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人暴动 编辑
国人暴动 ,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1年 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
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的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
中文名:国人暴动
发生时间:公元前 841年
发生地点:西周都城镐京
别名:彘之乱
事件结果:周厉王出逃于彘,周公召公理政
周厉王姬胡
周都镐京的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政策,怨声载道。大臣召穆公进谏说:“民不堪命矣!” (人们已经受不了了,都在议论纷纷)周厉王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
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朝政。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地走开,这就是“道路以目”。 周厉王得知后十分满意。对召穆公说:“我有能力制止人们的非议,他们再也不敢议论了!”
召穆公劝谏周厉王道:“这是用强制的手段来堵住民众的嘴啊! 这样堵住人们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们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 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民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周厉王对此却置若罔闻。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便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召穆公将姬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竹书纪年》记载:“(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纷纷离去。 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该说法与正史《史记·周本纪》有冲突 )。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关于“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两者相比,“共和行政”说较胜。
由于周朝是一个由原始部落步入文明社会不久的早期国家,由部落成员转化而成的国人,是维持周朝统治稳定的主要力量,国人暴动导致了周人中上层贵族与平民阶层之间的分裂,因而极大地削弱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尽管有短暂的宣王中兴,但周宣王之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最终被犬戎所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