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 编辑

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的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Xixian New Area ),国家级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咸新区常住人口为1304618人。

西咸新区划分为西咸新区直管区和西安(西咸新区)—咸阳共管区。西咸新区直管区由西安市全面管理,负责辖区内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西安(西咸新区)—咸阳共管区,由咸阳市在《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框架下,负责辖区内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 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地条件和实力。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函〔2014〕2号文件,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2015年,西咸新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6年5月16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西咸新区被列为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

2021年,西咸新区生产总值(GDP)652.78亿元,其中西咸新区直管区590.13亿元,同比增长3.7%,西咸新区共管区62.65亿元,同比增长6.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西咸新区

外文名:Xixian New Area

面积:882 km²

气候条件: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约 130.46 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阿房宫高铁站

车牌代码:陕A、陕D、陕U

涉及区域: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

组团划分:空港、沣东、秦汉、沣西、泾河

构建格局: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

新区级别:国家级新区

GDP:652.78亿元(2021年)

区号:029

历史沿革

编辑
【参见主词条:西咸一体化、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未央区、长安区、鄠邑区、秦都区、渭城区、泾阳县、兴平市】

西咸新区西咸新区

2002年,陕西省提出了“西咸一体化”的构想。

2002年12月,西安、咸阳两市签订了《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并编制了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

2006年9月,西安、咸阳两市通过电话并网展开一体化进程,西咸一体化率先破题。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09年12月1日,西安市成立沣渭新区(现更名为沣东新城)。

2010年2月21日,陕西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暨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现分为秦汉新城、空港新城局部、泾河新城)管委会挂牌成立,标志着西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2010年12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西咸新区建设自此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2010年12月6日,沣渭新区更名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

2011年5月17日,作为西咸新区规划建设依据的《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已被陕西省省规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

2011年5月31日,西咸新区全体干部大会在陕西省政府召开,西咸新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组建。

2011年6月10日,陕西省政府批复《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2011年6月13日,陕西省政府在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对外发布《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2011年7月,组建空港新城、 泾河新城、 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秦汉新城 五个新城。

2011年8月10日,陕西省省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陕政发〔2011〕46号)。

2012年2月20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西咸新区列为西部重点建设城市新区。同年4月23日至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率全国政协重点提案调研组考察西咸新区。

2013年7月8日,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发展规划获陕西省发改委正式批复。

2013年11月15日,西咸新区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及国税局(筹备办公室)挂牌成立,陕西省第一张实缴制改认缴制营业执照在西咸新区诞生。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函〔2014〕2号文件,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提出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2014年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赋予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先行先试权。

2014年10月17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发10号)。

2015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考察时指出,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

2015年7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推动国家级新区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通知》,对西咸新区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以文化促发展”等三大改革任务。

2017年1月22日,西咸新区将划归西安代管。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其中西咸新区规划范围内42.58平方公里区域被划入中心片区。

2021年6月28日,陕西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指导意见的通知。

总体规划

编辑

规划理念

西咸新区是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区规划,建设集约紧凑、生态低碳、和谐宜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形成“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空间格局。城市发展严格限定边界,禁止无序扩张,实现既满足城市发展,又严格保护耕地、林地,节约高效用地、用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空间格局

西咸新区沿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在新区形成“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河:渭河

两带:五陵塬遗址、周秦汉都城遗址。

四轴:沿正阳大道拓展城市功能,对接西安钟楼南北线,构建大都市南北主轴带;以沣泾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带;以红光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东西主轴带,完善大都市发展格局;以秦汉大道为轴带,连接秦咸阳宫与汉长安城遗址,构建大都市秦汉文化主轴带。

新区规划

战略定位

西咸新区战略定位是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和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

立足西咸新区实际,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国际开放,对标党的十九大“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建立建强区域新中心、高标准建成国家级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

到2020年

西咸新区在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建强区域新中心城区。功能集聚成效突出,城区宜居度和吸引力提升,产业体系框架、创新城市驱动体制机制、绿色城区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到2035年

西咸新区能级和影响力提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基本建成,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形成示范,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及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发挥作用,生态新区、和谐美丽宜居新区全面建成。

到2050年

西咸新区全面建成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享受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成为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新区。

规划定位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时间为10年,第一阶段,2010—2015年,为启动实施阶段;第二阶段,2016—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

西咸新区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统筹科技资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城市设计

西咸新区规划图西咸新区规划图

西咸新区——“美丽田园、现代西咸”;

空港新城——“高端商务、城市客厅”——大西安交通物流枢纽和空中门户;

沣东新城——“科技引领、现代都市”——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秦汉新城——“依塬傍水、文化之城”——大西安健康城和秦汉历史文化集中彰显区;

沣西新城——“信息高地、蓝绿网络”——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绿色低碳生态示范区;

泾河新城——“水韵蓝湾、住区典范”——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田园生态景观

西咸新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重视“绿色发展”,构建森林防护体系、郊野公园体系、都市田原体系、遗址公园体系四大功能支撑体系,形成“大廊道、大田园、大遗址、大休闲”的景观体系,使新区建设全面达到国家园林城市主要指标。

