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不释手 编辑
中文名:爱不释手
拼音: ài bù shì shǒu
近义词:手不释卷、爱不忍释
反义词:不屑一顾、弃若敝屣
出处:《陶渊明集序》
注音:ㄞˋ ㄅㄨˋ ㄕㄧˋ ㄕㄡˇ
用法:在句中作谓语、状语、宾语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爱不释手”。
正是出于对读书的喜爱,后来萧统便着手编辑自周至梁的大型诗文选集——《文选》,既以自赏,亦为传世。他认为文章应该“丽而不浮,典而不野”,凡是收入《文选》的,都应“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也就是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而又文辞华美的作品。他似乎对晋末大诗人和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格外赞赏,曾亲自为《陶渊明集》作序,并在这篇序言中毫不掩饰地流露他对陶作的崇奉之情:“我特别爱好读陶的文章,爱好到放不下手;而且缅怀他的人品,为没能和他生活在同时代感到遗憾。”
陶渊明的作品为什么能让萧统如此着迷?显然与其诗文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关。陶诗自然朴素,韵昧隽永;陶文亦以质朴、醇厚、简练见长。如其名作《归去来辞》、《桃花源记》等,确实让人百读不厌,无怪乎萧统要“爱不释手”了。
成文用法
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补充式,在句中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表达喜欢物件。
成语示例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邓门上一见雕镂精工,爱不释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晋祥就当他如珠如玉,爱不释手。”
“爱不释手”和“手不释卷”,都含有“放不下手”的意思。不同在于:“爱不释手”表示喜爱的范围很广,可用于能拿到手的一切东西,如书、画、笔、文具盒、衣服、鞋、帽等;“手不释卷”仅用于对书的喜爱,它含有的“勤奋、用功”及有时指“(看书)入迷”的意思,是爱不释手所没有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