身”匾。 |
大雄宝殿踞天王殿后,面阔5间,古朴肃穆。 殿内正中供奉泥塑释迦牟尼佛和药师佛、弥陀佛三尊庄严法相。东边有文殊菩萨像,西边有道宣律师画像一轴。 | |
| 寺院东侧为客堂,共五间,门廊悬挂对联: “归山来清净如斯, 出门去悠游#云。” 内供奉舍利塔佛龛古佛像,上悬挂“以戒为师”牌匾。 此外还有门头寮一间;药师阁三间,内供奉药师琉璃光如来殊胜佛像;其上为祖师殿三间、现为僧寮房。祖师殿的东面有古石幢及斋堂。 |
| 寺院西侧为禅堂,共五间;伽蓝殿三间,内供奉伽蓝菩萨;二楼有云水寮九间。 准提殿三间,内供奉准提菩萨,殿外有准提菩萨开光文疏石碑一块。门廊悬挂对联: “拈花微笑还须说什么, 洗足敷坐何事乱翻经。” 院落中央是华藏世界大殿,内供奉南传佛教的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汉传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殿前存有清道光年间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经幢。殿外悬挂取自《楞严经》的对联: “虚空置汝心内如片云点太清, 华藏容吾性地若芥子纳须弥。” |
| 舍利塔七座,呈七星排列。塔皆二三层,两人多高,青砖砌成,青苔覆蔽。七座僧人舍利塔建造年代不一,建造风格不一。喇嘛式舍利塔两座,风格甚古,风化严重。一为石质高浮雕式,依山背崖,六边形基座,高3米余。覆钵状塔身,宝瓶式塔刹。南向正面雕造佛龛,内有跏趺佛像。另一为石构件砌造,高约2米,仰覆莲须弥座,覆钵状塔身,正面为圭形佛龛。其余7座舍利塔均为砖构,其中3座为清代所建,4座为近现代所修,有圆明寂照禅师塔、普通禅师塔、印月禅师塔和妙湛和尚塔等。另外,寺旁山野间还散存有石质舍利塔构件。 |
道宣舍利塔
道宣律师塔
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道宣在终南山清宫精舍圆寂,弟子为其建舍利塔于寺后峰顶,永作纪念。到唐懿宗时(869年),追封宣公谥号,曰“澄照”,塔名“净光”。
道宣律师舍利塔塔体为平面六角密檐式砖塔,五级,通高约6米。底层边长1、2米,南面辟券门。之上每面正中辟券龛,层间平砖加菱角牙子跌涩出檐,平砖攒尖收顶。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关中地震,道宣舍利塔倾倒,至隆庆时(1567年)方重建。今存舍利塔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诸山长老重建。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作大修。
碑刻
唐道宣律师遗迹碑
大殿前竖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重修净业寺碑。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经幢及置田地并立规约碑各一通。
舍利塔东南边,有一处空位,原为练武台。中心耸立着一座经幢,环刻《心经》。
律宗祖庭
律宗祖庭(赵朴初书)
律,就是戒律。对佛教来说,戒律是修炼之首规;从典籍上说,戒律是经、律、论《三藏》之一;从教义上说,戒律则是戒、定、慧“三学”之首。按照佛教的说法,《经》是佛“说”的;律是佛“制”的。罗汉、菩萨可以造《论》,但不能“说经”,也不能“制律”。所谓“金科玉律,惟佛能制”,当然是一种神话。南北朝之后,出现不少律学名家,道宣是最著名的一个,道宣由于晚年住终南山,因此在律部方面,命名为“南山宗”。《长安古刹提要》载;“律宗之净业寺,犹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终南山,又称为南山宗,今寺为各丛林之冠。”
道宣律师生平“三衣皆伫,一食为菽,行则仗策,座不倚床”,道行盛名远播西域,唐开元三大士之一金刚智法师亦幕名来长安亲近道宣律师,律宗成为唐代佛教的一大宗派。唐代杨州律僧鉴真(688—763年)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年)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宗律初祖。这样,净业寺就成为佛教律宗的发祥地。
佛史重地
《广弘明集》
《广弘明集》共三十卷,是继承、并扩大梁僧祐《弘明集》而作的书。
《续高僧传》,或称《唐高僧传》,共三十卷,道宣认为慧皎《高僧传》中记载梁代的高僧过少,而需要作补辑的工作,于是经过相当时期的收集资料,写成《续高僧传》三十卷。内容从梁代初叶开始,到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止,一百四十四年的期间,共写正传三百三十一人,附见一百六十人,即于贞观十九年完成。在成书后二十年间,陆续有所增补,又成后集《续高僧传》十卷。
《集古今佛道论衡》共四卷。又称集古今佛道论衡,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叙述佛、道二教间论争之事迹。