区域范围

编辑

区域沿革

2010年10月,将长安区斗门、王寺、高桥3个街道和未央区三桥街道,原六村堡街道(2013年更名为建章路街道)划归原沣渭新区(现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托管。

2017年4月8日起,西咸新区正式托管咸阳市16个乡镇街道,其中秦都区上林街道(原沣东街道)交由沣东新城管理;秦都区双照街道、渭城区周陵街道、渭城街道、窑店街道、正阳街道、兴平市南位镇交由秦汉新城管理;秦都区钓台街道、陈杨寨街道 交由沣西新城管理;渭城区北杜街道、底张街道和泾阳县太平镇交由空港新城管理;泾阳县泾干街道、永乐镇、崇文镇、高庄镇交由泾河新城管理。

2017年4月14日,长安区马王街道和鄠邑区原大王镇(现大王街道)由西咸新区托管。

区域详情

西咸新区包括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泾河新城五个新城及能源金融贸易区。西咸新区分为西安直管区和西安—咸阳共管区,西安直管区涉及19个街镇;西安—咸阳共管区包括陈阳寨街道、双照街道、南位镇和部分泾干街道。

陕西西咸新区行政区划详情(一)

市(区、县)

涉及乡、镇、街道

面积

备注

西安市

未央区

三桥街道、建章路街道

224.84平方千米

2017年,西安代管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部分区域12.6平方千米由咸阳管辖。

长安区

马王街道、斗门街道、王寺街道、高桥街道

鄠邑区

大王街道

咸阳市

秦都区

上林街道、 双照街道、钓台街道、陈杨寨街道

657.16平方千米

渭城区

周陵街道、渭城街道、窑店街道、正阳街道、北杜街道、底张街道

泾阳县

泾干街道、永乐镇、崇文镇、高庄镇(部分)、太平镇

兴平市

南位镇

合计

7县(区)

23个乡镇、街道

882平方千米

陕西西咸新区行政区划详情(二)

西咸新区

区县

镇(街道)

村(社区)

规划总面积

空港新城

泾阳县

太平镇

30个行政村、4个社区

144.18平方千米

渭城区

北杜街道、底张街道、

周陵街道福银高速以北区域

沣东新城

长安区

斗门街道、王寺街道

71个行政村、57个社区

159.3平方千米

秦都区

上林街道

未央区

三桥街道、建章路街道

秦汉新城

渭城区

渭城街道、窑店街道、正阳街道、

周陵街道福银高速以南的区域

127个行政村

302.2平方千米

秦都区

双照街道

兴平市

南位镇

沣西新城

长安区

马王街道、高桥街道

37个行政村、10个社区

143平方千米

鄠邑区

大王街道

秦都区

钓台街道、陈杨寨街道

泾河新城

泾阳县

泾干街道、永乐镇、崇文镇、

高庄镇(部分)

55个行政村、8个社区

133平方千米

合计

7县(区)

23个乡镇、街道

320个行政村、79个社区

882平方千米

陕西西咸新区行政区划详情(二)参考资料来源:

组团发展

【参见主词条: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

空港新城

空港新城位于西咸新区北部,北至泾河,南至福银高速,东接秦汉新城,西抵咸旬高速,包括泾阳县的太平镇、渭城区的底张街道、北杜街道和周陵街道福银高速以北区域,30个行政村、4个社区。 规划总面积144.18平方千米。

发展定位:围绕“全球高端要素链接中枢、内陆临空经济创新典范、陕西追赶超越重要引擎”的总体目标,坚持“一带一路”国际航空枢纽、临空经济创新发展高地、绿色智慧宜居宜业魅力空港、中外人文交流开放门户的功能定位,全力推进国家级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

主导产业: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放大“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以及第五航权叠加优势,以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为核心,重点布局临空制造、临空服务、临空物流等产业,打造临空之城。

沣东新城

沣东新城地处渭河南岸、沣河东岸,位于新长安大轴线之上,南接西安高新区,北连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规划面积159.3平方千米。包括长安区的斗门街道、王寺街道,秦都区的上林街道,未央区的三桥街道、建章路街道,共计71个行政村和57个社区,总面积159.3平方千米, 遗址保护区面积13.3平方千米 。

发展定位:沣东新城以追赶超越为原则,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总体形成“一核心四高地两典范”的战略定位,“一核心”即大西安新中心核心区,“四高地”即丝路国际科创新高地、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高地、全国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西部数字经济融合新高地,“两典范”即西部滨水生态宜居新典范、西部产城融合发展新典范。

主导产业:依托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商贸服务,发展文化旅游和智能制造产业,打造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和现代商贸之城。

秦汉新城

秦汉新城位于西咸新区几何中心,包括渭城区的正阳、窑店、渭城、周陵街道福银高速以南的区域,秦都区的双照街道,兴平市南位镇,共计127个行政村。规划总面积302.2平方千米,规划建设用地50平方千米,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千米。

发展定位:秦汉新城以“一都三城”为发展目标,即建设“民生之都、文化之城、田园之城、健康之城”,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看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明集中彰显区、西咸新区北部中心和大西安生态田园示范新区。

