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守礼 编辑
唐邠王李守礼(672年-741年12月15日 ),本名李光仁,唐高宗李治之孙,章怀太子李贤次子,唐朝宗室、亲王。
咸亨三年(672年)出生于王府。调露二年(680年)李贤犯下谋逆罪,李光仁与父母同被废为平民,流放到偏僻的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李贤在流放地被迫自尽。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家人得以返还长安。李光仁更名李守礼,封为嗣雍王,授太子冼马官职,但仍与皇嗣李旦家人幽禁宫中。
圣历元年(698年),李旦降封相王,家人得以外出居住。李守礼也重获自由,改授司议郎中。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辟,授予李守礼光禄卿。唐隆元年(710年),唐殇帝遵照中宗遗嘱,视李守礼如同皇子,进封邠王。不久唐睿宗复辟,改授李守礼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幽州刺史、单于大都护。
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庚戌日(741年12月15日 ),李守礼薨逝,终年七十岁。唐玄宗恩制加赠太尉,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
别名:李光仁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长安
出生日期:672年
逝世日期:741年12月15日
本名:李守礼
官职:左金吾卫大将军等
爵位:嗣雍王→邠王
追赠:太尉
幼遭父难
咸亨三年(672年),李光仁出生于王府,父亲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李贤,母亲张氏。
上元二年(675年),皇太子李弘猝死,李贤继立为太子,李光仁的地位也随之提升。
调露二年(680年),明崇俨案发,武后指太子谋反,李贤未能洗清罪责,被废为庶人(平民)。
永淳二年(683年),李贤与家人同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今四川巴中),走时衣缕单薄,十分凄凉。
文明元年(684年)高宗驾崩,中宗继位一月被废,睿宗继立后形同傀儡,武后自此完全把持朝政。不久后,武后命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勘验李贤的住宅,以防备外在隐患。丘神勣到巴州后将李贤囚禁一室,逼令自杀。 这一年李光仁只有十二岁。
重归长安
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家人得以返还长安。李光仁更名为李守礼,进封嗣雍王(郡王爵位),授太子冼马官职。 但众人仍与李旦的家人幽禁宫中,十余年不得外出。这一时期正值武周革命,武氏族人十分忌恨李唐宗室,常与酷吏联合构陷反对派。许多支持李唐的大臣和宗室都遭到迫害。
李守礼因父亲有罪,被幽禁宫中时常常遭到杖责。 弟弟李守义在垂拱四年病死,兄长李光顺在天授年间被诛杀,兄弟三人只有李守礼熬过血雨腥风活了下来。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决定复立李显为皇太子,针对李唐宗室的迫害暂告终结。皇嗣李旦被降封为相王,家人得以外出居住。李守礼也重获自由,改授司议郎中,居住于长安城西的兴化坊内。
世受皇恩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辟,开始加恩于遭到迫害的皇室宗亲。李守礼被授予光禄卿,得以与使者前往巴州迎回李贤的灵柩。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驾崩,遗诏视李守礼如皇子。唐殇帝尊遗命,进封李守礼为邠王(亲王爵位),并赏赐每年得到五百户人家的纳税。
景云二年(711年),李贤的遗孀房氏病故,唐睿宗下令追加雍王李贤为皇太子,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并加授李守礼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幽州刺史、单于大都护。
先天二年(713年),唐玄宗加封李守礼为司空。
开元初年,李守礼历任虢、陇、襄、晋、滑等六州刺史。
开元九年(721年),李守礼与其他外封的亲王一同回到长安。
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庚戌日(741年12月15日 ),李守礼薨逝,终年七十岁。唐玄宗恩制加赠太尉,陪葬乾陵。
现代也有研究认为李守礼并不是史书记载那样无德无行。其父章怀太子身后平反、两次追封以及能够高规格陪葬乾陵,与李守礼的积极奔走分不开。而他为细人渤海高氏所做墓志铭也可见其用情真挚,并不似一般德行低劣的纨绔子弟。李守礼前半生在不断的政治斗争中求得生存,很可能在深刻反省父亲的遭遇后,选择以另类的生活方式躲避政治灾难,最终远离皇权斗争而明哲保身。
家世
祖父:唐高宗李治
祖母: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武曌)
父亲:唐章怀太子李贤
母亲:唐章怀太子良娣张氏
兄弟
李光顺:天授年间封为安乐郡王,不久被诛杀,无子。玄宗先天年间追封为莒王。
李守义:文明年间封为犍为郡王,垂拱四年改封永安郡王,不久病死,无子。玄宗先天年间追封为毕王。
子女
儿子
李承宏:广武王。宝应二年(763年)十月,吐蕃军队攻破长安,唐代宗出逃,李承宏被吐蕃拥立为帝。不久后,郭子仪收复长安,代宗复位,将在位两月的李承宏废黜,安置于华州。李承宏不久死去。
李承宁:嗣邠王。
李承寀:敦煌郡王,开府仪同三司,拜宗正卿。曾受唐肃宗派遣出使回纥搬救兵,可汗磨延啜也有同唐朝交好的心愿,于是将女儿嫁给李承寀为妃。唐朝将此女册封为毗伽公主,回纥因此派兵助唐平叛。乾元元年六月,李承寀病逝,皇帝恩制加赠司空官衔。
女儿
李奴奴:神龙三年(707年)封为金城公主。当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派遣使者前来请婚,唐中宗应允。景龙四年(710年)春,吐蕃派使者前来迎娶金城公主入藏,中宗亲自送到始平(今陕西兴平),并赠以锦缯、杂伎百工和龟兹乐,命令左卫大将军杨矩护送至吐蕃,尺带珠丹还为公主专门筑建了住处。金城公主入蕃三十年,力促“唐蕃和盟”。此间唐蕃虽有多次战争,但由于金城公主的努力,双方使臣往来频繁,终于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定界刻碑,约以互不相侵,并于甘松岭互市。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金城公主薨逝。
唐乾陵共有17座主要陪葬墓,邠王李守礼墓是陪葬的三座王墓之一,墓葬规格仅次于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