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筝峡 编辑
古代地名
即宁夏固原市三关口,古名弹筝峡,又名金佛峡,俗称三关口。古人以三关口、幸佛峡相称,是有来历的。地方史资料记载:风吹流水,常闻弹筝之声,故名弹筝峡。峡中原有寺庙,庙内供有金佛,故名金佛峡。
中文名:弹筝峡
别名:金佛峡
三关口史称“弹筝峡”,又名“金佛峡”,也即今天的瓦亭峡,或者称瓦亭河谷。
此地,两山绝壁,谷地狭窄,中通泾水(由西向东流过)。据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云:“泾水经都卢山,山路之内常有如弹筝之声,行者闻之歌舞而去。又云:弦歌之山峡口,水流风吹滴崖,响如弹筝之韵,因名之。”
地处六盘山西侧的三关口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是关中通往塞外的重要军事屏障。最早的有关平凉与弹筝峡的记载是北魏时期。即北魏永熙三年,北魏领军都督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所杀,其心腹将领宇文泰以轻骑驰赴平凉,并令手下将领杜朔周先据弹筝峡以防不测。另一是唐初时平凉辖境与北面突厥接壤,因突厥日益强大,武德末唐以燕君王罗艺镇守泾州,驻军华亭与弹筝峡以备突厥。安史之乱使大唐国力锐减,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大犯唐境,尽取河西、陇右之地,进而再次进犯长安。唐在中兴大将郭子仪的奋力抗击下,德宗建中四年春正月与吐蕃在清水停战结盟,两国相约“唐地泾州右至弹筝峡”。但后吐蕃并未守约仍不断入侵,以至在平凉发生劫盟事件。德宗贞元三年汴州节度使刘昌任泾源节度使后,与贞元七年复筑平凉古城扼峡口。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