主导产业:以生态、文化和商业为主,重点发展秦汉历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行政商务、金融商贸、总部经济、房地产开发、纺织工业、现代农业等产业。 发挥区域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布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健康服务和先进制造业,打造文化、健康和智造之城。

沣西新城

沣西新城位于西咸两市之间,北临咸阳市秦都区,东临沣河,南接西安市鄠邑区和长安区,西依渭河。包括大王街道、钓台街道、马王街道和高桥街道,共计37个行政村和10个社区。总面积143平方千米,建设用地64平方千米。其中西安93平方千米,咸阳50平方千米。

发展定位:沣西新城围绕“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定位,建设成为丝绸之路信息港、西部科技创新引领区、大西安新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生态示范新城。以人民为中心,面向未来,打造以特色化、便利化的绿色开放空间构建“公园城”,以全域化、高层次的科创平台构建“科技城”,以多元化、国际化的公共设施构建“丝路城”。

主导产业: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硬科技”小镇等科技创新载体,重点布局科技研发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科创和现代信息之城。

泾河新城

泾河新城位于大西安正北部,规划面积133平方千米,包括泾干街道、永乐镇、崇文镇和高庄镇(部分),共计55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泾河新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

发展定位:按照“大西安北跨战略核心聚集区”和“西安制造业新引擎”的发展定位,打造科技中心、创新中心、人才中心、休闲宜居中心,强化“南山北水·灵动泾河”的城市品牌。

主导产业:依托乐华城、茯茶小镇、崇文景区等产业载体,重点布局文化旅游产业和休闲旅游产业,承接制造业转移,组团式发展先逬制造业,打造现代田园和先逬制造业之城。重点发展先逬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探索发展新经济产业和总部经济。

能源金融贸易区

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地处沣河与渭河、沙河交汇处,位于西咸新区中心位置,总规划面积41平方千米,是大西安新中心新轴线的核心承载区和陕西自贸区的金融贸易功能区。包括金贸片区和文教园片区。

发展定位:全力打造丝路经济带重要金融中心、大西北开放发展的总部经济集聚中心、关中平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聚集中心、大西安高尚生活体验中心、西咸新区文化创意活力中心,建设“经济强、品质高、生态美”的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和高端国际社区。

主导产业:构建以总部经济、新兴金融、数字科技和数字创意为主导,以商贸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为配套的“4+2”现代产业体系。

<p>秦汉新城

秦汉新城

沣西新城

沣西新城

泾河新城

泾河新城

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涉及西安、咸阳两市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西咸新区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千米。西咸新区分为西安直管区和西安—咸阳共管区,西安直管区规划面积715.83平方千米,西安—咸阳共管区包括陈阳寨街道、双照街道、南位镇和泾干街道部分区域,规划面积166.17平方千米。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地形地貌

西咸新区北依嵯峨山,南望秦岭,处于关中平原核心地带。

气候

西咸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区。

水文

西咸新区拥有丰富的水系资源,规划了“1359”水系空间结构,即形成以斗门水库为1个核心,渭河、沣河、泾河3条主要河流为骨架,沙河、太平河、中央绿廊、宝鸡峡、泾惠渠5条城市水系为主脉,崇文湖湿地、新渭沙湿地、芋子沟水库、中央公园湿地、沣河金湾湿地、汉溪湖湿地、大王湖湿地、钓鱼台湿地、新创湖湿地9个大型湿地为主要节点,8个湿地为衬托,22条景观水系为绿网的“1359”水系空间结构。

截至2020年,西咸新区大水大绿生态环境建设已见成效,全区已经形成水系16条,湖泊湿地9处,水系总长度约268千米,水面面积约3827公顷,水面率达到4.34%。

泾河泾河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咸新区常住人口为1304618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2345户,集体户39180户,家庭户人口为1148859人,集体户人口为1557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2人。

西咸新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合计常住人口为1304618人,其中:沣东新城常住人口超过50万人,为521257人,占新区总常住人口的39.95%;沣西新城常住人口为318697人,占新区总常住人口的24.43%;秦汉新城常住人口为200333人,占新区总常住人口的15.36%;泾河新城常住人口为182188人,占新区总常住人口的13.96%;空港新城常住人口为82143人,占新区总常住人口的6.30%。 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67211人,占51.14%;女性人口为637407人,占48.86%。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68。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5606人,占17.29%;15—59岁人口为880547人,占67.49%;60岁及以上人口为198465人,占15.2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3972人,占10.27%。 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7628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0724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66195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137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53303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73.0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51315人,占常住人口26.93%。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96742人,占99.4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876人,占0.60%。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0年,西咸新区生产总值(GDP)612.50亿元,同比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93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204.70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56.87亿元,增长7.7%。

2020年,西咸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1.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7%,工业投资增长28.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3%,商品房销售面积679.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9%。

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4.00亿元,同比增长16.9%,地方财政一般公共财政支出133.94亿元,同比增长6.2%。

