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鼓楼 编辑
西安鼓楼,位于古都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西安钟楼西北方约200米处。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
西安鼓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顶部为重檐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998.8平方米 ,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鼓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西安鼓楼
外文名:Xi'an tower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中心,钟楼西北方
占地面积:1998.8 m²
文保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级别:AAA级
开放时间:2月12日-10月10日 08:30-21:30;12月24日-次年2月11日 08:30-18:00
门票价格:30元/人次,钟鼓楼套票50元/人次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陕西省西安市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建议游玩时长:1小时
主持修建鼓楼的人是长兴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据说是在微雨朦胧之中为鼓楼工程奠基的。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四年(1740年)曾先后两次重修。据乾隆五年(1741年)《重修西安鼓楼记》载,上年陕西小麦丰收,“陇有赢粮,亩有遗秉,民不俟命”,出现了“男娶女归,礼兴讼息”的太平景象,于是效法古事“盛世修史,丰年盖楼”,重整鼓楼。长安县令王瑞具体负责修缮事宜。
西安鼓楼
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千米,面积8.7平方千米,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声音。咸宁名儒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楼是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
鼓楼
鼓楼为梁架式木结构楼阁建筑,上下两层,重檐三层。正面(南向)为七间。进深三间,四周回廊深度各为一间,按楹柱距离计算,正面为九间,侧面为七间,即古代建筑中俗称的“七间九”。屋面覆盖以剪边灰瓦,楼基除两端尾外,不加其它装饰,尽显雄浑庄严。
鼓楼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鼓楼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层。第一层楼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为重檐歇山式顶,上覆灰瓦,绿色琉璃瓦剪边。上下两层面阔各为7间,进深均为3间,四周环有走廊。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整体显得层次分明,华丽秀美。
西安鼓楼
鼓楼的构造技术,在应用了唐朝风格、宋代建筑法则的基础上又有不少创新。全楼结构无一铁钉,楼檐和平座都使用了斗拱构造原理,外观楼体古雅雄健,富有民族特色。
鼓楼
建筑彩绘,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以浓艳彩描绘的各种图案,既有装饰效果,又可保护木材。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里,建筑色彩使用同样具有严格的等级限制:金、珠、黄最尊贵的和玺彩绘为第一等,只用于帝王贵族象征皇权的建筑;青、绿的旋子彩绘次之,用于文武百官的宅第;苏式彩绘则位居第三。西安鼓楼上分别使用了和玺彩绘和旋子彩绘,并绘有沥粉金龙,成为古建筑彩绘的精品之作 。纵观整个大明王朝,西安鼓楼的建筑形制、级别之高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国都南京。
牌匾
在鼓楼第三檐下,南北各悬匾额一块,南面为“文武盛地”,北匾为“声闻于天”。
“文武盛地”匾
清乾隆五年(1740年)鼓楼重修后,相传陕西巡抚张楷模仿乾隆皇帝的“御笔”为鼓楼书写南匾:“文武盛地”四字;北匾“声闻于天”则相传是咸宁县“名儒”李允宽所书。两匾长8米,宽3.6米,为蓝底金字木匾。南北两幅匾额曾经被誉为两颗“明珠”镶嵌在西安的鼓楼之上,与鼓楼一同饱经风雨的历练。
“文革”时期,大量文物古建筑遭到人为毁坏,两牌匾也未能幸免,西安市民引以为荣的两颗“明珠”也就在此运动中“告别”了历史舞台,“告别”了与其相伴的鼓楼。从此人们相传中的中国两匾,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和西安鼓楼的“文武盛地”就只有一匾了。
“声闻于天”匾
2004年03月至07月,西安市政协和陕西省文物局分别多次召开了“鼓楼周边历史文化探讨与研究”和“恢复鼓楼牌匾”专题讨论会,对牌匾恢复一事广泛征求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在2004年07月09日的专题会上,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文保中心、原西安市文物园林局、陕西省书学院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初步方案进行了最后的推敲和完善,制定出了“采用原字样,大小形式同原样,用现代轻型材料,但要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原则进行原貌恢复两块牌匾。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2005年04月29日两块匾额重新悬挂在鼓楼之上,再现40年前的风采。
字画
鼓楼字画
周总理与齐白石沟通后,齐白石老人同意了这一想法。1954年,马毅和同事将画从北京取回,一并取回的除了10幅齐白石的画作、一副对联外,还有李可染与陈半丁的画。这些画作,都是齐白石90岁左右创作的精品之作。
鼓楼大鼓
为恢复“晨钟暮鼓”,1996年,西安市决定重制鼓楼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径2.83米,系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径3.43米,重1.5吨。上有泡钉1996个,寓意1996年制,加上4个铜环共2000年,象征公元2000年,催人奋进,跨入21世纪。
鼓楼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鼓楼基座四周边(包括台阶);一般保护区为重点保护区外延34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北大街,南至西大街,北至市政府门前,西侧自一般保护区外延70米。
2007年,西安钟、鼓楼顺利加入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委员会,并名列中国十大名楼之列。
鼓楼
鼓楼
门票:30元/人次,钟、鼓楼套票50元/人次。全日制大学及以下学历学生持有效学生证半价,15元/人次,钟、鼓楼套票30元/人次。
现役军人、残疾人、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低于1.2米的儿童免费参观。
时间:2月12日-10月10日 08:30-21:30;12月24日-次年2月11日 08:30-18:00
交通:市内公交、地铁2号线,钟楼站下车。
文化活动:
1、中国鼓文化展:鼓楼陈设有自古以来各式各样的鼓。有陶鼓、鼍鼓、石鼓、盾鼓、虎座鸟架鼓、跨鼓、战鼓、都昙鼓、答腊鼓、象脚鼓、铜鼓等几十种。
鼓楼
3、鼓乐编钟表演:①战鼓风云 ②欢天喜地 ③黄河船夫④龙腾虎跃⑤双鼓绝唱⑥滚核桃⑦山林汉子⑧迎宾锣鼓⑨鼓舞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