《大唐内典录》共十卷,又作《内典录》,收在《大正藏》第五十五册。
在前三部书里,收集相当丰富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史相当重要,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初唐以前中古时期的思想、文化史来说,也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1年6月17日,陕西省委干部培训基地第四期宗教文化培训班的30余名学员到终南山律宗祖庭净业寺,开展本期宗教文化系列培训的最后一堂现场教学课程。陕西省干部培训西北大学基地赵军先主任,陕西省佛教协会顾问、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全程参与了此次教学活动。
道宣
净业寺
唐乾封二年(667年),道宣在终南山清宫精舍创立戒坛,依其所制得传戒、受戒仪规为诸州沙门二十余人传授具足戒。所著《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成为后世戒坛之模范。
道宣律师以大乘教释《四分律》,广弘律学一脉,他的著述中有关《四分律》疏、钞极多,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删繁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含注式戒本疏》被称为“南山三大部”,再加上《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等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佛教文献中赫赫有名的《广弘明集》《续高僧传》以及常读的《集神洲三宝感通录》等,也均由这位唐代高僧编撰。《宋高僧传》卷四《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记载了他传奇的一生。
妙湛
1983年净业寺被国务院列入西安地区八大开放寺院之一,并被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落实宗教政策后,1988年厦门南普陀寺妙湛老和尚(1910.11.12—1995.12.19)莅临净业寺,目睹荒夷,发心倡修。
本如
本如法师,福建厦门人,毕业于厦门大学,中医学博士,1988年出家,师从妙湛老和尚,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的弟子,在佛学医学、武术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
涌泉建寺
相传道宣在仙掌谷内结庵修行,经神人指点,掘地涌泉,乃建净业寺的前身白泉寺。山中猛兽对他俯首贴耳,相伴随行。后又选择了“地当宝势”的沣峪口,建立了沣德寺。他讲经时,有毒龙化成美女诱惑听众,被他擒锁于井中。最后,他又建立了净业寺,有天女送奇花异果,神人时常下降与之说法。这些动人的传说,给道宣律师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天人送饭
流传在五台山的一个典故,说是道宣律师去五台山,偶遇一位巡山的天界童子玄畅,遂展开一段精彩对话。这位道宣律师,常住于终南山净业寺,建于隋代的净业寺,也因此得以在唐朝时期名声大震。后来,这位天人便常去终南山为隐修的道宣律师送饭。对此,唐穆宗曾赞曰:“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魔归依,岳神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古。”《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曰:“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龙鬼神,莫不敬尊。”
净禅斗法
这是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非常有趣,也透露了佛教几派相争的信息。道宣法师曾经邀牛头禅寺的遍照法师到净业寺来赴宴,遍照明白道宣意在比较道行高下,便背了一个牛头前往。道宣以礼迎接,赶紧下厨做菜,遗憾的是柴湿火弱,菜难以做成。遍照催促了道宣以后,就提议吃他所带的一道菜。只见遍照把牛头放到案上,动手且动口,昂然大嚼,饱腹便告辞。道宣在惊诧之余,悄然送行。出了沣峪口,有河在流,其潺潺清浅,澄净如练。遍照竟下河,执刀破肚,撩水洗肠,神情安之若素。这一切,似乎都显示了遍照的道行。
开放时间:08:00—17:00
门票:25元
交通:有中巴车到达沣峪口,至净业寺山下需再步行或驱车。需登山至寺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