2021年,西咸新区生产总值(GDP)652.78亿元,其中西咸新区直管区590.13亿元,同比增长3.7%,西咸新区共管区62.65亿元,同比增长6.2%。

2021年,西咸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9.1%,较前三季度降幅扩大3.6个百分点,分别低于省、市16.1、7.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别下降14.6%、18.0%、25.5%。分产业看,占比九成的第三产业投资下降,同比下降18.5%;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5.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0%,商品房销售面积432.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7%。

2021年,西咸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6.49亿元,同比增长26.8%,较前三季度提升7.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公共财政支出150.69亿元,同比增长12.5%,较前三季度提升3.8个百分点。新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42元,同比增长9.8%,增速快于西安市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速扩大3.7个百分点。

2021年1-12月西咸新区经济运行情况

第一产业

2020年,西咸新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15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农业增加值下降0.5%,林业增加值增长40.7%,畜牧业增加值增长11.5%,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16.0万吨,同比增长0.9%,蔬菜产量92.50万吨,同比下降1.2%,园林水果11.93万吨,同比增长2.9%,肉类产量2827.20吨,同比增长54.1%。

2021年,西咸新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66亿元,同比增长6.3%,较前三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省、市0.1、0.3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11.92万吨,同比增长3.6%;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5.26万吨,同比增长0.8%;园林水果8.07万吨,增长2.7%;肉产量1642.10吨,增长2.8%。截至12月末,生猪存栏数1.28万头,增长18.0%。

2021年1-12月西咸新区农业

第二产业

2020年,西咸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0.25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产值占比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7.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6%;分别占新区产值比重为15.9%、19.5%、13.1%。

2021年,西咸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分别低于省、市2.0、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3.85亿元,同比增长4.6%,较前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恢复较好,同比增长分别为8.8%、6.2%、13.6%,分别高于新区平均增速4.2、1.6、9.0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36.6%,远高于新区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

2021年1-12月西咸新区工业

第三产业

2021年西咸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2021年西咸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

2020年,西咸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51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51.04亿元,同比增长2.8%。

2020年,西咸新区共接待游客1606.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92亿元。

2021年,西咸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21亿元,同比增长6.1%,较前三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5.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16.48亿元,同比下降3.5%;占比前三位的商品类别中,汽车类零售同比下降4.8%,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同比增长135.7%;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34.9%;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16.2%;分别占新区比重为62.1%、13.1%、6.3%。网络零售保持高速增长,新区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3.5%,占新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9.9%。

产业园区

空港综合保税区

空港综合保税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最为重要的空港型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功能核心,占地2平方千米,将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发展紧密结合,提供国际口岸、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等基本功能,以及国际快递、国际中转、物流增值服务、国际贸易及展示、国际商务等衍生和增值服务功能,打造面向欧亚辐射全球的综合保税区。

空港临空产业园区

空港临空产业园区位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中西部,重点发展航空物流、商务会展、电子信息等临空产业集群,建设以枢纽空港为依托,服务西北乃至全国的国际化临空经济中心。

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区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境内,绕城高速以西、斗门街道以北、沣河以东、西宝高速以南王寺街道区域,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示范基地的总体定位为:立足西安科技资源发展实际,以体制创新、政策引导、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孵化加速为核心,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带动关天、辐射西部、面向全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基地、科技成果中试与转化基地以及科技人员创业基地。重点发展公共科技服务、高科技研发和创业孵化、高技术企业总部经济和高端生产性服务等产业,加速实现科技优势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

六村堡新加坡现代产业园区

六村堡新加坡现代产业园区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占地1200亩。重点针对以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机电制造、物联网等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引入200家以上区域行业龙头企业。开发建设的配套设施主要为园区内制造业服务,同时引入高附加值产品的区域结算和运营中心。

周陵新兴产业园区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规划建设的四大园区之一,毗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总体规划面积973公顷。包括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园、大众民用汽车产业园和住宅产业化园三个功能区。

五陵塬文化产业园区

园区位于秦汉新城渭河北岸的百里帝陵保护带内,建设世界最大的文化遗址保护公园、都市森林景观区及由若干文化小镇组成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信息产业园

园区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北部,西临渭河,东至秦皇南路,南临新西宝高速。规划面积25平方千米,布局了包括信息服务产业区、信息研发总部区、信息技术产业区、高端IT企业集聚区和生活配套服务区五大功能板块。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的基础上,明确了以大数据产业为先导,信息服务、设备制造、软件研发梯次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培养一批价值链高端的百亿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

国际教育文化园区

园区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宝高速新线以南,沙河东西两侧区域,总占地约9平方千米,其中建设用地约3平方千米。园区由3—4个文教园区小镇构成,沿沙河两岸布局。每个文教园区小镇建设用地约为1200亩—1500亩。项目将打造成为集国际文化、国际教育、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知名文教园区。

现代物流园区

现代物流园区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泾大道以南、高泾中路以北、西铜铁路两侧,规划面积11.6平方千米,总建筑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项目分三期建设。

项目以仓储配送、贸易综合、生活服务为主要功能,将建设成为一座集农业、能源、化工、快速消费、农业装备、制造业、物流总部经济、物流担保服务、物流贸易和会展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城,打造物流服务产业体系的标杆。

地理信息产业园区

地理信息产业园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境内,毗邻中国大地原点。以“大地原点”雕塑为中心,展望地理信息特色文化,打造以原点文化旅游、科普教育为主,集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地理信息科教博览区。每年将定期举办测绘、地理信息产品交易及学术交流会和高峰论坛。

交通运输

编辑

航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空港新城,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唯一的国际机场。 已开通国内外客货运航线383条,联通全球37个国家、77个城市。2020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旅客吞吐量3108万人次,全国第8位,航空货运吞吐量38万吨,排名进入全国十强。2021年前五个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货运增长40.9%。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已达37条(国内19条,国际18条)。

<p>机场航站楼平面示意图

机场航站楼平面示意图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铁路

依托西安“米”字形高铁网建设,西咸新区拥有西兰、西成、西银三条高铁线。截至2020年,西咸新区已建成运营阿房宫高铁站,空港新城高铁站正在规划建设中,辖区紧邻高铁西安北站、鄠邑站、咸阳西站 、咸阳北塘站。截至2020年,西咸新区辖区内共计规划高速出入口29个,其中建成21个,在建3个,待建5个。

公路

西咸新区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规划建设。由快速路和主干路主通道共同形成“五横五纵”骨架路网。

“五横”:沣东大道—沣西大道、西咸快速干道、兰池大道、沣泾大道北段、高泾大道。

“五纵”:沣渭大道、迎宾大道、沣泾大道南段、秦汉大道、正阳大道。

截至2020年,西咸新区开设的公交线路已达119条,区内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73.5%。其中已有62条线路连接西安,26条线路接驳大西安地铁(轨道交通)1、2、3、4、5号线,8条线路连接咸阳,促进了两市一区互联互通,实现了西咸新区与西安和咸阳市区的无缝对接。

2020年底,西咸新区已开通常规公交线路66条线路总运营里程为1208.5千米,车辆保有最669台。新增、优化累计完成45条。其中为保障地铁5号线二期公交接驳共开通9条公交线路、优化8条公交线路。强化区域连接,连通西安线路6条。通村线路8条,十四运公交保障1条。

西咸新区交通

地铁

截至2020年末,西咸新区范围内已建成运营3条轨道交通线路,分别为地铁1号线二期、地铁5号线二期、机场城际线(地铁14号线),运营里程达到49.3千米;正在建设的3条轨道交通线路,分别为地铁16号线一期工程、智轨示范线1号线工程、智轨示范线2号线工程。

政治

编辑

主要领导

西咸新区主要领导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

杨仁华

西咸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齐海兵

西咸新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李娴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沣西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刘宇斌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姜志华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规划师

陈默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

柳政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张渭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艾晨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杨胜良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秦汉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周东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任建民

西咸新区管委会总规划师

梁东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志锋

领导信息截至2024年6月,参考资料:

内设机构

西咸新区内设机构

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部

党群工作部

发展改革和商务局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咸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宣传文旅局

教育体育局

先进制造业促进局

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

(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办公室)

财政金融局

社会事业服务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物局)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咸分局)

应急管理局

投资合作局

基层工作部(农业农村局)

生态环境局

(市生态环境局西咸新区分局)

审计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

城市管理和交通运输局

(综合行政执法局)

表格信息参考资料:

派驻机构

纪检监察工委机关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18年,西咸新区共有基础教育和职业高中学校369所,在校学生13.33万人,教职工1.25万人,专任教师0.94万人,占地面积37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05万平方米。

2020年,西咸新区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18所,新增学位23160个。

西咸新区教育

文化事业

2020年,西咸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达标率100%,乡风文明一条街村庄建成比例达90%,设立善行义举榜村庄建成比例达93%。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45场。

西咸新区

医疗卫生

2019年末,西咸新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53个,比上年增加43个。其中医院2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26个,其他机构3个。与上年比较,医院增加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41个。按医院性质分:公立医院4个,民营医院20个;按医院等级分:二级医院11个,一级医院10个,未定级医院3个;按医院床位数分:100张以下医院16个,100—199张医院5个,200—499张医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1个,卫生院23个,门诊部18个,村卫生室503个,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共有161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6个。

2020年,西咸新区西咸中心医院建成投运,陕西省人民医院秦汉医院、西安交大附属泾河医院2家公立三甲医院签约落地。

2019年末西咸新区医疗卫生机构2019年末西咸新区医疗卫生机构

环保事业

2020年,西咸新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9天;PM2.5浓度年均值5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总量减排指标总体下降;单位GDP能耗下降11.8%,能源消费总量下降40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市考目标。新区全域治水10个市级项目,完成投资21.35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00.8%。渭河、沣河、泾河水质达到地表水II类,太平河水质达到III类,新河退出劣V类达到川奘水生态明显改善。全区新增绿化面积1100万平方米,造林面积3778.52亩。

社会保障

2020年,西咸新区区内剩余150户共239人贫困户完成现行标准下的脱贫退出程序。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6.7%,城镇新增就业9770人,新增养老床位220张。

截至2020年,西咸新区建档立卡户年人均纯收入16146元,年增幅23.89%。累计建设产业扶贫项目41个。全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8%。

截至2020年,完成15个老年人曰旬照料中心、1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项目,空港新城综合福利中心投入运营。将社区养老服务纳入社区综合服务用房配建范畴,配建经验被民政部《社会福利》杂志宣传推广新区养老机构中有省级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2家,陕西省五星级机构4家、四星级机构2家,西安市五星级机构3家,三星级机构3家。采用专业老年人能力评估系统对失能半失能及空巢老人进行精准甄别,为有需要老人提供居家环境卫生清洁、个人卫生清洁、心理慰藉、健康康复等四方面33项服务内容;启动特殊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开展“美味到家,温情常在”的送餐服务。

基础设施

2020年,西咸新区地铁5号线二期年底开通运营,地铁16号线一期加快建设。

开发建设

编辑
基础建设

西咸新区西咸新区

2003年,西咸两地对开公交线路。

2006年9月,西咸两地电信并网。

2008年,地铁一号线设计线路通至咸阳。

2011年7月28日,西咸新区举行集中开工仪式,基础设施、统筹科技资源产业示范基地、保障房建设等总投资46亿元。

2011年10月25日—30日,西咸新区在陕港澳经贸合作活动中签约9个项目总额约800亿元,西咸新区三十三条投资优惠政策正式发布。

西咸新区西咸新区

2012年2月29日,沣西新城总投资30亿元的“十路二桥二泵站”项目开工。

2012年3月3日,空港新城2012年首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2012年3月31日,泾河新城现代生态智能创意农业园开工建设。

2012年4月5日—9日,西咸新区在第16届西洽会上签约29个项目,总投资1304.93亿元。

西咸新区西咸新区

2012年4月27日,三大通信运营商落户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2012年5月19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开工。

2013年1月21日,全国人口信息灾备中心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工建设。

2013年2月25日,空港新城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西咸新区西咸新区

2013年3月21日,沣东新城六村堡现代产业园6个首批入园项目集中开工。

2013年3月28日,沣西新城建成全省最大地下综合管廊。

2013年4月28日,沣东新城举行沣河生态景区一期开园活动。

2013年4月5日,西咸新区在第17届西洽会上举行专场推介,签约项目总投资额438亿元。

西咸新区西咸新区

2013年7月3日,渭河综合治理工程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段全面完工。

2013年7月26日,西咸立体城市首发项目—立体城市壹号开工建设。

2013年7月26日,中国锂产业园(锂谷)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工程中心项目落户泾河新城。

2013年8月6日,陕西省空港半导体产业基地获陕西省工信厅批复并成立。

2013年9月17日,“央企进陕”签约项目落地现场会在沣西新城举行,三大央企投资项目落户西咸新区。

2013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地理信息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泾河新城举行。

2013年10月28日,西部文学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崇文文化交流中心成立。

2013年11月11日,11户陕西省省属企业21个项目落户西咸新区。

2017年9月26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同年11月底咸阳61万群众将与西安户籍同城化。

2018年3月15日,斗门水库(昆明池)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2018年5月10日,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西咸新区现场签订项目32个,合同总额744亿元。

2019年2月21日,西咸新区举行2019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首批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829亿元的35个项目落八西咸新区。

2019年3月15日,西咸新区举行2019年电网币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涉及14个电网建设项目、总投资8.69亿元。

2019年3月26日,中国·西安南美商品贸易总部集聚区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约为30亿元,占地约113亩。

2019年4月3日,西咸新区2019年第一批5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偲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44.6亿元。

2019年5月10日,西咸新区在丝傅会上举办投资环境推介暨觅点项目签约会,现场共集中签约项目38个,签约总额达719亿元。

2019年12月1日,西咸新区5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48亿元。

2019年12月30日,西咸新区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大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推进项目70个,计划总投资221.8亿元。

2020年7月22日,西咸新区重点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西咸会议中心举行,共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额611.04亿元。

价值地位

编辑
西咸新区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中、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统筹科技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包括两市7个区县的部分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引领大西北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直要支点、打造向西开放匝要枢纽等方面具有亜要作用,在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古迹

【参见主词条:丰镐遗址、阿房宫、茂陵、霍去病墓、顺陵、秦咸阳城遗址、长陵、北杜铁塔、崇文塔、兆伦铸钱遗址、沙河古桥遗址、汉武帝、归元寺】

综述

西咸新区处于关中平原核心地带,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区内渭河、沣河、泾河穿城而过,流经土地孕育出西周、秦、汉三朝文明。三个朝代在这里营造都城,建造出秦咸阳宫、汉建章宫等皇家宫殿,留下了上林苑、昆明池、汉唐帝陵等工程与历史遗迹。

西咸新区有不可移动文物280余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54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24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以西周、秦、汉(部分)都城遗址和秦、汉、北周、唐帝王陵墓最具代表性,如西周丰镐遗址、秦咸阳城遗址、阿房宫遗址、西汉帝陵遗址、兆伦铸钱遗址、唐顺陵遗址、沙河古桥遗址、上官婉儿墓、崇文塔等古迹遗存。

丰镐遗址

丰镐遗址

丰镐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丰京和镐京是西周王朝的国都,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期的城市,作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称宗周。丰镐遗址在西安市长安区马王街道、斗门街道一带的沣河两岸,丰在河西,镐在河东。考古已经基本确定了丰镐的城址和遗址面积,通过多学科的精确定位,确定了丰镐两京的遗址面积总计近17平方千米,是一个巨型都城遗址。1961年3月4日,丰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房宫

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阿房宫址的集中区,北起新军寨、后围寨,南至王寺村、和平村北,南北纵长5千米;东以皂河为界,西迄长安区小苏村、纪阳村,横宽3千米,总共占地约15平方千米,其间有建筑与湖泊遗迹穿插分布。不同形状的建筑群重重叠叠,在三桥镇南仍有20余处。

1961年3月4日,阿房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阿房宫遗址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阿房宫

茂陵

茂陵茂陵

茂陵,是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陵园,是西汉帝陵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是咸阳塬上九座西汉帝陵中最西端的一座。茂陵陵区由茂陵陵园、茂陵邑、茂陵陪葬墓、修陵人墓地四大部分组成。茂陵陵园位于陵区的中央,以围墙、围沟形成平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在茂陵陵园中部有主陵陵园、两座墓园,八座陪葬墓,11处建筑遗迹,规划合理,布局紧凑,功能完备。茂陵邑合理分布着居住区、手工业区等。陪葬墓分布在茂陵陵园的周围,经钻探确认有113座,其中东侧较为集中,墓葬等级较高。另外茂陵陵区还具有完备的道路系统,以及修陵人墓地等。

1961年3月4日,茂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距茂陵东约1千米,墓前石刻共发现16件,有石人、石马、马踏匈奴、怪兽吃羊、卧牛、人与熊等,是中国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石雕。霍去病墓冢是仿造成祁连山状,墓地放置巨石群雕,一派祁连山的生态世界。

1961年3月4日,霍去病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陵

顺陵,是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位于咸阳城东北20千米处渭城区底张街道韩家村。顺陵陵园分为内外二城,内城也叫皇城,为方形,四角夯土墙仍很明显;外城系改墓为陵后所扩建。顺陵陵园南北长1264米,东西宽866米,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

1961年3月,顺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咸阳城遗址

秦咸阳城遗址,是中国战国后期至秦朝的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内窑店街道,范围包括渭河两岸,以咸阳市渭城区窑店街道办为中心,发掘面积15168平方米,遗存面积20平方千米,始建于秦孝公年间。

秦咸阳城遗址以渭水为界,分为南、北两区。按照遗存分布情况,已明确北区的三大功能区:宫殿与官署区、郭区、陵与墓葬区。秦咸阳城遗址范围约东起柏家嘴,西止毛王沟,北至高干渠,东西长约870米,南北宽约500米,其中部偏北处为咸阳秦宫殿遗址所在,四周有夯土宫墙。

1988年1月13日,秦咸阳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陵

长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约20千米的窑店街道三义村北,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墓。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西为高祖陵,东为吕后陵。

1988年1月13日,长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文塔

陕西省泾阳县崇文塔

崇文塔,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崇文镇境内,矗立于泾河北岸,中国第一高砖塔。 建于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泾阳人尚书李世达倡导主持,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所建。崇文塔属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层,总高度87.218米。根据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设计,塔基至塔顶全用青砖砌成,为八棱形,底边长9米,底层为重檐式,在南向塔门上刻有“崇文宝塔”4字。最高层为城堡式塔垛,以铜葫芦收顶。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兆伦铸钱遗址

兆伦铸钱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大王街道,又名钟官城铸钱遗址,是中国2100多年前中央统一铸币权的国家铸币工厂,也是唯一确知的汉代上林三官之一的锺官铸钱作坊,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比英国的国家统一造币厂早了1000多年。该遗址规模宏大,遗址总面积90万平方米,分为陶范分布区、陶窑分布区和重要建筑区三部分。

2001年6月25日,兆伦铸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河古桥遗址

沙河古桥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钓台街道资村西南的沙河枯河河道中,一号桥桥桩上端残缺不全,有火烧痕迹,桥面已不复存在。二号桥在一号桥东300米处。两座桥均宽16米。

2013年5月3日,沙河古桥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杜铁塔

北杜铁塔

北杜铁塔,又名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千米的北杜街道。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造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

2013年5月3日,北杜铁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章宫

归元寺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未央宫的柏梁台遭火焚毁,慕仙好道的汉武帝刘彻“以城中为小”,决定营建新宫——建章宫。建章宫建在长安城西的上林苑中。

2013年5月3日,建章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归元寺

归元寺,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中心地段,西依沣河,南面终南,北旁沟通西安、咸阳新建世纪大道。归元寺的寺名取自佛经“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之意,“归元”同时也有回归自然本性的意思。归元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已有1300余年历史。

非遗

西咸新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个专业认定非遗项目22个,主要以民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为主,其中牛郎织女传说、黑茶制作技艺(咸阳茯茶制作技艺)、秦汉战鼓、五陵塬黑陶制作、泾阳水盆羊肉、范制葫芦制作工艺等较为知名。

<p>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区标志

西咸新区logo西咸新区logo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进西咸新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突出西咸新区地域特色,提炼区域核心文化元素,树立和推广西咸新区品牌、形象,传播西咸人精神,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促进西咸新区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让全社会认识西咸、了解西咸,让更多人关注、参与西咸新区开发建设,西咸新区管委会于2011年7月20日启动“西咸新区城市名片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西咸新区宣传语及标识LOGO。

2012年3月15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省西咸新区宣传语、LOGO”正式对外公布,标志形似篆刻印章古城西安纵横建筑为原型,宣传语:“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

陕西省西咸新区LOGO标志出自设计师陈绍华先生手笔,通过对秦汉时期的鼎饰纹样和图腾纹样的艺术化提升,将“西咸”二字设计为一个联合的整体,表现为一枚篆刻的印章,呈现出“古朴而不守旧,稳重而不呆板,内敛而不狭隘”的视觉特点,象征了“西咸一体、规划合理”的现代田园城市形象。

风景名胜

编辑
截至2020年,西咸新区A级景区增至17家,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张裕瑞那城堡酒庄、乐华恒业欢乐世界、茯茶镇景区、昆明池·七夕公园等先后获批国家4A级景区。昆明池·七夕公园、茯茶镇、诗经里小镇、沣河生态景区、秦文明广场等一批新景区建成开放。

沣东·沣河生态景区

沣东·沣河生态景区,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南起G310国道,北至沣河入渭口,河道全长约21.8千米,流经西安市斗门、王寺、高桥街办,咸阳市沣东、钓台街办。

沣东·沣河生态景区是西安西郊第一个大型滨水生态公园,获批为沣东新城首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及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

特产美食

编辑

地方特产

【参见主词条:泾阳茯茶、户县葡萄、长安草莓】

综述

西咸新区地方特产有泾阳茯茶、户县葡萄和长安草莓。

泾阳茯茶

泾阳茯茶,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泾阳茯砖茶,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其香气和作用又类似茯苓,且蒸压后的外形成砖状,故称为“茯砖茶”。泾阳茯砖茶又称“封子茶”,“泾阳砖”,是再加工茶类中黑茶紧压茶的一种。泾阳茯茶工艺复杂,多达29道筑茶工艺,并有三不制之说“离开泾阳水制不了、离开泾阳人制不了、离开泾阳气候制不了”这三大无法复制的硬性条件。2013年9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泾阳茯砖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户县葡萄

户县葡萄,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户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户县葡萄栽种历史悠久,唐代诗人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流传。2012年6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户县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长安草莓

长安草莓,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长安草莓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多栽培在城市近郊区。长安草莓果实短圆锥形或长圆锥形果面鲜红或绯红,有光泽,果肉细腻,呈白色或浅红色,入口绵甜,香味浓郁。2014年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长安草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西咸新区地方特产

特色小吃

【参见主词条:biángbiang面、秦镇皮、牛羊肉泡馍、锅盔、葫芦头、甑糕、咸阳花馍】

西咸新区特色小吃

特色面食

biá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拉成长宽厚的面条。

biángbiang面

饺子宴

饺子宴是西安市小吃宴席,是在发掘研究唐代和中国传统饺子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西安饺子宴的得名,主要因这种宴宾筵席由千姿百态的饺子组成。

饺子宴饺子宴

秦镇凉皮

秦镇凉皮已有2000余年历史,秦镇本地传说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开始有凉皮,为皇朝供物。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主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制作时把大米粉调成糊状,平铺在多层竹笼内,旺为蒸熟,做出的凉皮筋、薄、细、软,具有独特风味。

凉皮凉皮

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的小吃,其选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再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

牛羊肉泡馍牛羊肉泡馍

锅盔

锅盔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

锅盔锅盔

肉夹馍

肉夹馍陕西乃至西北大部分地区的小吃,其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樊记腊汁肉由樊凤祥父子俩创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

肉夹馍肉夹馍

腊汁肉

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酱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腊汁肉腊汁肉

葫芦头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即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

葫芦头葫芦头

甑糕

甑糕是陕西关中地区的汉族传统糕类早点食品。以糯米、红枣为原料,相间叠放,铺三四层。用大、小火蒸熟。色泽鲜艳,红白相间,粘甜味美。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

蜜枣甑糕蜜枣甑糕

石子馍

石子馍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这种馍是用上等白面粉,放入油和盐(糖),有的还加入鲜花椒叶,制成馍坯,烙制而成。具有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携带方便,经久耐贮的特点。

石子馍石子馍

咸阳花馍

咸阳花馍是咸阳人自己的称呼,算俗名,也有叫礼馍的,学名叫面花、面塑,是用面团捏塑成人物、花鸟、鱼虫,蒸熟后调涂色素的一种面食。

咸阳花馍

荣誉称号

编辑
2015年,西咸新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6年5月,陕西西咸新区成为国务院首批双创“区域示范基地”。

2016年5月16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西咸新区被列为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

2019年12月19日,西咸新区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1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2020年度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市(区)”称号。

2022年,西咸新区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

2023年12月,入选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

下一篇 沣西新城

上一篇 陈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